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地区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章钢娅 刘顺民 孙慧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0-163,共4页
关键词 土壤电阻率 含水量 密实度 砂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对复合污染土壤中镉的吸收运转及改良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章钢娅 朱卫星 +1 位作者 招启柏 胡钟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3-587,共5页
[目的]研究烟草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运转规律,改良剂对重金属的改良效果,为最终实现人工调控镉活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复合污染的土壤中烟草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规律,5种改良剂对重金属的改良效果以及烟草体内镉与鲜... [目的]研究烟草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运转规律,改良剂对重金属的改良效果,为最终实现人工调控镉活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复合污染的土壤中烟草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规律,5种改良剂对重金属的改良效果以及烟草体内镉与鲜重和其他重金属的相互关系。[结果]烟草对镉的转移系数在2.28~4.60,向上迁移镉元素能力强。烟草属于镉元素耐性作物,随生育期推移不同部位的镉含量呈下降趋势。加入修复剂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烟株体内的镉含量。不同部位的镉含量与其鲜重呈显著负相关。在复合污染的条件下,烟株体内镉的含量与其他重金属(Pb、As和Hg)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修复剂在减少烟草镉含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其他重金属的含量,提高了烟草的生物学产量,达到了提高烟草安全品质和产量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修复剂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碳钢在酸性土壤中腐蚀行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章钢娅 许敏 +1 位作者 林云青 孙慧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0-503,共4页
针对材料在酸性土壤中腐蚀规律的特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确认了有关金属材料在酸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存在特异性,其腐蚀规律与中碱性土壤中明显不同:酸性土壤,电阻率高,盐基离子含量低,腐蚀性离子Cl-、SO42-等含量低,而腐蚀率却很... 针对材料在酸性土壤中腐蚀规律的特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确认了有关金属材料在酸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存在特异性,其腐蚀规律与中碱性土壤中明显不同:酸性土壤,电阻率高,盐基离子含量低,腐蚀性离子Cl-、SO42-等含量低,而腐蚀率却很高。试验表明碳钢在质地不均匀的土壤中的腐蚀率要高于质地均匀的土壤;土壤酸度与腐蚀率呈负相关,并且数据能较好地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土壤腐蚀 通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典型水稻土对镉吸持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章钢娅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1-94,共4页
研究了太湖流域两种典型水稻土黄泥土和板浆白土对镉的吸附和解吸及其 pH的影响。发现黄泥土吸附百分数较板浆白土大 ,而解吸百分数较小 ,镉吸附前后两个土壤的
关键词 水稻土 吸附 PH 解吸附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沧州接地网土壤腐蚀性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章钢娅 刘顺民 +2 位作者 陈春鹰 谢达 孙慧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6-1042,共7页
接地网土壤防腐研究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沧州21个变电站接地网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及实验室测试土壤腐蚀性因素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沧州接地网土壤中关键腐蚀性因素为... 接地网土壤防腐研究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沧州21个变电站接地网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及实验室测试土壤腐蚀性因素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沧州接地网土壤中关键腐蚀性因素为氯化物、全盐含量和电阻率。根据土壤中的盐分与氯离子含量指标,接地网土壤主要分为滨海中度-重度盐化土壤、轻盐化潮土和潮土三种类型。以关键腐蚀性因素和土壤类型为评价指标,沧州地区接地网土壤腐蚀性划分为强腐蚀性、较强腐蚀性和中等腐蚀三个等级。近海的港城等4个变电站处于强腐蚀性土壤中,李刘堡等9个变电站土壤的腐蚀性较强,韩村等8个变电站的土壤属于中等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土壤因素 腐蚀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交换性碱和交换性酸的研究Ⅰ.与中性盐(Na_2SO_4,NaClO_4和KClO_4)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章钢娅 张效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5-363,共9页
用自动控制pH的装置定量研究了两种红壤类土壤胶体在三种中性盐溶液中的交换性碱和交换性酸的变化。发现在Na_2SO_4溶液中在pH低时出现交换性碱,pH高时出现交换性酸。砖红壤胶体的交换性碱比红壤胶体的大,并且在pH5.... 用自动控制pH的装置定量研究了两种红壤类土壤胶体在三种中性盐溶液中的交换性碱和交换性酸的变化。发现在Na_2SO_4溶液中在pH低时出现交换性碱,pH高时出现交换性酸。砖红壤胶体的交换性碱比红壤胶体的大,并且在pH5.6附近还出现不受Na_2SO_4浓度影响的交换中性点。NaClO_4和KClO_4溶液中,在测定pH范围内只出现交换性酸,红壤胶体的数量比砖红壤胶体的大。同一土壤胶体在KClO_4中的数量比NaClO_4中的多。二者都有一峰值,对于砖红壤胶体前者在pH4.3,后者在pH5.8。提出了测定SO42--交换性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性碱 交换性酸 中性盐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交换性碱和交换性酸的研究Ⅱ.与中性盐NaCl和Ba(NO_3)_2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章钢娅 张效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2,共7页
提出一个测定Cl- —交换性碱的方法。用自动控制pH的滴定装置定量地研究了一个砖红壤胶体和一个红壤胶体在NaCl和Ba(NO3) 2 溶液中的交换性酸的变化。结果发现 ,砖红壤和红壤胶体在两种盐溶液中 ,在测定pH范围内只出现交换性酸 ,红壤胶... 提出一个测定Cl- —交换性碱的方法。用自动控制pH的滴定装置定量地研究了一个砖红壤胶体和一个红壤胶体在NaCl和Ba(NO3) 2 溶液中的交换性酸的变化。结果发现 ,砖红壤和红壤胶体在两种盐溶液中 ,在测定pH范围内只出现交换性酸 ,红壤胶体的交换性酸量比砖红壤胶体的大。随着盐浓度的增高 ,交换性酸量的增幅由大变小 ,明确地出现一折点 ,NaCl在 30 0mmolkg- 1左右 ,Ba(NO3) 2 在 1 2 0mmolkg- 1左右。pH对交换性酸有显著影响 ,在Ba(NO3) 2 溶液中随pH升高而增大 ,在NaCl溶液中则出现一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性酸 Cl^(-)-交换性碱 中性盐影响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中SO_4^(2-)解吸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章钢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研究了四种红壤用硫酸盐溶液处理后SO42-解吸动力学特点及pH和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其最大解吸量在70%~94%之间。解吸曲线的数据用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可以很好的拟合。pH升高时解吸量增加,解吸速度变慢... 研究了四种红壤用硫酸盐溶液处理后SO42-解吸动力学特点及pH和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其最大解吸量在70%~94%之间。解吸曲线的数据用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可以很好的拟合。pH升高时解吸量增加,解吸速度变慢。温度升高时解吸量增加,反应速度加快。根据Arrhenius公式估算出的活化能为23.35 kJ 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可变电荷土壤 解吸动力学 SO4^2-解吸 硫酸根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电荷土壤对SO_4^(2-)的吸附和解吸与pH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章钢娅 张效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39-242,共4页
本工作选用了6个可变电荷土壤原土标卒,加入不同量的SO_4^(2-)后测定其在不同pH时对SO_4^(2-)的吸附量或释放量,发现SO_4^(2-)吸附量随SO_4^(2-)加入量增加而增加,随pH升高而减少。除砖红壤外,其余土壤在加入不同量SO_4^(2-)时的SO_4^(... 本工作选用了6个可变电荷土壤原土标卒,加入不同量的SO_4^(2-)后测定其在不同pH时对SO_4^(2-)的吸附量或释放量,发现SO_4^(2-)吸附量随SO_4^(2-)加入量增加而增加,随pH升高而减少。除砖红壤外,其余土壤在加入不同量SO_4^(2-)时的SO_4^(2-)吸附量与pH的关系曲线有最终汇集于某pH的趋势。根据恒定pH条件下SO_4^(2-)加入量和吸附量之间的直线关系,方程的斜率反映土壤对SO_4^(2-)亲和力的强弱,发现各土壤对SO_4^(2-)的亲和力有显著差异,且均随pH升高而减弱。反应土壤库(RSP)的值可用来作为衡量土壤活性SO_4^(2-)或有效SO_4^(2-)的一个尺度。除砖红壤外,其余各土的RSP值随pH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电荷 土壤 SO4^2-吸附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绰墩遗址新石器时期水稻田、古水稻土剖面、植硅体和炭化稻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曹志洪 杨林章 +8 位作者 林先贵 胡正义 董元华 章钢娅 陆彦椿 尹睿 吴艳宏 丁金龙 郑云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847,共10页
绰墩遗址第六次发掘的300m^2范围内出土22块古田块,通过对其田埂、灌排系统(水口、水沟、水井)等结构特征的观察研究,对古田块和水沟中出土的灌溉用具——陶罐和陶盆碎片的鉴定是属于马家滨文化时期的器物;从田块表土层中淘洗出大... 绰墩遗址第六次发掘的300m^2范围内出土22块古田块,通过对其田埂、灌排系统(水口、水沟、水井)等结构特征的观察研究,对古田块和水沟中出土的灌溉用具——陶罐和陶盆碎片的鉴定是属于马家滨文化时期的器物;从田块表土层中淘洗出大量的炭化稻粒,每克土壤中检测到有上万至十余万颗水稻植硅体,这些结果证明所发现的田块是马家滨时期的灌溉稻田。对出土的炭化稻粒和土壤有机质的14^C定年结果表明其年龄分别为5907 a BP和6280 a BP,是新石器即晚马家滨文化时期的水稻文明。对在遗址挖掘的两个整段剖面(P-01和P.03)的研究发现,P-01剖面上42~103cm层位埋藏有马桥文化-商朝初期(3320aBP)和在103~200cm层位埋藏有马家滨时期(6280aRP)的两个古水稻土剖面,这一结果佐证了前人关于800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曾有过几次大的洪水泛滥而使人类耕作活动中断的气候变化事件的结论。然而距P-01仅15m的P-03整段剖面上仅出现了马桥-商朝初期的古水稻土剖面(40~100cm),未发现马家滨时期古水稻土剖面(100~200cm),说明当时的生产力非常低下,仅能利用低洼平坦的地方种稻,稍高一点的居住点附近的坡地就无法改成梯田种植水稻了。这两个埋藏的古水稻土剖面均已经发育了水稻土的明显特征。对出土炭化稻粒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外型多为椭圆形,长宽比的变异较大,稃面有方格凹陷结构、周边有稃毛,顶端残留有稻芒的基部,基部有护颖而没有小梗,“钝形”的双峰乳突、浅平的凹陷乳沟等均显示其为人工栽培的粳型水稻。结果与丁颖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汉代的炭化稻粒的特征是吻合的,从而支持了关于“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古代最早栽培的水稻都是粳稻品种”的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古水稻田 古水稻土 新石器时期 水稻植硅体 粳型栽培稻 14^C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农用对植物和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申荣艳 骆永明 +2 位作者 章钢娅 李振高 滕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1-657,共7页
应用GC和HPLC检测技术对施用城市污泥盆栽不同植物(雪韭、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后的植物和土壤中的4种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菲和苯并[a]芘)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植株、根系和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供... 应用GC和HPLC检测技术对施用城市污泥盆栽不同植物(雪韭、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后的植物和土壤中的4种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菲和苯并[a]芘)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植株、根系和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供试植株、根系和土壤中均检出多氯联苯(PCBs)、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环芳烃(菲和苯并[a]芘)等3类共19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均以OCPs、PCBs和菲(PA)为主。施用污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大部分处理植物和土壤中PCBs、OCPs和PAHs(PA和B[a]P)等的含量。强致癌性化合物苯并[a]芘在各处理植株和根系中均被少量检出,在土壤中的检出量远远低于加拿大土壤质量控制标准(0.1mg·kg-1),仅个别处理高于荷兰污染土壤治理标准的目标值(0.025mg·kg-1)。菲在土壤、植株和根系中的检出量均大大高于苯并[a]芘,在部分土壤中的检出量超过加拿大和荷兰土壤质量控制标准(0.1和0.045mg·kg-1)。除个别污泥处理的不同植物对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类(菲)的生物浓缩系数(BCF)小于1.0、多环芳烃类(苯并[a]芘)大部分小于1.0外,其余均大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有机污染物 土壤 植物 生物浓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污泥中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含量与组分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申荣艳 骆永明 +3 位作者 章钢娅 李振高 滕应 钱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9-546,共8页
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主要城市的46个污泥巾的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与组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泥中PCBs的含量在0—0.720mg/kg之间,平均为0.076mg/kg,大部分低于0.1mg/kg,仅... 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主要城市的46个污泥巾的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与组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泥中PCBs的含量在0—0.720mg/kg之间,平均为0.076mg/kg,大部分低于0.1mg/kg,仅2个样品巾PCBs含量超过我国农用城市污泥的控制标准(0.2mg/kg)。污泥中PCBs组分以PCB44检出量最高,PCB180、PCB99、PCB52、PCB74、PCB77和PCB167次之;供试城市污泥中OCPs的含量在0-0.426mg/kg之间,平均为0.055mg/kg,大部分低于0.05mg/kg。OCPs以o,p’-DDT检出量最高,其次为p,p’-DDE、β-HCH、δ-HCH、α—HCH、γ-HCH、p,p'-DDD和p,p’-DDT。该地区城市污泥中PCBs和OCPs的含量、组分和分布与污泥类型、污水来源、污水处理工艺及化合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污泥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中硫形态组分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成凯 胡正义 +2 位作者 章钢娅 邓西海 曹志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23,共8页
对陕西 ,湖南等 7省 (市 ) 2 2个农田耕层土壤硫形态组分的分析表明 ,供试土壤总硫平均为4 0 5 .5± 111.8mg/kg ,总有机硫占总硫 85 .4 %± 10 .0 %。供试土壤中酯键硫 (C -O -S)、碳键硫(C -S)、惰性硫平均含量分别为 130 .3&... 对陕西 ,湖南等 7省 (市 ) 2 2个农田耕层土壤硫形态组分的分析表明 ,供试土壤总硫平均为4 0 5 .5± 111.8mg/kg ,总有机硫占总硫 85 .4 %± 10 .0 %。供试土壤中酯键硫 (C -O -S)、碳键硫(C -S)、惰性硫平均含量分别为 130 .3± 6 4 .6、6 5 .5± 2 9.4、15 2 .5± 96 .7mg/kg ,分别占总硫的31.4 %± 12 .9%、18.0 %± 10 .7%、36 .0 %± 17.8% ;分别占总有机硫的 36 .6 %± 14.4 %、2 1.8± 13.8%、4 1.5 %± 19.1%。石灰性土壤C -O -S、C -S形态硫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分别呈极显著 (r =0 .7334 )和显著 (r =0 .4 4 2 6 )正相关。石灰性母质发育土壤C -O -S含量显著大于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供试土壤无机硫组分中主要是难溶硫 ,其平均含量达 2 8.4mg/kg ,占总无机硫 5 0 .7%。土壤中难溶硫与总无机硫 (r =0 .6 0 4 0 )和CaCO3 (r =0 .6 80 0 )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总有机硫 (r =- 0 .5 2 86 )、C -O -S (r =- 0 .4 4 17 )和有机碳 (r =- 0 4 786 )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黄土母质发育土壤难溶硫含量 ,占总硫和占总无机硫的比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石灰性母质发育的土壤。为了全面评价石灰性土壤硫素供应潜力 ,有必要开展石灰性土壤难溶硫形成及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硫形态 难溶硫 酯键硫 磷酸钙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绰墩遗址古水稻土孢粉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春海 章钢娅 +6 位作者 杨林章 林先贵 胡正义 董元华 曹志洪 郑云飞 丁金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2-460,共9页
自1998年以来,绰墩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马家浜时期的水稻田。对遗址Ⅵ工作区两个剖面P01和P03进行植硅体和孢粉分析,P01的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在马家浜文化中晚期、马桥文化时期、宋代直至现代,研究点都有水稻生长。孢粉分析还显示,在植硅... 自1998年以来,绰墩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马家浜时期的水稻田。对遗址Ⅵ工作区两个剖面P01和P03进行植硅体和孢粉分析,P01的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在马家浜文化中晚期、马桥文化时期、宋代直至现代,研究点都有水稻生长。孢粉分析还显示,在植硅体浓度较高土壤沉积物中,水生植物花粉在整个孢粉谱中所占比例较小,与现代水田相似。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可能已将杂草除去。绰墩遗址孢粉分析的结果可能为判断古水稻土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植硅体分析 古水稻土 新石器时代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拟除虫菊酯类残留农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莉 章钢娅 +1 位作者 靳伟 胡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4-771,共8页
建立了土壤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提取、净化以及毛细管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运用石油醚-丙酮(P/P,2:1)混合溶剂提取,用氟罗里硅土进行层析净化,60ml石油醚/乙酸乙酯(V/V,9:1)进行洗脱,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测定... 建立了土壤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提取、净化以及毛细管气相色谱的测定方法。运用石油醚-丙酮(P/P,2:1)混合溶剂提取,用氟罗里硅土进行层析净化,60ml石油醚/乙酸乙酯(V/V,9:1)进行洗脱,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测定,单点外标法定量。实验表明:土样中添加0.08mgkg^-1的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3种农药混标时,方法回收率为89.67%~90.62%,添加0.40mgkg^-1时.方法回收率为91、07%~93.02%;操作中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2%~3.70%,最小检出量可达1.00pg。在检测色谱精密度实验中,5次测定3种农药混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7%~2.88%。实验表明,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重现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拟除虫菊酯 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凹凸棒土和钠基蒙脱石对铜锌镉污染红壤的改良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林云青 章钢娅 +2 位作者 许敏 刘总堂 龚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2-896,共5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开展了凹凸棒土和钠基蒙脱石处理对铜锌镉污染红壤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凹凸棒土和钠基蒙脱石处理能显著增加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两茬的地上部生物量(鲜重)。未施入改良剂时,两茬黑麦草地上部的...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开展了凹凸棒土和钠基蒙脱石处理对铜锌镉污染红壤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凹凸棒土和钠基蒙脱石处理能显著增加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两茬的地上部生物量(鲜重)。未施入改良剂时,两茬黑麦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分别为是7.60g/盆和5.67g/盆,添加80g/kg凹凸棒土处理的两茬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84%和159%添加80g/kg钠基蒙脱石处理的两茬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13%和99.3%。黏土矿物的加入使土壤的pH提高了0.26~1.02个单位,从而降低了植株对Cu、Zn、Cd的生物有效性。随着添加量从20g/kg增加到80g/kg,黑麦草地上部Cu、Zn、Cd的含量降低,钠基蒙脱石钝化Cu、Cd的效果好于凹凸棒土,但两者钝化Zn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性。添加40g/kg和80g/kg的凹凸棒土或钠基蒙脱石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污染土壤TCLP提取液中Cu、Zn的浓度,对于TCLP提取液中Cd浓度的显著降低只有添加80g/kg的凹凸棒土这一种处理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凹凸棒土 钠基蒙脱石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对烟草吸收土壤中镉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7
17
作者 胡钟胜 章钢娅 +4 位作者 王广志 招启柏 刘秀丽 曹显祖 曹志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3-239,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改良剂对减少烟草吸收土壤重金属的效应。烟草生长在外源添加重金属达Pb 300 mg kg-1和Cd 0.1 mg kg-1的污染土壤上,通过添加3种土壤改良剂,测定分析烟草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及重金属含量,探讨3种改良...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改良剂对减少烟草吸收土壤重金属的效应。烟草生长在外源添加重金属达Pb 300 mg kg-1和Cd 0.1 mg kg-1的污染土壤上,通过添加3种土壤改良剂,测定分析烟草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及重金属含量,探讨3种改良剂对减少烟草吸收土壤重金属的效果。结果表明:Pb的转移系数小于Cd,说明这两种重金属在烟草体内的迁移能力是Cd>Pb;与对照处理相比,所有修复剂处理的土壤重金属残留量较多;3种改良剂均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烟草不同部位重金属(Cd和Pb)的含量,且增加了烟草的生物量,都起到了一定的改良效果,本试验得到改良剂优劣顺序为:凹凸棒土>骨粉>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重金属 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水稻土腐殖质的组成及随种稻时间演变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18
作者 古小治 章钢娅 +1 位作者 俞元春 曹志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5-640,共6页
通过研究滨海水稻土腐殖质各成分的组成及性质,结果表明各组分有机碳及氮含量均为表层最高,C/N在结构相对稳定的结合态腐殖质和胡敏酸(HA)中波动较小,而在游离态腐殖质和富里酸(FA)中变化较大。随着种稻时间变长,结合态的腐殖质和胡敏... 通过研究滨海水稻土腐殖质各成分的组成及性质,结果表明各组分有机碳及氮含量均为表层最高,C/N在结构相对稳定的结合态腐殖质和胡敏酸(HA)中波动较小,而在游离态腐殖质和富里酸(FA)中变化较大。随着种稻时间变长,结合态的腐殖质和胡敏酸有在土壤中积累的趋势,在1 000 a水稻土中腐殖质的芳香化程度最高、结构最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水稻土 腐殖质 数量特征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黏土对Cd^(2+)的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19
作者 戴荣玲 章钢娅 +1 位作者 胡钟胜 宗良纲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9,67,共4页
通过室内吸附实验,表明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重金属离子Cd2+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吸附作用受溶液pH值影响明显。增大镉离子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凹土对Cd2+吸附量,但是去除率降低。支持电解质对凹土吸附Cd2+也产生影响,Ca2+的影响比Na+和K+... 通过室内吸附实验,表明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重金属离子Cd2+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吸附作用受溶液pH值影响明显。增大镉离子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凹土对Cd2+吸附量,但是去除率降低。支持电解质对凹土吸附Cd2+也产生影响,Ca2+的影响比Na+和K+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凹凸棒石黏土 吸附作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和胡敏酸对有机氯农药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杜丽亚 章钢娅 靳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2-336,共5页
关键词 含水量 胡敏酸 有机氯农药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