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O_(2)增能压裂不同生产阶段裂缝内CO_(2)滞留碳埋存
1
作者
惠波
赵博超
+6 位作者
杨尚儒
周长静
马占国
肖元相
苏煜彬
章思鹏
赵金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目的目前,碳埋存技术主要有地质构造埋存、残余气体埋存、溶解埋存及矿物埋存,随着CO_(2)压裂相关技术的应用,有必要针对增能压裂后CO_(2)的埋存机理及其主控因素开展深入研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基于影响裂缝内孔隙空间和导流能力的...
目的目前,碳埋存技术主要有地质构造埋存、残余气体埋存、溶解埋存及矿物埋存,随着CO_(2)压裂相关技术的应用,有必要针对增能压裂后CO_(2)的埋存机理及其主控因素开展深入研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基于影响裂缝内孔隙空间和导流能力的因素,研究支撑剂(石英砂和陶粒)在不同铺砂浓度(5.0 kg/m^(2)、7.5 kg/m^(2)和10.0 kg/m^(2))下施加闭合压力受不同返排率影响的裂缝滞留碳埋存的情况,分析不同因素对裂缝滞留碳埋存影响的最优值。结果CO_(2)埋存主要是超临界状态下的埋存,CO_(2)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埋存率在80%以上;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埋存率急速降低,在压力降至6 MPa时,埋存率仅剩40%左右。埋存率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闭合压力>返排率>支撑剂类型>铺砂浓度。主控因素是闭合压力,随着闭合压力的增加,埋存率逐渐降低。结论解决了对CO_(2)增能压裂裂缝内CO_(2)滞留碳埋存认知不清的问题,明确了4种压裂裂缝相关参数对CO_(2)埋存的影响,在进行CO_(2)增能压裂相关设计时,可依据实验结果对埋存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能压裂
CO_(2)
支撑剂
闭合压力
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级加砂各级支撑剂接触对导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章思鹏
许明勇
+2 位作者
宋菊香
居迎军
李攀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12期39-43,48,共6页
明确多级加砂各级支撑剂之间接触的不同方式在不同闭合压力下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对多级加砂压裂设计和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多级加砂的相关评价研究更多的是对铺置形态的研究而忽略了各级支撑剂之间的接触影响,导致对多级加砂压裂...
明确多级加砂各级支撑剂之间接触的不同方式在不同闭合压力下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对多级加砂压裂设计和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多级加砂的相关评价研究更多的是对铺置形态的研究而忽略了各级支撑剂之间的接触影响,导致对多级加砂压裂的认知不足。为揭示多级加砂压裂各级支撑剂接触方式对导流能力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支撑剂不同接触方式在不同闭合压力下的导流能力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种接触方式的裂缝导流能力大小排列为纵向接触>混合铺置横向接触。纵向接触位于井筒附近,可以提供良好的导流能力;横向接触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渗流阻力,导致裂缝导流能力较低。实验结果揭示了多级加砂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各级之间不同接触方式的影响,为后续完善多级加砂压裂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加砂
裂缝导流能力
闭合压力
支撑剂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增能压裂不同生产阶段裂缝内CO_(2)滞留碳埋存
1
作者
惠波
赵博超
杨尚儒
周长静
马占国
肖元相
苏煜彬
章思鹏
赵金省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天然气评价项目部
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致密砂岩油藏CO_(2)吞吐多尺度流、固物性变化机理及对吞吐效果的影响”(5217403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致密砂岩油藏CO_(2)吞吐效果微纳尺度主控因素研究”(2021JM-411)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文摘
目的目前,碳埋存技术主要有地质构造埋存、残余气体埋存、溶解埋存及矿物埋存,随着CO_(2)压裂相关技术的应用,有必要针对增能压裂后CO_(2)的埋存机理及其主控因素开展深入研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基于影响裂缝内孔隙空间和导流能力的因素,研究支撑剂(石英砂和陶粒)在不同铺砂浓度(5.0 kg/m^(2)、7.5 kg/m^(2)和10.0 kg/m^(2))下施加闭合压力受不同返排率影响的裂缝滞留碳埋存的情况,分析不同因素对裂缝滞留碳埋存影响的最优值。结果CO_(2)埋存主要是超临界状态下的埋存,CO_(2)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埋存率在80%以上;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埋存率急速降低,在压力降至6 MPa时,埋存率仅剩40%左右。埋存率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闭合压力>返排率>支撑剂类型>铺砂浓度。主控因素是闭合压力,随着闭合压力的增加,埋存率逐渐降低。结论解决了对CO_(2)增能压裂裂缝内CO_(2)滞留碳埋存认知不清的问题,明确了4种压裂裂缝相关参数对CO_(2)埋存的影响,在进行CO_(2)增能压裂相关设计时,可依据实验结果对埋存进行预测。
关键词
增能压裂
CO_(2)
支撑剂
闭合压力
封存
Keywords
energized fracturing
CO_(2)
proppant
closing pressure
storage
分类号
TE35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级加砂各级支撑剂接触对导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章思鹏
许明勇
宋菊香
居迎军
李攀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
出处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12期39-43,48,共6页
文摘
明确多级加砂各级支撑剂之间接触的不同方式在不同闭合压力下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对多级加砂压裂设计和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多级加砂的相关评价研究更多的是对铺置形态的研究而忽略了各级支撑剂之间的接触影响,导致对多级加砂压裂的认知不足。为揭示多级加砂压裂各级支撑剂接触方式对导流能力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支撑剂不同接触方式在不同闭合压力下的导流能力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种接触方式的裂缝导流能力大小排列为纵向接触>混合铺置横向接触。纵向接触位于井筒附近,可以提供良好的导流能力;横向接触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渗流阻力,导致裂缝导流能力较低。实验结果揭示了多级加砂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各级之间不同接触方式的影响,为后续完善多级加砂压裂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多级加砂
裂缝导流能力
闭合压力
支撑剂接触
Keywords
multistage sand addition
fracture conductivity
closing pressure
proppant contact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O_(2)增能压裂不同生产阶段裂缝内CO_(2)滞留碳埋存
惠波
赵博超
杨尚儒
周长静
马占国
肖元相
苏煜彬
章思鹏
赵金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级加砂各级支撑剂接触对导流能力的影响
章思鹏
许明勇
宋菊香
居迎军
李攀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