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质量管理及工程质量保证担保 被引量:8
1
作者 章凌云 黄奕辉 张云波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工程质量风险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风险.文中探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分析其产生的主要问题——工程质量的最后负责人、市场主体间的关系、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利用博弈论,分析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中引入质量保证担保,以及独立的第... 工程质量风险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风险.文中探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分析其产生的主要问题——工程质量的最后负责人、市场主体间的关系、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利用博弈论,分析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中引入质量保证担保,以及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有效性,解决现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产生的部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质量 质量担保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征向量和TOPSIS的工程施工综合评标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章凌云 《工程管理学报》 2013年第5期78-82,共5页
在大型、复杂的工程施工招标中,综合评标法是一种比最低价中标法等更为适用的评标方法。目前在综合评标法的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方面有诸多研究,但在评价指标权重方面缺乏正确的分析。分析了综合评标法的适用范围,将其视为解决有限... 在大型、复杂的工程施工招标中,综合评标法是一种比最低价中标法等更为适用的评标方法。目前在综合评标法的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方面有诸多研究,但在评价指标权重方面缺乏正确的分析。分析了综合评标法的适用范围,将其视为解决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重点分析评价指标的权重,提出权重是招标人衡量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的看法,而与投标人等无关,据此引入本征向量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求解;根据TOPSIS法计算每个投标人的综合评价指数并据此对投标人进行优劣排序,并通过实例分析基于本征向量和TOPSIS的工程施工综合评标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标法 多目标决策 本征向量法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市血液透析患者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宛家奎 水润芝 +5 位作者 章凌云 李金玉 王群鸥 汪成军 邵珏 叶茵 《内科》 2016年第6期845-848,共4页
目的了解黄山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现状。方法对2015年9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治疗、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154例MHD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分布情况,检测、记录、计算患者透析前肌酐、透析龄、血红蛋白、血清钙、血... 目的了解黄山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现状。方法对2015年9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治疗、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154例MHD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分布情况,检测、记录、计算患者透析前肌酐、透析龄、血红蛋白、血清钙、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水平。结果 154例患者中,男89例(57.79%),女65例(42.21%),男女比例为1.37∶1;年龄≤60岁者78例,〉60岁者76例;原发病前3位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4例(48.1%)、糖尿病肾病33例(21.4%)、高血压肾损害19例(12.3%);Hb〈110 g/L者146例(94.81%),Hb≥110 g/L者8例(5.19%);血钙2.1~2.37 mmol/L者37例(24.01%);血磷1.13~1.78 mmol/L者65例(42.21%);钙磷代谢紊乱(高钙、低钙、高磷、低磷)139例(90.26%),钙磷乘积〉4.52 mmol2/L2者23例(14.94%);i PTH最低者仅2.213 ng/L,最高者达3 285.77 ng/L,〈150 ng/L者41例(26.6%),150~600 ng/L者90例(58.4%),〉600 ng/L者23例(14.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较女性略多,发病年龄年轻化,慢性肾小球肾炎仍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第1位病因;MHD患者Hb达标率极低,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比较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宛家奎 水润芝 +2 位作者 李金玉 汪成军 章凌云 《内科》 201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建立的手术方式及手术经验,提高对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的308例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操作要点、成功率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动...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建立的手术方式及手术经验,提高对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的308例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操作要点、成功率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总体成功率为98.70%,共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05例、肘窝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血栓形成,血流量不足,手术切口渗血。结论动静脉内瘘首选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其次是肘窝部自体动静脉内瘘。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准备、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及时处理术后各种并发症是成功建立内瘘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桁架结构施工路径优化设计
5
作者 林琳 张云波 章凌云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假设杆件全部除去时的支撑点数和支撑反力的累计总和为目标函数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桁架结构的最优施工路径优化 ,编制相应的程序 ,完成层状桁架结构的施工路径优化问题设计 .算例表明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有可能得出更优的解 .
关键词 桁架结构 施工路径 优化设计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藏行动模型中成本加酬金合同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增海 张云波 +1 位作者 章凌云 汪静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0,共3页
以成本加酬金合同为基础,建立合同激励模型.模型考虑了项目的工期及成本变量,在隐藏行动的条件下,得出业主与承包商的收益函数.通过对模型推导及求解可知,好或坏的结果给承包商带来的利益差额与承包商受到的激励强度成正比;最优激励强... 以成本加酬金合同为基础,建立合同激励模型.模型考虑了项目的工期及成本变量,在隐藏行动的条件下,得出业主与承包商的收益函数.通过对模型推导及求解可知,好或坏的结果给承包商带来的利益差额与承包商受到的激励强度成正比;最优激励强度与利润增加对额外努力的敏感性正相关,而与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外界环境影响方差,以及有关活动选择的判断力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合同 隐藏行动 激励模型 成本 酬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与日本工程保证担保模式分析
7
作者 黄小雁 章凌云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2期190-191,共2页
针对国际工程担保市场模式的多样性,从担保方、市场运作出发,对以美国为代表的高保额有条件从属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工程担保市场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工程担保 高保额有条件从属 混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例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及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宛家奎 水润芝 +5 位作者 李金玉 章凌云 汪成军 王群鸥 叶茵 邵珏 《内科》 2021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中心静脉导管(TCDC)的置入及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和维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TCDC置入术或不带隧道的中心静脉临时导管(NCDC)... 目的总结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中心静脉导管(TCDC)的置入及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和维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TCDC置入术或不带隧道的中心静脉临时导管(NCDC)更换TCDC术,并对导管的置入、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2例患者共进行124例次TCDC置管,其中新置入TCDC 103例次;NCDC更换为TCDC共9例次(右侧颈内静脉4例、右股静脉4例、左股静脉1例);TCDC更换12例次,全部置管成功。置管过程出血量≤15 mL者118例次,出血量>15 mL者6例次,出血最多者约30 mL。在使用导管透析过程中,流量>250 mL/min者116例次,流量<200 mL/min者8例次。全部导管留置中位数时间为10.5个月;更换导管17例次。结论TCDC置管安全、并发症少、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适合用于自身血管纤细、血管钙化严重不能行血管内瘘手术、多次内瘘手术失败、内瘘血管狭窄堵塞不能重建、严重低蛋白血症、心功能极差、合并肿瘤、预期寿命有限等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 中心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69例次临床观察
9
作者 宛家奎 水润芝 +6 位作者 章凌云 李金玉 汪成军 王群鸥 邵珏 叶茵 潘春英 《内科》 2019年第6期737-739,共3页
目的观察动脉穿刺泵入尿激酶联合全身使用肝素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方法对在我院确诊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栓塞的透析患者55例69例次栓塞进行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溶栓治疗,采用7号头... 目的观察动脉穿刺泵入尿激酶联合全身使用肝素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方法对在我院确诊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栓塞的透析患者55例69例次栓塞进行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溶栓治疗,采用7号头皮针于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近心端离吻合口2~3 cm处行动脉离心穿刺,微泵泵入尿激酶局部溶栓,同时经外周静脉滴入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同时手法按摩血栓形成处。根据溶栓再通情况,将55例患者69例次溶栓治疗的情况分为两组,溶栓未通组和溶栓再通组。比较两种情况下患者的年龄、内瘘堵塞时间、尿激酶用量、动脉穿刺处肿胀及动脉穿刺2次以上的发生情况。结果 55例患者69例次溶栓治疗,53例次溶栓成功、内瘘恢复血流,溶栓成功率为76.81%,其中3例次出现原内瘘穿刺点出血,28例次动脉穿刺局部肿胀;16例次溶栓无效,经手术取栓及内瘘重建恢复内瘘功能。在溶栓未通情况下,患者的平均年龄、内瘘堵塞时间、尿激酶用量、动脉穿刺处肿胀及动脉穿刺2次以上发生率均大于溶栓再通情况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瘘堵塞时间<48 h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动脉穿刺泵入尿激酶联合全身使用肝素钠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通畅率高,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瘘栓塞 尿激酶 肝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