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章树安 《中国科技产业》 2006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水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水利科技发展的重点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水利 科技 发展 思考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管理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中应用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章树安 马湛 《水利水文自动化》 2004年第3期15-18,共4页
通过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理念,提出了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中,在材料与设备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项目信息与文档管理、沟通与冲突管理、技术管理等六个方面项目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水文 自动测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数据库系统简介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树安 马湛 《水利水文自动化》 2000年第4期5-9,共5页
0 概述 由于水文数据是水利及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数据,所以国家水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批优先开发的72个数据库系统之一,当时提出的指导思想:全国水文数据库系统为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即由中央一级节点、省(市、区... 0 概述 由于水文数据是水利及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数据,所以国家水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批优先开发的72个数据库系统之一,当时提出的指导思想:全国水文数据库系统为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即由中央一级节点、省(市、区)流域机构二级节点和地市三级节点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数据库 水文年鉴资料 数据库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的认识及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树安 马湛 王教河 《东北水利水电》 2003年第6期39-40,共2页
介绍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编制的目的与意义、编写过程、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贯彻实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工作中应进行的几项工作和有关建议。
关键词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水资源 水环境 洪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P流量测验与误差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章树安 陈松生 王教河 《东北水利水电》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介绍了多普勒测流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测验误差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误差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ADCP 流量测验 误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水利系统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章树安 《中国科技产业》 2006年第1期152-154,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事业单位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结合水利系统改革试点,着重介绍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做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事业单位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结合水利系统改革试点,着重介绍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做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 改革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树安 《水利发展研究》 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
水文是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和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与保障。研究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各地开展水文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与总结,较全面地... 水文是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和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与保障。研究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各地开展水文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与总结,较全面地阐述了建立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思路与原则,应用德尔菲法确定了10个一级评价指标和53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平均权重,从而形成了水文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水文现代化建设评价提供了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评价指标,对各地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现代化 评价指标 平均权重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省水文资料库系统简介及几点认识
8
作者 章树安 王教河 《东北水利水电》 2002年第6期3-4,共2页
本文介绍了台湾省水文资料收集流程、方式,水文资料库系统的发展及现状,存贮的内容、范围及功能,与台湾省水文资料库系统相比,对国内水文数据库系统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 台湾省 水文资料 数据库系统 雨量 地表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地下水文过程模拟的农业灌溉开采量估算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柳 陈喜 +3 位作者 章树安 张志才 张俊芳 高满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通过发展新安江模型中非饱和带、饱和含水层水量平衡计算及入渗补给、潜水蒸发、河流-地下水水量交换动态模拟功能,在对作物灌溉需水量的估算基础上,利用河流流量和地下水埋深观测资料进行模型反演,实现对灌溉开采量的估算。在淮北平原... 通过发展新安江模型中非饱和带、饱和含水层水量平衡计算及入渗补给、潜水蒸发、河流-地下水水量交换动态模拟功能,在对作物灌溉需水量的估算基础上,利用河流流量和地下水埋深观测资料进行模型反演,实现对灌溉开采量的估算。在淮北平原沙颖河流域井灌区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较好地模拟河川径流和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而且较好地估算出灌溉开采量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地下水开采量估算及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对地下水控制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量 水文模拟 新安江模型 农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思路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文安 章树安 杨建青 《中国水利》 2014年第15期66-66,68,共2页
近年,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剧,旱情监测作用日益突出。然而我国墒情自动测报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墒情监测工作相对薄弱,土壤水分信息采集手段较落后,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建设内容不规范... 近年,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剧,旱情监测作用日益突出。然而我国墒情自动测报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墒情监测工作相对薄弱,土壤水分信息采集手段较落后,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建设内容不规范、建设成果千差万别等问题,不利于墒情工作管理和运行维护。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在有关项目规划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成果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做法,为土壤墒情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报系统 土壤墒情 工程设计 干旱灾害 经济社会 旱情监测 监测工作 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情预警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文安 章树安 +2 位作者 辛玉琛 姜波 杨建青 《中国水利》 2014年第5期38-40,共3页
旱灾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剧。加强旱情监测,提高旱情综合评判能力,探索旱情预警方法等,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目前,我国旱情监测工作相对薄弱,旱情预测预报起步较晚,旱情预... 旱灾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剧。加强旱情监测,提高旱情综合评判能力,探索旱情预警方法等,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目前,我国旱情监测工作相对薄弱,旱情预测预报起步较晚,旱情预警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结合吉林省旱情预警模型研究的有关成果,探讨预警指标、预测模型、预警综合指数等主要技术问题的创建思路,为旱情预警系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指标体系 预测模型 预警综合指数 警度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与水文监测主要差异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雨乾 章树安 《水利信息化》 2021年第1期67-70,共4页
从水资源与水文监测基本内涵出发,简要分析二者差异,给出水资源监测基本内容;从站网布设的原则和目的、监测要素和时效性、监测控制要求和技术手段等方面,重点分析水资源与水文监测的主要差异,进一步提高对水资源监测内涵和重要性认识。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文 监测 差异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升国家地下水监测体系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章树安 孙龙 杨桂莲 《中国水利》 2021年第7期9-12,共4页
简要回顾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发展情况,介绍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主要建设成果。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地下水监测工作面临的... 简要回顾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发展情况,介绍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主要建设成果。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地下水监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以及当前地下水监测体系和分析能力与管理需求的主要差距;从监测站网、监测仪器设备和应用服务三个方面,结合应用需求,提出了建设目标和思路思考;建议加快推进国家地下水监测二期工程建设,以实现国家地下水监测体系和综合分析能力显著提升,适应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科学、精准、动态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监测体系 综合分析能力 思考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情预警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探讨
14
作者 邹文安 章树安 +2 位作者 辛玉琛 姜波 杨建青 《吉林水利》 2013年第11期1-4,8,共5页
旱灾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剧。加强旱情监测,提高旱情综合评判能力,探索旱情预警方法等,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目前,我国旱情监测工作相对薄弱,旱情预测预报起步较晚,旱情... 旱灾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剧。加强旱情监测,提高旱情综合评判能力,探索旱情预警方法等,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目前,我国旱情监测工作相对薄弱,旱情预测预报起步较晚,旱情预警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本文结合吉林省旱情预警模型研究的有关成果,探讨预警指标、预测模型、预警综合指数等主要技术问题的创建思路,为旱情预警系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指标体系 预测模型 预警综合指数 警度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