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星闪耀处——柯云路印象琐记 被引量:1
1
作者 章仲锷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4期127-129,共3页
1986年春天有股“新星热”,这是由于电视剧《新星》的播映引起的。随之,小说的作者柯云路也名闻遐迩,成为新闻人物。其实,长篇小说《新星》出版已近两年(原发《当代》1984年增刊第3期),而作者柯云路早在1980年,便以他的短篇处女作《三... 1986年春天有股“新星热”,这是由于电视剧《新星》的播映引起的。随之,小说的作者柯云路也名闻遐迩,成为新闻人物。其实,长篇小说《新星》出版已近两年(原发《当代》1984年增刊第3期),而作者柯云路早在1980年,便以他的短篇处女作《三千万》获得过全国短篇小说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新闻人物 处女作 榆次 京都 新星 家庭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首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编《钟鼓楼》 被引量:1
2
作者 章仲锷 《中国出版》 1986年第3期31-32,共2页
刘心武的长篇小说《钟鼓楼》,荣获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作为它最初的责任编辑,我是很高兴的。我同心武同志的合作并非自这篇开始,先后曾编过他写的中篇《如意》、《立体交叉桥》、《嘉陵江流进血管》。
关键词 钟鼓楼 茅盾文学奖 责任编辑 长篇小说 立体交叉 编辑过程 编辑工作 作家 语言特点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后试析《钟鼓楼》 被引量:1
3
作者 章仲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6-17,9,共3页
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我当然十分高兴,作为它的责任编辑,我曾经付出过辛劳甘苦,如今看到广大读者和文学界专家们的认可,我体会到一个编辑的喜悦。 《钟鼓楼》的获奖不是偶然的,它在同期的一大批长篇小说中卓然屹立,... 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我当然十分高兴,作为它的责任编辑,我曾经付出过辛劳甘苦,如今看到广大读者和文学界专家们的认可,我体会到一个编辑的喜悦。 《钟鼓楼》的获奖不是偶然的,它在同期的一大批长篇小说中卓然屹立,以其深邃的历史感,逼真的现实感和匠心独具的民族特色,引人入胜,颇耐咀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鼓楼 长篇小说 试析 茅盾文学奖 民族特色 匠心独具 历史感 大读者 现实感 耐咀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动着一颗赤诚的心——读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新版) 被引量:1
4
作者 章仲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49-51,共3页
“改革难,写改革也难。”(见张光年为新版《沉重的翅膀》所写的“序言”)的确,作为反映当今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从初稿发表到两次修改出书,作者所经历的创作上的艰辛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困扰,是出乎人们想象之外的。我曾做过这部小说最... “改革难,写改革也难。”(见张光年为新版《沉重的翅膀》所写的“序言”)的确,作为反映当今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从初稿发表到两次修改出书,作者所经历的创作上的艰辛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困扰,是出乎人们想象之外的。我曾做过这部小说最早的责任编辑,三年过后,写改革的作品连篇累牍,而今天重读此书,仍象当初那样,被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深深感受到作家那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这正是作品最为可贵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艺术魅力 张洁 张光年 新版 作品 责任编辑 作家 忧民 改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