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预报及影响因子分析——以西南高山峡谷区云南省云龙县为例
1
作者 窦占宁 王彬 周金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663-6677,共15页
土壤侵蚀预报对区域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受地域特异性影响,土壤侵蚀经验模型在不同地区使用时需进行参数率定和校验,时间和人力成本高。研究通过集成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区特点,确定土壤侵蚀特征因子(降雨量(Pre)... 土壤侵蚀预报对区域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受地域特异性影响,土壤侵蚀经验模型在不同地区使用时需进行参数率定和校验,时间和人力成本高。研究通过集成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区特点,确定土壤侵蚀特征因子(降雨量(Pre)、黏粒含量(Clay)、粉粒含量(Sil)t、砂粒含量(Sand)、坡长(SL)、坡度(Slope)、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地利用类型(Land use)和剖面曲率PC),并以RUSLE模型计算的土壤侵蚀模数为基准值,采用随机森林、LightGBM和Catboost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土壤侵蚀量进行建模计算;引入SHAP值以解析各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3种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性能表现均为“非常好”,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土壤侵蚀预报研究。(2)以云龙县为例,Catboost模型表现最好(NSE=0.984,RSR=0.125),其次分别为随机森林(NSE=0.966,RSR=0.183)和LightGBM(NSE=0.964,RSR=0.189)。(3)SHAP值分析表明,对云龙县土壤侵蚀影响最大的4个因子依次是NDVI、SL、Slope和Pre,其中NDVI与SHAP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8,P<0.01),而SL、Slope和Pre与SHAP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4,P<0.01;r=0.57,P<0.01;r=0.69,P<0.01)。(4)基于Catboost模型,仅需3.07s便可完成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制图(CPU i5-9300H),分类正确区域占总区域的86.62%,且误差未呈现明显的聚集现象。研究结果不仅能为快速、准确地进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分析提供新的途径,也可为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LightGBM Cat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白蜡展叶期树干液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炜展 苏雨 +5 位作者 窦占宁 韩叙 白浩荣 贺露露 罗欢 吴海龙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1-16,23,共7页
为了解树木在展叶期树干液流变化情况,加深对树木耗水量的认识,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绒毛白蜡为例,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结合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对绒毛白蜡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和土壤因子等进行同步监测。研究结果表... 为了解树木在展叶期树干液流变化情况,加深对树木耗水量的认识,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绒毛白蜡为例,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结合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对绒毛白蜡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和土壤因子等进行同步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展叶后期树木的液流启动时间及到达峰值的时间均早于展叶前期,且展叶后期液流速率显著高于展叶前期。晴天夜间(20:00-次日5:00)液流速率表现为前半夜(20:00-24:00)液流速率大于后半夜(0:00-5:00),雨天夜间液流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波动较强烈。绒毛白蜡展叶后期树干液流活动较展叶前期活跃,夜间液流主要集中在前半夜,且夜间液流整体呈速率下降趋势。展叶期的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时滞性存在动态变化,展叶前期绒毛白蜡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具有较高同步性,与风速主要存在滞后效应,在展叶后期液流速率与风速具有较高同步性,置前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展叶期与大气压强主要存在置前效应,与光合有效辐射主要存在滞后效应,与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成反向同步。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P<0.01)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压强、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土壤含水量 展叶期 夜间液流 绒毛白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