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有色金属科技四十年
1
作者
章伯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总结了建国四十年来我国有色金属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关键词
有色金属
科技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有色金属史(七) 汞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89年第3期72-75,共4页
汞,古称澒,又称水银,在炼丹家手中曾扮演过很不寻常的角色,它是人们有意识地研究物质间相互转变的一种主要原料,对近代化学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朱砂(或称丹砂、辰砂)是炼汞的原料,我国早在四千年前就已开采使用。1967年及1973年在河南...
汞,古称澒,又称水银,在炼丹家手中曾扮演过很不寻常的角色,它是人们有意识地研究物质间相互转变的一种主要原料,对近代化学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朱砂(或称丹砂、辰砂)是炼汞的原料,我国早在四千年前就已开采使用。1967年及197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附近发掘出一批玉器和青铜器,都是裹在朱砂里面的,还有三个坑的底部保存有大量朱砂。我国至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至5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
硫化汞
硫化矿物
炼汞
重金属冶金
水银
自然汞
锡汞齐
银钵
汞珠
汞蒸气
贵州
太清石壁记
银朱
炼丹术
古冶金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锌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89年第4期82-84,共3页
锌的冶炼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它出现较晚,是古代七种有色金属中最后的一个。西方考古学家曾发掘出公元前留下的一些金属锌碎片,但这肯定是冶炼其它金属时偶然得到的,当时并未掌握锌的冶炼方法。我国和印度是生产锌最早的国家。从公元十六...
锌的冶炼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它出现较晚,是古代七种有色金属中最后的一个。西方考古学家曾发掘出公元前留下的一些金属锌碎片,但这肯定是冶炼其它金属时偶然得到的,当时并未掌握锌的冶炼方法。我国和印度是生产锌最早的国家。从公元十六世纪开始,我国的金属锌通过东印度公司输入欧洲。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英人Issac Lawson来中国考察并学习了炼锌技术。1738年William Champion取得炼锌专利,于1740年在英国Bristol建厂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锌
欧洲
乾隆
熔炼
金属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89年第1期64-66,74,共4页
金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因为金常以自然金状态存在,它光耀夺目的色彩,极易锻造加工的优良性能,十分引人注意,所以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采集黄金作为装饰品。埃及境内曾发现公元前四千年的镶金柄石刀、金项链等。
关键词
砂金矿床
脉金矿
自然金
金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
5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年第2期64-66,70,共4页
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们就利用自然银制作小件饰物。当掌握了从矿石中提取银的方法以后,银大量用于制造器皿、饰物,以及作为货币。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银器是公元前4000年的,系用自然银制作。从乌尔、迈科普等遗址中出土银制器物的检验表...
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们就利用自然银制作小件饰物。当掌握了从矿石中提取银的方法以后,银大量用于制造器皿、饰物,以及作为货币。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银器是公元前4000年的,系用自然银制作。从乌尔、迈科普等遗址中出土银制器物的检验表明,在公元前2000年,这些地区已掌握用灰吹法提炼银。上文已经述及,我国发现的最早银器物是1976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银制成的耳环和鼻环,时间相当于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我国灰吹法的技术出现于何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吹法
器皿
银器
白金三品
银矿
饰物
自然银
银矿物
炼银
贵金属冶金
银作
密陀僧
矿石
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有色金属史(九)——铸造技术
6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1期72-75,71,共5页
前面已论述了我国古代七种有色金属的生产技术和使用情况,本篇将介绍金属史上最重要的一项工艺——铸造技术。我国的铸造业历史悠久,工艺先进,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下面简要地介绍几项主要的成就。
关键词
失蜡法
陶范法
叠铸
复合剑
青铜器物
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
铸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二) 加强有色金属史的研究
7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4期75-77,共3页
前面简单论述了古代七种有色金属的生产工艺及使用情况,以及在铸造技术、表面处理、合金制取等方面的某些成就,从中可以看出有色金属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对世界冶金业所作的贡献。下面谈谈研究有色金属史的重要性及...
前面简单论述了古代七种有色金属的生产工艺及使用情况,以及在铸造技术、表面处理、合金制取等方面的某些成就,从中可以看出有色金属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对世界冶金业所作的贡献。下面谈谈研究有色金属史的重要性及目前国内外进行研究的一些情况,作为本文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形成机理
非铁金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黑漆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一) 合金制取
8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3期69-71,74,共4页
古代七种有色金属,除金银外,主要是使用它们的合金,因此合金的制取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前已述及,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生产出青铜和黄铜,夏代中期全国普遍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的配制和铸造工艺已十分成熟。宋代时黄铜的使用...
古代七种有色金属,除金银外,主要是使用它们的合金,因此合金的制取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前已述及,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生产出青铜和黄铜,夏代中期全国普遍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的配制和铸造工艺已十分成熟。宋代时黄铜的使用已较普遍,从明代起采用金属锌代替炉甘石直接配制,能精确控制铜锌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
白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 表面处理技术
9
作者
未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2期72-75,78,共5页
我国古代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个内涵相当丰富的领域,不少传统工艺一直沿用至今,依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于一般的表面处理技术,以及工艺已经清楚了的,如鎏金、鎏银等等,本文不再介绍。这里主要谈谈考古发掘出土的一些“神奇”文物,...
我国古代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个内涵相当丰富的领域,不少传统工艺一直沿用至今,依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于一般的表面处理技术,以及工艺已经清楚了的,如鎏金、鎏银等等,本文不再介绍。这里主要谈谈考古发掘出土的一些“神奇”文物,如越剑、秦镞、汉镜等,它们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竟然不被锈蚀,光亮如新,其原因何在?学者们正在采用各种现代化测试手段,探索其奥秘,以发现古代某些独特而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层
表面处理技术
过渡层
地层
表面层
流体层
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
黑漆古
抗蚀能力
汉镜
短兵器
剑身
镜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加强基础研究的调查
10
作者
章伯垠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0年第1期33-37,共5页
1989年3月,我应邀到中南工大审查《中国矿冶史展览方案》,趁此机会对中南工大基础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在广泛接触有关专家、学者的基础上,召开了小型座谈会听取意见,感到中南工大十分重视发挥综合优势,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
1989年3月,我应邀到中南工大审查《中国矿冶史展览方案》,趁此机会对中南工大基础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在广泛接触有关专家、学者的基础上,召开了小型座谈会听取意见,感到中南工大十分重视发挥综合优势,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综合优势
基础理论
科学研究
中南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有色金属科技四十年
1
作者
章伯垠
机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局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5,共5页
文摘
本文总结了建国四十年来我国有色金属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关键词
有色金属
科技
成就
分类号
TG14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有色金属史(七) 汞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1989年第3期72-75,共4页
文摘
汞,古称澒,又称水银,在炼丹家手中曾扮演过很不寻常的角色,它是人们有意识地研究物质间相互转变的一种主要原料,对近代化学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朱砂(或称丹砂、辰砂)是炼汞的原料,我国早在四千年前就已开采使用。1967年及197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附近发掘出一批玉器和青铜器,都是裹在朱砂里面的,还有三个坑的底部保存有大量朱砂。我国至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至5世纪)
关键词
朱砂
硫化汞
硫化矿物
炼汞
重金属冶金
水银
自然汞
锡汞齐
银钵
汞珠
汞蒸气
贵州
太清石壁记
银朱
炼丹术
古冶金术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锌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1989年第4期82-84,共3页
文摘
锌的冶炼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它出现较晚,是古代七种有色金属中最后的一个。西方考古学家曾发掘出公元前留下的一些金属锌碎片,但这肯定是冶炼其它金属时偶然得到的,当时并未掌握锌的冶炼方法。我国和印度是生产锌最早的国家。从公元十六世纪开始,我国的金属锌通过东印度公司输入欧洲。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英人Issac Lawson来中国考察并学习了炼锌技术。1738年William Champion取得炼锌专利,于1740年在英国Bristol建厂生产。
关键词
炼锌
欧洲
乾隆
熔炼
金属锌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1989年第1期64-66,74,共4页
文摘
金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因为金常以自然金状态存在,它光耀夺目的色彩,极易锻造加工的优良性能,十分引人注意,所以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采集黄金作为装饰品。埃及境内曾发现公元前四千年的镶金柄石刀、金项链等。
关键词
砂金矿床
脉金矿
自然金
金矿物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
5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年第2期64-66,70,共4页
文摘
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们就利用自然银制作小件饰物。当掌握了从矿石中提取银的方法以后,银大量用于制造器皿、饰物,以及作为货币。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银器是公元前4000年的,系用自然银制作。从乌尔、迈科普等遗址中出土银制器物的检验表明,在公元前2000年,这些地区已掌握用灰吹法提炼银。上文已经述及,我国发现的最早银器物是1976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银制成的耳环和鼻环,时间相当于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我国灰吹法的技术出现于何时。
关键词
灰吹法
器皿
银器
白金三品
银矿
饰物
自然银
银矿物
炼银
贵金属冶金
银作
密陀僧
矿石
遗址
Keywords
Dental Equipment and Supplies
Dental Amalgams and Alloys
Silver Tin Alloys
Applications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有色金属史(九)——铸造技术
6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1期72-75,71,共5页
文摘
前面已论述了我国古代七种有色金属的生产技术和使用情况,本篇将介绍金属史上最重要的一项工艺——铸造技术。我国的铸造业历史悠久,工艺先进,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下面简要地介绍几项主要的成就。
关键词
失蜡法
陶范法
叠铸
复合剑
青铜器物
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
铸造技术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二) 加强有色金属史的研究
7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4期75-77,共3页
文摘
前面简单论述了古代七种有色金属的生产工艺及使用情况,以及在铸造技术、表面处理、合金制取等方面的某些成就,从中可以看出有色金属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对世界冶金业所作的贡献。下面谈谈研究有色金属史的重要性及目前国内外进行研究的一些情况,作为本文的结束。
关键词
有色金属
形成机理
非铁金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黑漆古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一) 合金制取
8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3期69-71,74,共4页
文摘
古代七种有色金属,除金银外,主要是使用它们的合金,因此合金的制取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前已述及,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生产出青铜和黄铜,夏代中期全国普遍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的配制和铸造工艺已十分成熟。宋代时黄铜的使用已较普遍,从明代起采用金属锌代替炉甘石直接配制,能精确控制铜锌比例。
关键词
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
白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取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 表面处理技术
9
作者
未寿康
章伯垠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
CSCD
1990年第2期72-75,78,共5页
文摘
我国古代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个内涵相当丰富的领域,不少传统工艺一直沿用至今,依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于一般的表面处理技术,以及工艺已经清楚了的,如鎏金、鎏银等等,本文不再介绍。这里主要谈谈考古发掘出土的一些“神奇”文物,如越剑、秦镞、汉镜等,它们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竟然不被锈蚀,光亮如新,其原因何在?学者们正在采用各种现代化测试手段,探索其奥秘,以发现古代某些独特而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
关键词
氧化层
表面处理技术
过渡层
地层
表面层
流体层
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
黑漆古
抗蚀能力
汉镜
短兵器
剑身
镜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类号
TD86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F80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加强基础研究的调查
10
作者
章伯垠
机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政策局
出处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0年第1期33-37,共5页
文摘
1989年3月,我应邀到中南工大审查《中国矿冶史展览方案》,趁此机会对中南工大基础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在广泛接触有关专家、学者的基础上,召开了小型座谈会听取意见,感到中南工大十分重视发挥综合优势,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关键词
高校
综合优势
基础理论
科学研究
中南工业大学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有色金属科技四十年
章伯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有色金属史(七) 汞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锌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金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银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有色金属史(九)——铸造技术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二) 加强有色金属史的研究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一) 合金制取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有色金属史(十) 表面处理技术
未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加强基础研究的调查
章伯垠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