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饮用水源水资源建管模式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永明 王筱俊 +5 位作者 胡漩璇 窦传彬 夏继红 王为木 王云南 蔡甫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3,共3页
在分析浙江省饮用水源水资源建管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全省饮用水源水资源建管的主要措施、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期国家战略要求和浙江省实际,提出饮用水源水资源建管理念需从定性到定量、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从分散到系统... 在分析浙江省饮用水源水资源建管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全省饮用水源水资源建管的主要措施、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期国家战略要求和浙江省实际,提出饮用水源水资源建管理念需从定性到定量、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从分散到系统、从事后应对到事前研判的转型,建管成果需向规范标准的提升,指出当前需加强多水源开拓、基础理论、健康指标、管护制度创新等关键问题探究,为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饮用水源水资源现代化预警与监管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饮用水源水资源 建管模式 预警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时空演化与扰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金平 夏继红 +4 位作者 汪颖俊 窦传彬 周之悦 叶继兵 刘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6-69,76,共5页
滩地是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屏障。以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滩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年份的图件资料获取河道滩地几何参数、位置信息等,应用景观格局理论,计算滩地破碎度指数、扰动度等,分析灵山港滩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特征,并应用灰色关联... 滩地是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屏障。以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滩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年份的图件资料获取河道滩地几何参数、位置信息等,应用景观格局理论,计算滩地破碎度指数、扰动度等,分析灵山港滩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特征,并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不同年份不同扰动因子对滩地演化扰动度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从1982-2013年,灵山港滩地格局变化明显,且在2003-2010年变化更显著,从上游到下游,滩地呈现窄长变化趋势,滩地分布均匀性减弱,破碎程度呈增大趋势;(2)扰动度DI<1.35时,自然扰动因子对河流滩地演化具有较大贡献度;扰动度DI≥1.35时,人为扰动因子对河流滩地演化具有较大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区 中小河流 滩地演化 扰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鱼类生境适宜性评估模型与等级分区 被引量:7
3
作者 夏继红 秦如照 +3 位作者 窦传彬 汪颖俊 王启挺 胡漩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3,31,共6页
以浙江省龙游县社阳溪厚唇光唇鱼为代表性鱼类,通过2017—2020年现场鱼类群落与生境影响因子调查,采用广义可加(GAM)模型和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模型,构建了社阳溪厚唇光唇鱼生境适宜性评估模型,并分析其生境适宜性阈值范围及分区。结... 以浙江省龙游县社阳溪厚唇光唇鱼为代表性鱼类,通过2017—2020年现场鱼类群落与生境影响因子调查,采用广义可加(GAM)模型和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模型,构建了社阳溪厚唇光唇鱼生境适宜性评估模型,并分析其生境适宜性阈值范围及分区。结果表明:采用GAM赋权的算术平均算法(AMM)具有最好的模型拟合度,流速、水深及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是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的关键解释变量,其偏差贡献率分别为61.5%、21.0%和12.5%。厚唇光唇鱼最适宜流速为37~58 cm/s,最适宜水深为40~63 cm,最适宜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0.10~0.35 mg/m^(3)。厚唇光唇鱼生境分区具有较强的时空差异性,在空间上,最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河段;在时间上,2019—2020年生境适宜度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适宜性 河流健康 厚唇光唇鱼 主成分分析法 广义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岸带潜流层空间结构对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窦传彬 夏继红 +1 位作者 王玥 季书一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5,共7页
河岸带潜流层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河岸带下边缘,具有复杂的纵向、横向、垂向三维空间结构,这一结构特征极易改变潜流水动力特性,从而影响生源要素的迁移转化过程。为深入了解河岸带潜流层的三维结构特征及其对生源要素... 河岸带潜流层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河岸带下边缘,具有复杂的纵向、横向、垂向三维空间结构,这一结构特征极易改变潜流水动力特性,从而影响生源要素的迁移转化过程。为深入了解河岸带潜流层的三维结构特征及其对生源要素迁移和转化过程的影响,系统归纳了河岸带潜流层生源要素的基本迁移和转化过程,探讨总结了河岸带潜流层纵向蜿蜒镶嵌结构、横向过渡结构、垂向分层结构对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的影响。未来对河岸带潜流层生源要素开展研究时,可加强如下3个方面的研究:河岸带潜流层结构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环境条件与河岸带潜流层生源要素迁移转化的互馈机制;河岸带潜流层监测预警技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潜流层 生源要素 迁移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中小河流健康关键因子识别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彭苏丽 夏继红 +2 位作者 蔡旺炜 汪颖俊 窦传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1,共4页
在分析中小河流健康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特点,应用粗糙集理论,以中小河流健康表征因子构建决策表,计算条件属性的正域以约简因子,再进一步计算约简因子的依赖度、重要度,进而准确识别关键因子。识别结果表明,植... 在分析中小河流健康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特点,应用粗糙集理论,以中小河流健康表征因子构建决策表,计算条件属性的正域以约简因子,再进一步计算约简因子的依赖度、重要度,进而准确识别关键因子。识别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的重要度最大,为0.33,说明植被覆盖率为灵山港健康的关键因子;从空间尺度上看,灵山港从上游至下游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因此,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实施以植被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措施是恢复灵山港健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河流健康 粗糙集 关键因子识别 依赖度 灵山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设方式下河岸带坡面流流态判别及阻力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叶继兵 夏继红 +4 位作者 窦传彬 刘瀚 周之悦 朱星学 李朝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2-348,共7页
为了系统研究河岸带建设方式对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野外径流冲刷试验,在6种建设方式、3种流量条件下对河岸带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河岸带建设方式与坡面流速、流态以及阻力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流雷... 为了系统研究河岸带建设方式对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野外径流冲刷试验,在6种建设方式、3种流量条件下对河岸带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河岸带建设方式与坡面流速、流态以及阻力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流雷诺数受河岸带建设方式影响较小,受单宽流量影响较显著。河岸带建设方式及冲刷流量对弗劳德数、流速、阻力系数影响显著,弗劳德数及阻力特性会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大而降低,流速反之。河岸带建设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坡面阻力系数,工程建设措施优于纯植被建设措施,选取的两种工程建设措施中生态球建设措施要优于生态袋建设措施。研究可为河岸带生态护岸建设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坡面流 建设方式 流速 流态 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健康诊断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瀚 夏继红 +3 位作者 蔡旺炜 周之悦 叶继兵 窦传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5-159,共5页
为解决传统数据管理平台难以快速、全面地对河流系统进行管理决策的问题,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河流大数据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从河流大数据的概念、河流大数据平台的架构以及河流大数据平台的实现3个方面对河流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探讨,提出... 为解决传统数据管理平台难以快速、全面地对河流系统进行管理决策的问题,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河流大数据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从河流大数据的概念、河流大数据平台的架构以及河流大数据平台的实现3个方面对河流大数据平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以Hadoop为基础架构,以信息集成模型、河流健康诊断模型、河流风险预警模型、决策支持模型为驱动,以河流大数据为支撑的河流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实现河流健康的诊断与风险预警,为河长制中河流系统的信息化高效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系统 大数据 决策支持平台 河流健康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型饮用水源浊度时空变化及分区识别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秀君 夏继红 +4 位作者 曾灼 蔡旺炜 窦传彬 董旭 夏志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3,共4页
饮用水源水体清澈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要求,连续监测水源地水体浊度可为饮水安全提供有力数据参考。实地监测浙江省温州市饮用水源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及入库支流2017~2019年的全区域水体浊度,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法研究了水体浊度时... 饮用水源水体清澈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要求,连续监测水源地水体浊度可为饮水安全提供有力数据参考。实地监测浙江省温州市饮用水源珊溪水库、赵山渡水库及入库支流2017~2019年的全区域水体浊度,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法研究了水体浊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珊溪水源水体浊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赵山渡水库水体浊度夏季>冬季>秋季>春季;珊溪水库全年浊度低于5 NTU,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入库河流除秋季低于5 NTU外,其他季节都超过5 NTU。2017~2019年间玉泉溪和赵山渡水库浊度始终较高,三插溪近年出现浊度异常情况。总体来说,水源地年度水体浊度变化特征为赵山渡水库库区入库河流≥赵山渡水库库区>飞云江>珊溪水库库区入库河流>珊溪水库库区。珊溪水源水体浊度层次聚类分析表明,时间上将监测时间划分为高浊期(2018年7月)和低浊期(其他监测季节);空间上将浊度监测水域分为高浊区(赵山渡水库及其入库支流玉泉溪、泗溪)、中浊区(飞云江)和低浊区(珊溪水库及其入库支流三插溪、黄坦坑、峃作口溪、莒江溪、洪口溪),分类大致符合各断面的地理位置分布;需对高浊区与高浊期及浊度异常区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水体浊度 时空分布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河流滩地边缘内凹形态对溶质运移及水质恶化风险的影响
9
作者 周之悦 夏继红 +3 位作者 蔡旺炜 叶继兵 刘瀚 窦传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2,共5页
滩地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蓄洪水、净化水质、供生物栖息等功能。以浙江龙游县灵山港为典型山丘区河流,在现场勘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弯曲度指数(I-e)以表征滩地边缘内凹形态。基于I-e,滩地内凹形态可划分为低弯(I-e<2)、中弯(2... 滩地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蓄洪水、净化水质、供生物栖息等功能。以浙江龙游县灵山港为典型山丘区河流,在现场勘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弯曲度指数(I-e)以表征滩地边缘内凹形态。基于I-e,滩地内凹形态可划分为低弯(I-e<2)、中弯(2≤I-e<4)和高弯(I-e≥4)3个等级。根据对灵山港下游18个滩地4次现场监测数据,并应用Mike 21构建该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近滩区溶质运移过程。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均表明随着I-e升高,河流水质风险随之呈极显著升高(P<0.01)趋势。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适当降低高弯内凹形态可有效降低河流水质风险;而根据维持生境多样性的需求,不宜将内凹形态降至低弯。所获取的不同边缘形态下的溶质时空分布可为滩地保护及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滩地形态 溶质运移 水质风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