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七叶莲挥发油的GC/MS分析和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章立华
刘力
林小凤
张慧
-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漳州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32-7735,共4页
-
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CX2014035
XJC2011117)
-
文摘
[目的]研究福建七叶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探讨七叶莲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七叶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耳二甲苯致炎肿胀法评价七叶莲挥发油的抗炎镇痛效果。[结果]从七叶莲部分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1种成分,并鉴定确认了其中53种主要成分,其中主要化合物和含量分别为4-萜品醇20.40%、(-)-斯巴醇16.01%、氧化石竹烯8.90%等;七叶莲挥发油可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可明显缓解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结论]福建七叶莲挥发油中主要含萜品烯、醇类化合物,且其挥发油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
关键词
七叶莲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炎镇痛作用
-
Keywords
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ata
Volatile oi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光纤化学传感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_2片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章立华
刘伟星
李健
艾尔肯.依布拉音
-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276-9277,9407,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62030)
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CX201435项目
-
文摘
[目的]利用光纤化学传感荧光法,准确测定维生素B2片剂的含量.[方法]利用光纤化学传感荧光法检测系统,将维生素B2片溶解于水溶液中,测定其荧光光谱,定量分析其含量.[结果]该方法维生素B2最大发射波长为533 nm,质量浓度在3.2×10-5~8×10-4 mg/ml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线为1.55×10-8 mg/ml,日内精密度为0.19%,日间精密度为1.2%,回收率为97.9% ~105.1%.[结论]采取该方法测定维生素B2药片含量的准确度高,检测线低,结果令人满意.
-
关键词
光纤化学传感
荧光法
维生素B2
-
Keywords
Fiber optic chemical sensors
Fluorescence
VB2
-
分类号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维药阿育魏实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张慧
章立华
黄琼
热娜.卡斯木
-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624-4625,4639,共3页
-
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创新基金(XJC2011117)
-
文摘
[目的]评价阿育魏实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亚硝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体系对阿育魏实总黄酮抗氧化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在质量浓度0.025~0.500 mg/ml的范围内,阿育魏实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亚硝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31.68%~99.01%、27.45%~90.52%、11.62%~86.40%、41.31%~92.21%和17.53%~62.67%,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IC50分别为0.038 49、0.053 51、0.271 60、0.026 17和0.033 87 mg/ml。[结论]阿育魏实总黄酮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来源。
-
关键词
阿育魏实
总黄酮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
Keywords
Trachyspermum ammi(L.) Sparuge
Total flavonoids
Free radical
Antioxidant activity
-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中蜂人工育王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章立华
-
机构
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1年第5期37-38,共2页
-
文摘
饲养蜜蜂蜂王好坏至关重要。在分蜂季节,虽然能从自然分蜂群中获取一定数量的王台,但产生王台的时间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换王需要,尤其是规模较大的蜂场,换王工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采取人工育王的方法可有效弥补以上不足,人工培育出的王台只要注意选种,管理得当,进行必要的饲喂,能够培育出大量的优质王台。
-
关键词
人工育王
人工培育
王台
分蜂
蜜蜂
蜂王
蜂场
换王
-
分类号
S892.5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预防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章立华
-
机构
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上沈组
-
出处
《中国蜂业》
2018年第7期42-43,共2页
-
文摘
中蜂在我国广为分布,不同地域的中蜂已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因此,适合定点或小转地饲养。但近年来,中蜂囊状幼虫病频频发生,对中蜂发展造成影响。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受病毒感染,诱因是营养不良,温度失调,应激反应,以及天气阴雨潮湿。2017年7月,我地中囊病大暴发期间,发现很多病群出现大面积白头蛹。
-
关键词
中蜂囊状幼虫病
预防
小转地饲养
病毒感染
营养不良
温度失调
应激反应
大暴发
-
分类号
S895.13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中蜂工蜂产卵蜂群的处置方法
- 6
-
-
作者
章立华
-
机构
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2年第12期32-32,共1页
-
文摘
中蜂群在失王后,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部分工蜂的卵巢便开始发育,并开始产卵,这种卵只能孵化出不正常的雄蜂。在工蜂房内,蜂王产下的卵,形状细而长,子圈排列有序。而工蜂产的卵,其形状粗而短,凌乱无规则,往往是一房多卵。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蜂体表的颜色逐渐变深,变黑,最后油光发亮。如果将其并入其他蜂群极易引发斗杀和围王,这种蜂群失去利用价值。我们知道,除越冬期外,工蜂的生命周期非常有限。工蜂的衰老,除了采集活动外,哺育幼虫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
关键词
采集活动
越冬期
子圈
补救措施
围王
工蜂
蜂群
油光发亮
-
分类号
S894.1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漫谈中蜂的分蜂及收捕
- 7
-
-
作者
章立华
-
机构
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
-
出处
《中国蜂业》
2019年第2期40-41,共2页
-
文摘
中蜂分蜂是种群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形式。很像人类举行的某种仪式,分出群涌出巢门,经过一场轰轰烈烈、场面壮观的飞舞表演,会在附近的树上聚集结团。外出的侦察蜂找到合适的新巢址,蜂团便倾巢飞走。分出群一旦被收入新巢,它们会立即有序地忙碌起来,营造巢房,采集花蜜花粉。整个群体进入紧张积极的工作状态,这种情绪一直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为控制的分蜂群,由于与蜂群自然习性相悖,对蜂群增殖速度有一定影响。因此,有部分养蜂人选择顺其自然。
-
关键词
分蜂
中蜂
收捕
自然习性
进化过程
工作状态
人为控制
增殖速度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养蜂春联
- 8
-
-
作者
章立华
-
机构
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上沈组
-
出处
《中国蜂业》
2018年第3期65-65,共1页
-
文摘
起舞传喜讯
振翅逐春华
常驻芳香地
每逢艳阳天
-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漫谈中蜂换王
- 9
-
-
作者
章立华
-
机构
安徽宣城市泾县泾川镇古坝村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0年第3期42-43,共2页
-
文摘
要想养好中蜂,蜂王是关键。一个蜂王从卵到发育成熟出房大约需要18天,从出房到交尾成功需要9~12天。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需要将近1个月时间。在处女王交尾期间,由于天气、蜜源、王台质量等因素,其成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换王是一件费心费力的工作。
-
关键词
交尾群
处女王
-
分类号
S89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