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荧光定量PCR和液态芯片技术对下呼吸道病毒检测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伊洁 徐英春 窦亚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44-547,共4页
目的比较荷兰Patho Finder公司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Respi Finder 2SMART试剂盒,简称Respi Finder检测)和加拿大Luminex公司液态芯片技术(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简称x TAG RVP)对下呼吸道标本病毒检测的结果。方法收集2015年1至12月于... 目的比较荷兰Patho Finder公司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Respi Finder 2SMART试剂盒,简称Respi Finder检测)和加拿大Luminex公司液态芯片技术(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简称x TAG RVP)对下呼吸道标本病毒检测的结果。方法收集2015年1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疑似病毒性肺炎住院患者100例下呼吸道标本,分别利用Respi Finder和x TAG RVP检测试剂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全部进行PCR及测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00份下呼吸道标本经Respi Finder和x TAG RVP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0.0%和51.0%,混合感染率均为8.0%。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率为80.0%。以PCR及测序结果为准,经Respi Finder和x TAG RVP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7.9%和94.3%,特异性分别为74.5%和97.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3%和98.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和93.9%,两法检测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espi Finder方法相比,x TAG RVP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的特异性较好,敏感性相当,对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性能优于Respi Finde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定量PCR Respi FINDER 液态芯片技术 xTAG RVP 呼吸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资源的环境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瑞 麻录奇 窦亚玲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7年第4期83-85,共3页
本文针对水资源目前面临的问题,对水资源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探讨。从水资源定义、水质监测、水环境保护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寨卡病毒富集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价
3
作者 李阿茜 孔令君 +4 位作者 刘洋 伊洁 李川 梁米芳 窦亚玲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455-460,共6页
目的 对一种无需核酸提取纯化的寨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该检测方法基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样本处理采用病毒富集法:取100~200μL待测样本,加入112~224μL样本处理液Ⅰ,5~10μL样本处理液Ⅱ... 目的 对一种无需核酸提取纯化的寨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该检测方法基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样本处理采用病毒富集法:取100~200μL待测样本,加入112~224μL样本处理液Ⅰ,5~10μL样本处理液Ⅱ,混匀后进行离心富集(12 000 r/min,离心半径8.6 cm,离心5 min)。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20μL复溶缓冲液重悬沉淀;取10μL重悬液,加入50μL PCR反应液上机检测。从定量检测下限、交叉反应、抗干扰性、精密度方面评价该检测方法的性能。收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样本(血清、尿液、唾液样本),随机选取约1/5构建寨卡病毒感染模拟临床样本,进一步评定该检测方法的性能。结果 该检测方法对MR766、ZKC2/2016毒株的检测下限均为1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TCID50)/mL;对17种常见虫媒病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发生;潜在干扰物质胆红素(15 mg/L)、血红蛋白(100 mg/L)、甘油三酯(2000 mg/L)、IgG(37.5 g/L)和EDTA-Na;(2.5 g/L)对其检测结果无干扰;检测低、中、高浓度寨卡病毒的批次内和批次间Ct值变异系数均<10%,精密度良好。共收集344份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样本,其中构建寨卡病毒感染模拟临床样本73份。采用该检测方法对344份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与实际相符,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 寨卡病毒简单富集后再检测的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不受干扰物质的影响,检测下限满足临床需求,且操作简便,但应用效果仍需在真实临床样本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快速检测 病毒富集法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4种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出情况 被引量:15
4
作者 杜娟 张栋 +9 位作者 张睿 陈雨 伊洁 吴洁 窦亚玲 杨卓 叶阿里 孔令君 甘勇 杨启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518-525,共8页
目的探究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疑似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患者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un,MG)及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 g... 目的探究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疑似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患者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un,MG)及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感染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疑似STD患者的送检标本(包括尿液标本及生殖道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检测样本中CT、UU、MG、NG,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2013-2018年,共接收CT、UU、MG、NG检测标本12804份。4种病原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UU(42.88%,4833/11271)、CT(8.43%,905/10739)、MG(5.44%,231/4246)、NG(3.78%,338/8932);合并感染以UU+CT(4.13%,402/9725)、UU+MG(1.98%,74/3745)较常见。女性患者UU阳性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CT、NG、MG阳性率低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除女性患者NG、UU单一感染外,4种病原体单一感染率及合并感染率(UU+CT、UU+MG)均以≤20岁患者最高。NG、MG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CT、UU阳性率呈小范围波动。男性患者中,尿道拭子标本NG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液标本(12.37%比5.27%,P<0.001);女性患者中,宫颈拭子标本UU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液标本(61.78%比54.74%,P<0.001),CT阳性率低于尿液标本(6.16%比7.73%,P=0.022)。结论2013-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疑似STD患者中,4种常见病原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UU、CT、MG、NG;UU+CT、UU+MG是常见的合并感染类型;≤20岁患者病原体阳性率较高;不同类型标本中病原体检出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沙眼衣原体 淋病奈瑟球菌 解脲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 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