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园综合课程实施背景下儿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1
作者 章丽 夏萍萍 石慧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5,共6页
当前幼儿园综合课程的评价目标体系难以充分回应当下育人需求,面临着教师评价儿童的内在参照标准模糊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先以行动研究法初步建构“五维”儿童素质发展目标即形成性评价参照标准;接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验... 当前幼儿园综合课程的评价目标体系难以充分回应当下育人需求,面临着教师评价儿童的内在参照标准模糊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先以行动研究法初步建构“五维”儿童素质发展目标即形成性评价参照标准;接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验证与修订,最终确定“学习品质与创造”“健康与运动”“认知与语言”“个性与社会性”和“审美与表现”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未来还需要持续通过教研及日常实践,将其转化为教师观察评价儿童的内在视角,提升评价质量,推动基于评价的课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课程 形成性评价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MeJA胁迫对盐生杜氏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章丽 龚一富 +3 位作者 刘晓丹 潘益芳 刘增美 朱天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8-42,47,共6页
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盐生杜氏藻细胞β-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源MeJA浓度为0~100μmol/L时,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当... 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盐生杜氏藻细胞β-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源MeJA浓度为0~100μmol/L时,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当MeJA浓度为100μmol/L时,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当MeJA处理浓度大于100μmol/L时,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生理生化结果分析表明,外源MeJA处理可提高盐生杜氏藻POD酶和SOD酶活性,随着MeJA浓度的增加,SOD酶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OD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β-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外源MeJA处理可诱导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积累可能与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盐生杜氏藻 Β-胡萝卜素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水杨酸对三角褐指藻岩藻黄质含量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章丽 龚一富 +4 位作者 朱帅旗 刘浩 李申睿 谢志浩 王何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32-1439,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乙酰水杨酸(ASA)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细胞生长、岩藻黄质积累及岩藻黄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浓度ASA处理后的三...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乙酰水杨酸(ASA)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细胞生长、岩藻黄质积累及岩藻黄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浓度ASA处理后的三角褐指藻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和岩藻黄质积累与ASA浓度密切相关。一定浓度的ASA抑制了三角褐指藻的细胞数量;岩藻黄质含量也随着ASA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ASA浓度为10 mg·L-1时,岩藻黄质含量最高,达1.78 g·kg-1 DW,为对照组的1.9倍。在不同浓度ASA诱导下,与岩藻黄质生物合成途径有关的PSY、PDS、ZDS、CRTISO、LCYB和ZEP基因表达均上调,当ASA浓度为10 mg·L-1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PSY、PDS、ZDS、CRTISO、LCYB和ZEP基因与岩藻黄质积累具有相关性,其中,ZEP基因对岩藻黄质生物合成贡献率最高。综上,适当浓度的ASA不仅提高了岩藻黄质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而且促进了岩藻黄质的积累。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三角褐指藻中岩藻黄质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 三角褐指藻 岩藻黄质 基因表达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紫外复合诱变选育四羟基环孢菌素衍生物高产菌株 被引量:8
4
作者 章丽 戴梦 +4 位作者 郑桂珍 赵颖 刘静 张佳 王富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筛选可体内转化合成环孢菌素衍生物([γ-HyMeLeu4]CyA)的高产菌株。以稀有放线菌Nonomuraea dietziae为出发菌株,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和紫外照射对其进行复合物理诱变。通过该诱变方法获得了具有稳定遗传性能的菌株,其转化效率比... 筛选可体内转化合成环孢菌素衍生物([γ-HyMeLeu4]CyA)的高产菌株。以稀有放线菌Nonomuraea dietziae为出发菌株,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和紫外照射对其进行复合物理诱变。通过该诱变方法获得了具有稳定遗传性能的菌株,其转化效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2%左右。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诱变可有效的用于该稀有放线菌,通过等离子体-紫外复合诱变筛选得到的突变菌株可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衍生物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 紫外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对Cr(Ⅵ)的荧光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章丽 佘世科 +3 位作者 高峰 周运友 朱昌青 王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3-1105,共3页
合成了新型荧光探针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ACD). 探讨了与Cr2O2-7的识别反应. 在pH 4.9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 Cr2O2-7能使ACD的荧光猝灭, 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的新方法, 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5.20~1 040 ... 合成了新型荧光探针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ACD). 探讨了与Cr2O2-7的识别反应. 在pH 4.9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 Cr2O2-7能使ACD的荧光猝灭, 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的新方法, 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5.20~1 040 μg·L-1, 检出限1.26 μg·L-1. 22种常见离子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试剂对Cr2O2-7有较高的选择性识别效果. 此法用于电镀液、电镀废液中痕量Cr(Ⅵ)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6-对氨基苯甲酸-β-脱氧)-β-环糊精 荧光探针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羟基环孢菌素衍生物转化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章丽 戴梦 +4 位作者 郑桂珍 赵颖 刘静 张佳 王富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对四羟基环孢菌素衍生物([γ-HyMeLeu4]CyA)转化菌Nonomuraea dietziae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考察糊精、黄豆饼粉、葡萄糖、酵母粉和蛋白胨对发酵单位的影响,同时对底物环孢菌素A的添加时间、... 目的对四羟基环孢菌素衍生物([γ-HyMeLeu4]CyA)转化菌Nonomuraea dietziae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考察糊精、黄豆饼粉、葡萄糖、酵母粉和蛋白胨对发酵单位的影响,同时对底物环孢菌素A的添加时间、添加量和发酵培养时间进行了摸索。结果得到了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糊精1.2%、葡萄糖3.0%、酵母粉0.9%、蛋白胨0.5%、黄豆饼粉1.5%;底物添加最佳时间是36h,添加量是400μg/mL,最佳放瓶时间是96h。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γ-HyMeLeu4]CyA的产量提高了63%左右。结论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更适合转化菌的生长,有利于目的产物产量的提高,该发酵条件的优化为[γ-HyMeLeu4]CyA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HyMeLeu4】CyA 发酵条件优化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自我建构中发展小班幼儿穿珠能力 被引量:2
7
作者 章丽 朱静晶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教学活动 穿珠活动 自我构建 排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处理工艺CMF-S优化运行的中试研究
8
作者 章丽 田一梅 +3 位作者 王睿 姜威 李育宏 李殿海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33-237,共5页
通过中试试验装置,结合夏季进水水质及高、中、低负荷3种运行工况对浸没式连续微滤(CMF-S)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CMF-S优化运行可减缓膜污染,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费用;利用运行数据建立跨膜压差TMP增长数学模型,确定主... 通过中试试验装置,结合夏季进水水质及高、中、低负荷3种运行工况对浸没式连续微滤(CMF-S)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CMF-S优化运行可减缓膜污染,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费用;利用运行数据建立跨膜压差TMP增长数学模型,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调控运行参数,实现微滤系统运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F-S 优化运行 TM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编组”到“选组”
9
作者 章丽 朱静晶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54,共2页
本刊第3期刊发了南京市3所幼儿园的一组较为宏观的课改文章,本期本栏所刊发的前4篇文章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反映这3所幼儿园的课改情况。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自主选组 实施方法 施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及其配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文青 龚一富 +3 位作者 金思 孙喆君 章丽 童丽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5mg/ml,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首选中草药。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儿茶、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4种药分别以4∶2∶4∶1和1∶2∶2∶4的比例配伍时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中草药 嗜水气单胞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酚藏花红荧光能量转移用于测定Cu^(2+)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江彧 吴何珍 +2 位作者 高峰 章丽 王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9-771,共3页
The fluorescence energy transfer(FET) between Fluorescein and Phenosafranine systems as a fluorescent prob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Cu2+ were reported.The linear range was 0.5~20.0 μg·mL-1... The fluorescence energy transfer(FET) between Fluorescein and Phenosafranine systems as a fluorescent prob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Cu2+ were reported.The linear range was 0.5~20.0 μg·mL-1.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7ng·mL-1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was 3.8%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8.0μg·mL-1 Cu2+(n=10).The fluorescent probe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u2+ in mixed sample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能量转移 荧光探针 荧光素 酚藏花红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香鱼溶菌酶活性和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思 龚一富 +2 位作者 章丽 张文青 童丽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1-14,10,共5页
壳聚糖是一种理想的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和饲料添加剂。为了研究壳聚糖对香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探讨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以香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0%、2.0%和4.0%的壳聚糖,连续投喂35 d后测定香鱼... 壳聚糖是一种理想的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和饲料添加剂。为了研究壳聚糖对香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探讨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以香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0%、2.0%和4.0%的壳聚糖,连续投喂35 d后测定香鱼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溶菌酶活性和免疫相关基因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1.0%壳聚糖可使香鱼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溶菌酶活性与对照分别提高了0.8倍、3.1倍和5.2倍。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添加1.0%壳聚糖可显著促进肝脏、脾脏和肾脏中hsp70基因的表达量,且hsp70基因表达量与溶菌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壳聚糖可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香鱼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香鱼 溶菌酶活性 HSP70基因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GHz 0.25μmCMOS 1:2动态分频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欢 王志功 +6 位作者 冯军 朱恩 陆建华 陈海涛 谢婷婷 熊明珍 章丽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5-50,共6页
基于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采用TSMC 0 .2 5 μmCMOS工艺 ,成功地实现了12GHz 1:2动态分频器。经测试 ,该分频器在输入信号频率为 10 .5 3GHz时 ,最小可分频幅度小于 2mV ,输入信号单端幅度小于 30 0mV时 ,可分频范围为 7GHz~ 12GHz。电... 基于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采用TSMC 0 .2 5 μmCMOS工艺 ,成功地实现了12GHz 1:2动态分频器。经测试 ,该分频器在输入信号频率为 10 .5 3GHz时 ,最小可分频幅度小于 2mV ,输入信号单端幅度小于 30 0mV时 ,可分频范围为 7GHz~ 12GHz。电源电压 3.3V ,核心功耗 2 4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分频器 D触发器 CMOS工艺 电路设计 锁存器 分频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毫米波亚毫米波集成电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洪伟 陈继新 +8 位作者 严蘋蘋 汤红军 章丽 候德彬 蒯振起 周健义 朱晓维 周后型 吴柯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近年来,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硅基集成电路已突破了仅适用于数字电路和低频模拟电路的传统观念,迅速拓展到毫米波甚至亚毫米波频段。在未来10年内,硅基工艺将具备覆盖毫米波频段的能力,并在部分器件与系统上实现到亚毫米波频段或太赫兹... 近年来,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硅基集成电路已突破了仅适用于数字电路和低频模拟电路的传统观念,迅速拓展到毫米波甚至亚毫米波频段。在未来10年内,硅基工艺将具备覆盖毫米波频段的能力,并在部分器件与系统上实现到亚毫米波频段或太赫兹的跨越。我国在该领域起步稍晚,但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已快速开展研究并取得进展。文中概要介绍了国际上在硅基毫米波亚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方面的研究背景和我国特别是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在CMOS毫米波亚毫米波集成电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器件 集成电路 毫米波 亚毫米波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信息的建模与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丽 董梅 谢楠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102,236,共3页
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在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的可视化软件开发模型,并结合实例讨论了(GUI)GUI可视化信息的管理和组织方式。
关键词 图形用户界面 可视化信息 软件开发模型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酚藏花红的作用及其在核酸荧光法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峰 杜俊 +3 位作者 章丽 卞桂荣 朱昌青 王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22-726,共5页
对阳离子荧光染料酚藏花红 (PF)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状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浓度在 0 .8× 10 -3 ~ 2 0× 10 -3 mol/L范围内时 ,酚藏花红形成非荧光现... 对阳离子荧光染料酚藏花红 (PF)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状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浓度在 0 .8× 10 -3 ~ 2 0× 10 -3 mol/L范围内时 ,酚藏花红形成非荧光现场二聚体 ,且在 5 15nm处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峰。现场形成的酚藏花红二聚体作为荧光探针的实验表明 ,核酸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有很大的增强 ,且其增强的程度与核酸加入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核酸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 ,用于小牛胸腺DNA、鲱鱼精DNA、酵母RNA的定量测定 ,其线性范围分别为 0 0 6~ 18mg/L、0 0 4~ 2 0mg/L和 0 12~ 2 0mg/L ;检测限分别为 2 1、17和36 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藏花红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核酸 荧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对三角褐指藻生长、脂质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丽亚 龚一富 +4 位作者 俞凯 陈俊粤 王何瑜 章丽 严小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91-1297,共7页
为提高三角褐指藻生产生物柴油的能力,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0、0.5、2.5、12.5、62.5和312.5mg·L^(-1))的花生四烯酸(AA)处理三角褐指藻,探究三角褐指藻生长、总脂、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脂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 为提高三角褐指藻生产生物柴油的能力,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0、0.5、2.5、12.5、62.5和312.5mg·L^(-1))的花生四烯酸(AA)处理三角褐指藻,探究三角褐指藻生长、总脂、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脂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转录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0.1~62.5mg·L^(-1))的AA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312.5 mg·L^(-1))则抑制其生长。游离脂肪酸与总脂含量结果表明,游离脂肪酸在AA浓度为12.5 mg·L^(-1)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4倍;总脂则在AA浓度为62.5 mg·L^(-1)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54%。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AA浓度为312.5 mg·L^(-1)时,油脂合成相关基因LPAAT、GPAT、KAS II、ACCase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AA促进三角褐指藻油脂的积累可能是通过增加油脂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来实现的。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工程实现微藻油脂的能源化目的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三角褐指藻 生长 脂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UV法测定人血浆及尿中头孢他美钠的浓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丽 秦永平 +4 位作者 南峰 向瑾 余勤 梁茂植 张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uV法测定人血浆及尿中头孢他美钠的浓度。方法采用UltimateXB.C18(150×4.6mm,5um)色谱柱,血浆及尿样测定用流动相分别为20mmol/L醋酸铵:乙腈(90:10,V/V,醋酸调pH为5.08)和10mmol/L甲酸铵:乙腈(90... 目的建立HPLC-uV法测定人血浆及尿中头孢他美钠的浓度。方法采用UltimateXB.C18(150×4.6mm,5um)色谱柱,血浆及尿样测定用流动相分别为20mmol/L醋酸铵:乙腈(90:10,V/V,醋酸调pH为5.08)和10mmol/L甲酸铵:乙腈(90:10,V/V,甲酸调pH为3.53),流速均为lmL/min,检测波长为265nm。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再用二氯甲烷反洗后取上清液进样,以头孢唑肟钠做内标,按内标法定量;尿样用纯水直接稀释后进样,外标法定量。结果血药浓度在0.125~320g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浓度为0.125ug/mL;预处理回收率为98.6%~105.9%: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2.0%和2.1%。尿药浓度在2~2000g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浓度为2ug/mL;批内及批问精密度RSD分别小于3.4%和4.1%。结论本法具有简便、灵敏、准确等特点,适用于人血浆及尿中头孢他美钠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美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尿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 Mbit/s和622 Mbit/s速率0.6μm CMOS工艺光纤用户网专用集成电路的部分核心芯片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帮立 王志功 +2 位作者 田俊 章丽 熊明珍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4,共4页
采用国内的CSMC HJ 0 .6 μmCMOS工艺实现了 15 5Mb/s和 6 2 2Mb/s速率的光纤用户网专用集成电路的部分核心芯片。芯片测试结果表明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LDD) ,前置放大器 (Pre Amp)和限幅放大器 (LA)集成电路达到了世界同类集成电路... 采用国内的CSMC HJ 0 .6 μmCMOS工艺实现了 15 5Mb/s和 6 2 2Mb/s速率的光纤用户网专用集成电路的部分核心芯片。芯片测试结果表明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LDD) ,前置放大器 (Pre Amp)和限幅放大器 (LA)集成电路达到了世界同类集成电路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前置放大器集成电路 限幅放大器集成电路 CMOS工艺 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试剂二(苯并三唑-1-基)乙二酮缩氨基脲的合成及其在蛋白质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峰 朱英贵 +2 位作者 章丽 谢筱娟 王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由苯并三唑、乙二醛、氨基脲合成了新荧光试剂二(苯并三唑-1-基)乙二酮缩氨基脲希夫碱。通过~1H NMR、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证了试剂的结构。在pH=4.0的KH_2PO_4-H_3PO_4缓冲溶液中,该试剂在342 nm处(λ_(ex)=284 nm)发射荧光,其强度随... 由苯并三唑、乙二醛、氨基脲合成了新荧光试剂二(苯并三唑-1-基)乙二酮缩氨基脲希夫碱。通过~1H NMR、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证了试剂的结构。在pH=4.0的KH_2PO_4-H_3PO_4缓冲溶液中,该试剂在342 nm处(λ_(ex)=284 nm)发射荧光,其强度随蛋白质的加入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0×10^(-6)g/mL和1.0×10^(-5)~0.25g/mL,检测限分别为5.3×10^(-9)g/mL、1.4×10^(-9)g/mL,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三唑基)乙二酮缩氨基脲 蛋白质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