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滴灌春小麦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应用
- 1
-
-
作者
张春燕
甘子华
马伟栋
陈国永
窦正哲
危常州
-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垦科学院
-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1-1630,共10页
-
基金
国家农业重点攻关计划(NK2022180801)。
-
文摘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施磷量下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与植株磷浓度的关系,建立滴灌春小麦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CPNDC),并基于建立的CPNDC进行大田滴灌春小麦磷素营养诊断和磷肥施肥推荐,为新疆滴灌春小麦田间磷营养诊断及磷素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2024年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以新春44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施磷(P_(2)O_(5))量处理:0、30、90、150、210 kg/hm^(2),在春小麦三叶期后连续取样,分析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磷含量,利用2023年数据建立春小麦CPNDC模型,利用2024年试验数据,计算磷营养指数(PNI)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春小麦磷营养状况,计算磷素积累亏缺量(Papd),确定追磷量(PR)。2024年设置独立的滴灌春小麦大田试验,以常规施磷管理(P_(2)O_(5)150 kg/hm^(2),80%基施20%追施)为对照,设计了PR0.8、PR1、PR1.23个磷肥施用量全部追施处理,以验证该模型在指导磷肥追施方面的适用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灌春小麦CPNDC模型:Pc=0.845×DM^(−0.201),R^(2)=0.9405,模型的RMSE和n-RMSE分别为0.045和8.105%,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各施磷量处理下,不同生育时期磷营养指数(PNI)变化区间差异不大。与常规施磷处理相比,基于CPNDC模型推荐的PR1.2处理的春小麦产量达到9132 kg/hm^(2),与常规春小麦磷肥施用管理差异不显著,而PR0.8和PR1.0两个处理产量则显著降低。基于CPNDC模型的3个推荐施肥量均提高了收获指数、磷肥利用率和磷肥偏生产力。【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滴灌春小麦CPNDC模型和磷营养指数(PNI),可以很好地预测小麦植株不同生育时期的磷素盈亏状况,用于指导新疆石河子地区滴灌春小麦生长季的磷素营养诊断及最佳磷肥施用量推荐。由于试验采用了磷肥全追施方法,生产实际中需要提高CPNDC模型的推荐量来保证在提高收获指数、磷肥利用率和磷肥偏生产力的同时,维持春小麦的产量。
-
关键词
春小麦
临界磷稀释曲线
磷营养指数
追肥评价
-
Keywords
spring wheat
critical phosphorus dilution curve
phosphorus nutrition index
topdressing evaluation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