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肌肉功能与颈性眩晕的关系及相关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淦 曹卓毅 +2 位作者 章书豪 金树青 王向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8-542,共5页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一种由颈部疾病引起的眩晕症状,属于排除性诊断疾病,与颈部损伤密切相关。其临床特征主要为颈椎稳定性下降、与颈部疼痛程度密切相关[1]。此外,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一种由颈部疾病引起的眩晕症状,属于排除性诊断疾病,与颈部损伤密切相关。其临床特征主要为颈椎稳定性下降、与颈部疼痛程度密切相关[1]。此外,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相比,颈性眩晕患者更容易出现明显的上颈椎区域疼痛,并伴随醉酒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上颈椎 颈椎稳定性 颈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长肌血管来源与分布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章书豪 陈衍 +5 位作者 厉浩斌 洪伟军 俞浩楠 张海琴 杨新东 王向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9-643,共5页
目的:分析颈长肌(longus colli,LCo)血管的来源及其在肌肉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成人防腐尸体标本12具(8男,4女),在标本上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乳胶灌注显影血管,记录LCo血管来源,各分支血管在LCo的入肌点、走行、终点。分别... 目的:分析颈长肌(longus colli,LCo)血管的来源及其在肌肉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成人防腐尸体标本12具(8男,4女),在标本上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乳胶灌注显影血管,记录LCo血管来源,各分支血管在LCo的入肌点、走行、终点。分别测量入肌点、终点距离同侧同水平LCo内侧缘的直线长度,并记录相对应的椎体或者椎间盘节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根据血管与LCo的解剖位置关系,分为:(1)LCo上表面血管(上、中、下支),主要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等血管。上支入肌点分布在C6~C7椎体距离LCo内侧缘16.80±9.87mm处,斜向内上方走行,止于C5~C6距离LCo内侧缘11.75±8.93mm处。中支入肌点分布在C6~T1距离LCo内侧缘16.62±5.96mm处,斜向内上方走行,偶有分叉,在C4~C7椎体,66.7%止于LCo内侧缘,33.3%止于距离LCo内侧缘7.87±4.27mm处。下支入肌点分布在C6~T2,距离LCo内侧缘15.65±4.47mm处。发出1~4个分支,成网状结构止于C6~T3的LCo内侧或向下进入心包外脂肪组织形成血管网;(2)LCo肌肉内走行血管,为上表面血管入肌后的延续,属肌肉营养血管,或向下穿行肌肉深部,进入椎体;(3)LCo下表面血管,分布于肌肉下表面与椎体之间。C5、C6的血管来源于椎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C7和T1来源于颈深动脉。血管扭曲走行,形成血管簇进入椎体,从C3~T1不同椎体平面到LCo内侧缘距离分别为:1.85~4.60mm、1.89~2.61mm、2.60~7.27mm、1.19~7.95mm、2.06~8.61mm及2.47~8.08mm。结论:LCo血管分布具有规律性,表面血管形成上、中、下三支,深部血管多止于椎体上1/3两侧滋养孔。颈椎前路手术中,避免剥离椎体上部或上终板下方的LCo,可减少出血和术后颈部血肿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长肌 颈椎前路手术 血管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