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提切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春芝
章楚君
+4 位作者
王怡迪
王越之
李海彪
谭天宇
张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针对油基钻井液切力低,易导致沉砂卡钻等严重问题的现状,合成了一种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用提切剂LQZ。利用红外光谱、热重曲线、凝胶强度和界面扩张流变参数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提切剂的结构、热稳定性、凝胶性能和作用机理,同时探究...
针对油基钻井液切力低,易导致沉砂卡钻等严重问题的现状,合成了一种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用提切剂LQZ。利用红外光谱、热重曲线、凝胶强度和界面扩张流变参数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提切剂的结构、热稳定性、凝胶性能和作用机理,同时探究了基础油、油水比、密度和温度对其提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提切剂分子中含有羟基、酰胺基、酯基、醚键,能形成网架结构,提高悬浮能力,且具有快速弱凝胶特点;300℃无明显热分解;加量小于0.85%时有利于乳液稳定性;该提切剂对白油基、柴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体系普遍适用,且白油基中效果最好;当钻井液油水比为8∶2、密度为2.1 g/cm^(3)、190℃时提切效率最佳,动切力、φ6及φ3读数和静切力增长约1倍;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LQZ具有提切不增塑性黏度的优势。LQZ在现场页岩油气井应用时,动切力、φ6及φ3读数和静切力基本增加100%,塑性黏度无明显增长。LQZ能够提高油基钻井液悬浮能力,不显著增加塑性黏度,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提切剂
弱凝胶
触变性
塑性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温抗污染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的研制及在阳101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桓
罗春芝
+4 位作者
张世录
田顺春
周俁玒
章楚君
王怡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1,共6页
针对页岩气地层埋深不断增加和其它工作液因施工不当侵入油基钻井液体系中导致其性能下降,且目前市场上的乳化剂不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开展抗温抗污染乳化剂的研究。以天然松香酸、多烯多胺、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通过酰胺化、Diels-Alde...
针对页岩气地层埋深不断增加和其它工作液因施工不当侵入油基钻井液体系中导致其性能下降,且目前市场上的乳化剂不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开展抗温抗污染乳化剂的研究。以天然松香酸、多烯多胺、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通过酰胺化、Diels-Alder两步法反应合成一种抗高温抗污染乳化剂NY-4。对NY-4进行结构表征、性能评价及机理分析。红外图谱分析表明松香酸、多烯多胺及马来酸酐均参与了反应,使乳化剂具有抗高温抗污染结构基团。乳化剂加量为3%~5%时可配制出油水比为60:40至90:10、密度为1.50~2.71 g/cm^(3)的油基钻井液,该剂配出的油基钻井液抗温可达230℃;密度为2.3 g/cm^(3)时,在230℃下静置5 d,沉降因子SF小于0.51;抗岩屑污染为10%,抗现场水基钻井液、水泥浆前置液和水泥浆侵污为8%。通过在阳101H2-8井的应用,该乳化剂能够在185℃温度下保持钻井液性能的稳定,协助钻井工程刷新了当时中国石油页岩气井深、储层埋深4 000 m以深水平位移最长两项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乳化剂
抗高温
抗污染
沉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提切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春芝
章楚君
王怡迪
王越之
李海彪
谭天宇
张波
机构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页岩气开发条件下泥页岩井壁稳定与破壁机理研究”(51174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位移井钻进过程中动态岩屑运移与钻柱受力耦合机理研究”(51874045)。
文摘
针对油基钻井液切力低,易导致沉砂卡钻等严重问题的现状,合成了一种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用提切剂LQZ。利用红外光谱、热重曲线、凝胶强度和界面扩张流变参数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提切剂的结构、热稳定性、凝胶性能和作用机理,同时探究了基础油、油水比、密度和温度对其提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提切剂分子中含有羟基、酰胺基、酯基、醚键,能形成网架结构,提高悬浮能力,且具有快速弱凝胶特点;300℃无明显热分解;加量小于0.85%时有利于乳液稳定性;该提切剂对白油基、柴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体系普遍适用,且白油基中效果最好;当钻井液油水比为8∶2、密度为2.1 g/cm^(3)、190℃时提切效率最佳,动切力、φ6及φ3读数和静切力增长约1倍;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LQZ具有提切不增塑性黏度的优势。LQZ在现场页岩油气井应用时,动切力、φ6及φ3读数和静切力基本增加100%,塑性黏度无明显增长。LQZ能够提高油基钻井液悬浮能力,不显著增加塑性黏度,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提切剂
弱凝胶
触变性
塑性黏度
Keywords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Rheology modifier
Weak gel
Thixotropy
Plastic viscosity
分类号
TE25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温抗污染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的研制及在阳101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桓
罗春芝
张世录
田顺春
周俁玒
章楚君
王怡迪
机构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三钻井公司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页岩气开发条件下泥页岩井壁稳定与破裂机理研究”(编号:51174036)。
文摘
针对页岩气地层埋深不断增加和其它工作液因施工不当侵入油基钻井液体系中导致其性能下降,且目前市场上的乳化剂不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开展抗温抗污染乳化剂的研究。以天然松香酸、多烯多胺、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通过酰胺化、Diels-Alder两步法反应合成一种抗高温抗污染乳化剂NY-4。对NY-4进行结构表征、性能评价及机理分析。红外图谱分析表明松香酸、多烯多胺及马来酸酐均参与了反应,使乳化剂具有抗高温抗污染结构基团。乳化剂加量为3%~5%时可配制出油水比为60:40至90:10、密度为1.50~2.71 g/cm^(3)的油基钻井液,该剂配出的油基钻井液抗温可达230℃;密度为2.3 g/cm^(3)时,在230℃下静置5 d,沉降因子SF小于0.51;抗岩屑污染为10%,抗现场水基钻井液、水泥浆前置液和水泥浆侵污为8%。通过在阳101H2-8井的应用,该乳化剂能够在185℃温度下保持钻井液性能的稳定,协助钻井工程刷新了当时中国石油页岩气井深、储层埋深4 000 m以深水平位移最长两项记录。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乳化剂
抗高温
抗污染
沉降稳定性
Keywords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emulsifier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ti-pollution
settlement stability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醚脂肪酸类油基钻井液提切剂的研制与应用
罗春芝
章楚君
王怡迪
王越之
李海彪
谭天宇
张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温抗污染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的研制及在阳101区块的应用
张桓
罗春芝
张世录
田顺春
周俁玒
章楚君
王怡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