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塑形术矫治儿童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章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6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术矫治儿童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110眼)屈光不正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试验组,每组46例(55眼)。参照组通过佩戴框架眼镜矫治视力,试验组应用角膜塑...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术矫治儿童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110眼)屈光不正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试验组,每组46例(55眼)。参照组通过佩戴框架眼镜矫治视力,试验组应用角膜塑形术矫治视力。对比两组患儿矫治效果。结果:矫治前,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裸眼视力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矫治前,两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屈光度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矫治前,两组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眼轴长度延长,但试验组短于参照组(P<0.05)。矫治前,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C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OSDI、CF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矫治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BUT延长,且试验组长于参照组(P<0.05)。结论:角膜塑形术矫治儿童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视力,改善屈光度,延缓眼轴增长,改善眼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术 屈光不正 框架眼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土体冻结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应赛 夏晓舟 +4 位作者 文桃 周凤玺 曹亚鹏 李国玉 章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7-1444,共8页
冻结特征曲线描述了土中未冻水含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给出适用不同土质的冻结特征曲线计算模型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6种土体的冻结特征曲线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描述土体冻结特征曲线的Michalowski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冻结特征曲线描述了土中未冻水含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给出适用不同土质的冻结特征曲线计算模型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6种土体的冻结特征曲线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描述土体冻结特征曲线的Michalowski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初始含水率和土体性质对冻结特征曲线的影响,利用Michalowski模型参数的特征对模型进行了改进。研究表明,冻结特征曲线与初始含水率无关,冻结过程中不同初始含水率土体的冻结特征曲线相同。在不考虑温度影响时,模型参数wa近似等于土中最大结合水含量,可以作为分析和评价黏性土特性的重要指标参数。改进后的单参数Michalowski模型可实现对未冻水含量的良好预测,降低了模型的复杂性,提升了模型的实用价值,但模型的适用范围,有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特征曲线 未冻水含量 冻结温度 核磁共振 结合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干缩开裂分析的近场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攀勇 顾鑫 章青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3-834,共12页
非饱和土失水收缩变形是一种水力耦合现象,其诱发的开裂问题严重削弱了土体的水力和力学特性,造成各种潜在的自然灾害.相对于饱和土体,非饱和土的失水收缩机制更为复杂,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水-力耦合作用效应的键型近场动... 非饱和土失水收缩变形是一种水力耦合现象,其诱发的开裂问题严重削弱了土体的水力和力学特性,造成各种潜在的自然灾害.相对于饱和土体,非饱和土的失水收缩机制更为复杂,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水-力耦合作用效应的键型近场动力学(PD)模型,探究由于水分变化引起的非饱和土体变形开裂特征.在该模型中,非饱和土扩散方程由近场动力学微分算子进行重构,键型近场动力学运动方程采用改进的微弹性模量.然后提出了一种显-隐式混合算法,扩散方程采用显式差分格式求解,运动方程采用隐式整体格式求解,有效避免了两类方程在同一显式格式下时间步不协调的问题.通过非饱和土块干燥收缩变形和三维土盘干燥开裂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算法能较好地捕捉非饱和土失水收缩开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水-力耦合 干缩开裂 近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粒化分子动力学的自由水与水化硅酸钙孔隙水冻结模拟
4
作者 张浩 田霞 +1 位作者 顾鑫 章青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1,共8页
水化硅酸钙是水泥基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其孔隙内的水分是影响水泥基材料抗冻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水化硅酸钙孔隙水的冻结机制,针对水的粗粒化P_(4)粒子和水化硅酸钙胶体颗粒,建立了水化硅酸钙孔隙水的冻结... 水化硅酸钙是水泥基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其孔隙内的水分是影响水泥基材料抗冻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水化硅酸钙孔隙水的冻结机制,针对水的粗粒化P_(4)粒子和水化硅酸钙胶体颗粒,建立了水化硅酸钙孔隙水的冻结模型。根据此模型计算了不同孔径孔隙水冰点,分析了水泥基材料孔径孔隙在冻融破坏中的危害程度;模拟得到了水化硅酸钙孔隙内水的冻结分布特征和密度分布特征。研究工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有效提高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化硅酸钙孔隙水冻结问题的规模,为后续进行水泥基材料的冻融破坏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 相变特性 粗粒化 分子动力学 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率和损伤演化加速混凝土碳化的模拟
5
作者 林其武 章青 +1 位作者 顾鑫 陈宣东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5期164-170,180,共8页
外荷载引起的混凝土损伤加速了混凝土的碳化进程,引入孔隙率和损伤变量修正了介质传输方程的扩散系数,发展了Papadakis的经典碳化模型,构建了特定外界环境下以孔隙率和损伤度为自变量的混凝土碳化模型。建立了可反映混凝土细观结构特征... 外荷载引起的混凝土损伤加速了混凝土的碳化进程,引入孔隙率和损伤变量修正了介质传输方程的扩散系数,发展了Papadakis的经典碳化模型,构建了特定外界环境下以孔隙率和损伤度为自变量的混凝土碳化模型。建立了可反映混凝土细观结构特征的随机骨料模型,基于有限元法模拟了CO_(2)在混凝土中的传输—反应过程,探究了外荷载和湿热环境共同作用下混凝土中介质浓度及孔隙率的变化规律、碳化发展和损伤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外荷载的作用增加了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及其非均匀性。研究成果揭示了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加速碳化机制,可为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和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碳化 孔隙率 应力损伤 数值模拟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扩展有限元法及其在裂纹扩展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章青 刘宽 +1 位作者 夏晓舟 杨静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结合广义有限元法(GFEM)和扩展有限元法(XFEM)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方法——广义扩展有限元法(GXFEM)。阐述了广义扩展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对相关公式进行推导,探讨数值实施中需注意的重要问题,给出利用广义扩展有限元法进行断裂... 结合广义有限元法(GFEM)和扩展有限元法(XFEM)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方法——广义扩展有限元法(GXFEM)。阐述了广义扩展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对相关公式进行推导,探讨数值实施中需注意的重要问题,给出利用广义扩展有限元法进行断裂分析时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编写了广义扩展有限元法程序。通过算例进行了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模拟了结构裂纹的扩展过程。算例结果表明,利用广义扩展有限元法计算裂纹扩展问题,不需要进行过密的网格划分,且网格在裂纹扩展后无需重新剖分,具有相当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扩展有限元法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扩展 数值模拟 断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颗粒材料动态力学响应的近场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2
7
作者 章青 顾鑫 郁杨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3,共8页
颗粒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行为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近问世的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理论将材料视为由大量有限体积和有限质量的物质点组成,基于非连续性和非局部作用假定建模,建立空间积分形式的运动方程,自然适应于... 颗粒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行为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近问世的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理论将材料视为由大量有限体积和有限质量的物质点组成,基于非连续性和非局部作用假定建模,建立空间积分形式的运动方程,自然适应于颗粒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的描述与分析.发展了描述颗粒间接触作用的物质点尺度的排斥力模型,考虑近场动力学方法中非局部长程力特征,改进了近场动力学中的初始微观弹脆性(prototype microelastic brittle,PMB)模型的本构力函数,并消除了原PMB模型中存在的"边界效应"问题.计算分析了冲击载荷作用下碳化钨陶瓷颗粒体系的动态力学响应,得到了不同冲击速度下颗粒体系的冲击波速,PD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高度一致;通过颗粒物质点尺度作用描述单颗粒尺度的接触作用,很好地再现了颗粒的转动与平动、颗粒挤压变形以及颗粒破碎等现象;刚性冲击板附近同时存在严重的颗粒破碎与轻微的颗粒损伤,远离冲击板的部分颗粒出现破损,且颗粒破碎主要是由颗粒间挤压、碰撞以及相对滑动剪切作用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发展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能很好地反映颗粒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动力学 颗粒材料 动力响应 冲击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的混合建模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章青 郁杨天 顾鑫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1-448,450,共9页
综述了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混合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各种混合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并重点介绍本课题组在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方法混合建模方面的研究工作。现有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混合建模方法包括位移协调约束、力耦合、混合... 综述了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混合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各种混合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并重点介绍本课题组在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方法混合建模方面的研究工作。现有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混合建模方法包括位移协调约束、力耦合、混合函数方法以及子模型方法等,除子模型方法外,都可归结为并行式多尺度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计算结构划分为近场动力学子域、有限元子域以及两者的交界区域(或重叠区域、或界面单元、或过渡区域)。子模型方法可归结为显-显分析方法,先采用显式有限元进行整体分析,后采用近场动力学方法对重点区域进行分析。混合建模方法需要着重提高交界区域的计算精度,并且消除虚假力和虚假应力波问题。提出了通过力耦合的近场动力学与有限元混合建模的隐式分析方法,该方法不再设置重叠区,通过杆单元连接近场动力学子域与有限元子域,其中界面上的有限元结点不仅与其所在单元的其他结点发生作用,还通过杆单元与以其为圆心、一定半径的圆域内的其他物质点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模型和求解方法既能有效解决裂纹扩展等不连续问题,又可提高计算效率,为工程结构破坏问题的计算分析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动力学 有限元 混合建模 非局部 不连续力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区界面元-有限元-无限元混合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章青 周资斌 卓家寿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利用界面元良好的相容性,引入过渡界面元的概念,实现了界面元与有限元二种数值计算方法的结合,并提出了一种界面元-有限元-无限元混合模型。这种混合模型既可以发挥界面元计算精度高、适用于不连续变形等优点,又能够充分利用有限元的计... 利用界面元良好的相容性,引入过渡界面元的概念,实现了界面元与有限元二种数值计算方法的结合,并提出了一种界面元-有限元-无限元混合模型。这种混合模型既可以发挥界面元计算精度高、适用于不连续变形等优点,又能够充分利用有限元的计算效率和无限元方便处理无限域介质的特点,较为和谐地解决了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矛盾。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混合模型的有效性,揭示此类混合模型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体-弹簧元 界面应力元 有限元 无限元 混合模型 不连续介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锚岩体的界面应力元模型 被引量:15
10
作者 章青 卓家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0-53,共4页
基于不连续介质变形体的界面应力元法建立了加锚岩体新的数值模型,该模型可以仿真各种加固锚件的复杂几何布局,对加固锚件的位置、长度、倾向、倾角等均无任何限制和要求。数值算例表明:文中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加锚岩体的工作... 基于不连续介质变形体的界面应力元法建立了加锚岩体新的数值模型,该模型可以仿真各种加固锚件的复杂几何布局,对加固锚件的位置、长度、倾向、倾角等均无任何限制和要求。数值算例表明:文中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加锚岩体的工作性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锚岩体 界面应力元 计算模型 加固锚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盐前驱体对Ni/C催化剂乙醇气相羰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青 王会芳 +3 位作者 孙果宋 黄科林 方维平 杨意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76-980,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分别以乙酰丙酮镍、氯化镍、硝酸镍和醋酸镍为前驱体负载在活性炭上的4种催化剂。用BET、金属分散度、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和XRD等测试技术研究了4种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和乙醇气相羰...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分别以乙酰丙酮镍、氯化镍、硝酸镍和醋酸镍为前驱体负载在活性炭上的4种催化剂。用BET、金属分散度、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和XRD等测试技术研究了4种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和乙醇气相羰化活性。结果表明,以醋酸镍制备的Ni/C催化剂的羰化活性最高,乙醇转化率和丙酸选择性分别为96.1%和95.7%,而以乙酰丙酮镍制备的Ni/C催化剂的羰化活性最低,乙醇转化率和丙酸选择性分别为68.9%和27.1%。这种活性的差异与镍盐前驱体和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有着密切关系。醋酸镍组分与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浸渍组分易在活性炭表面充分吸附,活性中心Ni0在240~340℃温度范围内对CO吸附量最大,还原后金属镍的分散度较好且晶粒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活性炭 镍盐前驱体 气相羰化 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穿黄隧道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青 卓家寿 曾三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39,共5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输水盾构隧道的特点,建立了不连续介质力学的界面应力元模型.分析中,对双层混凝土衬砌进行了精细模拟,考虑了衬砌结构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精度高,适用性强...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输水盾构隧道的特点,建立了不连续介质力学的界面应力元模型.分析中,对双层混凝土衬砌进行了精细模拟,考虑了衬砌结构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精度高,适用性强,能够较好地仿真各种缝面的不连续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盾构隧道 界面应力 倒虹吸 输水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横缝接触问题的变分不等式解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青 卓家寿 邵国建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4-17,共4页
采用建立多子结构系统摩擦接触问题的变分不等式理论 ,导出了相应的数值解法 ,并应用于三峡大坝泄洪坝段横缝接触问题的研究 ,分析论证了横缝灌浆前后大坝孔口应力的变化特征及不同灌浆效果对深孔孔口应力的影响 。
关键词 变分不等式 横缝接触 横缝灌浆 混凝土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护方案对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青 朱虹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27-30,共4页
针对岩石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基于施工力学方法,建立了岩石高边坡分期开挖掘、适时支护的有限元列式,给出了有限元分析中开挖释放荷载的正确计算公式,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讨论了不同支护方案对岩石高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针对岩石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基于施工力学方法,建立了岩石高边坡分期开挖掘、适时支护的有限元列式,给出了有限元分析中开挖释放荷载的正确计算公式,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讨论了不同支护方案对岩石高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高边坡 支护 稳定性 施工力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表面波影响时挡水结构的动水压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青 傅春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8-44,共7页
根据流体运动的普遍方程建立了水体表面的一般条件,研究了水平简谐地面运动时挡水结构的动水压力,所建议的分析方法能够考虑表面波影响、水体可压缩性、库底材料吸收效应等各种因素作用,具有统一的计算格式和较高的计算效率.通过算... 根据流体运动的普遍方程建立了水体表面的一般条件,研究了水平简谐地面运动时挡水结构的动水压力,所建议的分析方法能够考虑表面波影响、水体可压缩性、库底材料吸收效应等各种因素作用,具有统一的计算格式和较高的计算效率.通过算例,讨论了库水表面波对动水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频干扰下,表面波的影响甚大,特别是对低水头挡水结构的动水压力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表面波 挡水结构 动水压力 水工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梁板弯曲问题的一般解答 被引量:3
16
作者 章青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4-98,150,共5页
本文利用广义函数研究了截面呈阶梯形变化的梁板弯曲问题,直接导出了挠度通用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梁板边界的约束条件怎样,均可归结为求解一个二元一次线性代数方程组的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要简捷得多。
关键词 变截面 广义函数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分析的若干进展——首届全国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青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2年第2期28-36,共9页
由上海市力学学会、江苏省力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4~26日在南京河海大学举行。本文综述了这次会议和论文集中的几个主要议题,包括: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地下结构与围岩... 由上海市力学学会、江苏省力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4~26日在南京河海大学举行。本文综述了这次会议和论文集中的几个主要议题,包括: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地下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坝-水-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固体结构与流体相互作用、固体结构与固体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等。并对今后的发展作出展望,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介质 相互作用 地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滩大坝底孔坝段的抗震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青 彭宣茂 《红水河》 2003年第3期6-9,共4页
建立龙滩大坝-库水-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并基于三维动力有限单元法对底孔坝段进行抗震分析。计算得到坝体的动水压力和坝体的5阶自振特性,并依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大坝的动力分析,对大坝的抗... 建立龙滩大坝-库水-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并基于三维动力有限单元法对底孔坝段进行抗震分析。计算得到坝体的动水压力和坝体的5阶自振特性,并依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大坝的动力分析,对大坝的抗震安全性能作出评价,指出坝体的抗震薄弱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滩大坝 坝体 动水压力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抗震 底孔坝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不连续结构面变形研究与界面应力元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章青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2-16,共5页
迄今为止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变形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有限元法辅以不连续结构面模型法 ,第二类是岩体结构面切割法 .近年来第二类方法中的刚体弹簧模型研究迅速地发展 .在此基础上河海大学采用基于单元累积变形于界面层的假... 迄今为止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变形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有限元法辅以不连续结构面模型法 ,第二类是岩体结构面切割法 .近年来第二类方法中的刚体弹簧模型研究迅速地发展 .在此基础上河海大学采用基于单元累积变形于界面层的假定 ,建立了由有限多块元—界面元组合的离散体模型———界面应力元模型 .该模型运用几何微分关系求出界面元上任一点的应变 ,继而借助有关材料介质的本构规律和相邻单元的平衡 ,最终获得界面元上任一点的应力 ,由离散体模型中众多界面上分布的应力构成了整个结构应力场的表征值 .这种模型丰富了不连续介质力学学科内容 ,拓宽了数值方法在岩体工程和其他工程领域方面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不连续结构面 变形分析 界面应力元法 离散体模型 不连续介质力学 岩石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坝面动水压力的加权余量解法
20
作者 章青 傅作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2期32-41,共10页
本文假定库水为无粘性的不可压缩流体,将坝-水系统作为三维问题.利用加权余量法给出了一种求解拱坝坝面动水压力的计算方法.文中研究了矩形河谷上拱坝坝面动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河谷宽高比和拱坝中心角等因素对坝面动水压力的影响... 本文假定库水为无粘性的不可压缩流体,将坝-水系统作为三维问题.利用加权余量法给出了一种求解拱坝坝面动水压力的计算方法.文中研究了矩形河谷上拱坝坝面动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河谷宽高比和拱坝中心角等因素对坝面动水压力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所建议的方案简便易行,计算效率高,是求解拱坝坝面动水压力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动水 压力 加权余量法 坝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