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腺癌骨转移癌痛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学分析及其初步验证
1
作者 赵洋 林世清 +2 位作者 陈兰兰 窦云凌 林中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7-435,共9页
目的分析并初步验证肺腺癌骨转移癌痛(MBP)患者外周血转录组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以探究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例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设为MBP... 目的分析并初步验证肺腺癌骨转移癌痛(MBP)患者外周血转录组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以探究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例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设为MBP组),5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分(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进行mRNA测序,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并获得关键蛋白表达模块和关键基因。通过Targetscan和lncBase数据库预测调控关键基因的mi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将得到的lncRNA、miRNA及mRNA三者的调控关系进行可视化,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得到的ceRNA网络节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共获得DEGs 1466个,其中表达上调666个,表达下调800个;CXCR3(趋化因子受体3)、POMC(促阿片-黑素细胞皮质素原)、NMUR1(神经调节肽U受体1)、CCL2(趋化因子配体2)和CNR1(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为肺腺癌MBP的关键基因。DEGs主要富集于破骨细胞分化、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凋亡/自噬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β通路。根据ceRNA调控理论,筛选出MALAT1-hsa-miR-124-3p.2-CCL2和NEAT1-hsa-miR-325-3pCXCR3两条关键基因的调控网络。qPCR检测结果显示,MBP组中CCL2、CXCR3、MALAT1、NEAT1和hsa-miR-325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XCR3、POMC、NMUR1、CCL2和CNR1可能为MBP发生的关键基因,可作为MBP的重要调控靶点;肺腺癌MBP的发生可能与MALAT1-hsa-miR-124-3p.2-CCL2和NEAT1-hsa-miR-325-3p-CXCR3网络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骨转移癌痛 转录组学 竞争性内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通过下调p300抑制人咽鳞癌FaDu细胞增殖 被引量:2
2
作者 窦云凌 陈祯 +2 位作者 许静红 江楠 舒海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52-1457,共6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midazolam)抑制人咽鳞癌FaDu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咪达唑仑处理FaDu细胞后,MTT及BrdU掺入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300 mRNA及蛋白水平;沉默p300后,MTT比色法及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midazolam)抑制人咽鳞癌FaDu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咪达唑仑处理FaDu细胞后,MTT及BrdU掺入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300 mRNA及蛋白水平;沉默p300后,MTT比色法及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咪达唑仑抑制FaDu细胞增殖;咪达唑仑抑制p300表达;沉默p300后p21及p27表达上调,p-Rb表达下调FaDu细胞增殖被抑制。结论:咪达唑仑通过下调p300抑制人咽鳞癌FaDu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p300蛋白 FaDu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行Kasai术的麻醉处理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窦云凌 李喜荣 黄文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19-920,共2页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先天性 外科手术 Kasai术 麻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性脑瘫术后持续静脉镇痛的研究
4
作者 窦云凌 黄文起 蒋小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992-993,共2页
目的 :探讨痉挛性脑瘫选择性后根神经切断后 ,静脉使用吗啡镇痛的安全性及适合的氟哌啶的复合剂量。方法 :选择无其它系统疾病的痉挛性脑瘫患儿 45例 ,全部进行选择性后根神经切断术 ,随机分成3组 ,予术后持续静脉镇痛。G0 组 :吗啡 5 ... 目的 :探讨痉挛性脑瘫选择性后根神经切断后 ,静脉使用吗啡镇痛的安全性及适合的氟哌啶的复合剂量。方法 :选择无其它系统疾病的痉挛性脑瘫患儿 45例 ,全部进行选择性后根神经切断术 ,随机分成3组 ,予术后持续静脉镇痛。G0 组 :吗啡 5 μg·kg-1·h-1;G1组 :吗啡 5 μg·kg-1·h-1复合氟哌啶 1μg·kg-1·h-1;G2 组 :吗啡 5 μg·kg-1·h-1复合氟哌啶 2 μg·kg-1·h-1,观察 3组的镇痛、镇静效果 ,恶心、呕吐发生率及BP ,HR ,R及动脉氧饱和度 (SpO2 )的变化情况。结果 :G1,G2 组的镇痛优良率 10 0 % ,高于G0 组的 73 3% ,P <0 0 5 ;G2 组的镇静评分高于G0 ,G1组 ;家长述说镇痛效果很好的在G1组为 86 % ,高于G0 组和G2 组 (均为6 0 % ) ,P <0 0 5。术后 1,4,8,12 ,2 4,48h的BP ,HR ,R ,SpO2 组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 ,P >0 0 5。结论 :吗啡5 μg·kg-1·h-1复合氟哌啶 1μg·kg-1·h-1持续静脉推注可以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副作用少 ,家长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脑瘫 持续静脉镇痛 脑性瘫痪 吗啡 氟哌啶 剂量 安全性 儿童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文起 莫利求 +1 位作者 窦云凌 陈秉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并与阿曲库铵相比,以了解该药在国人的作用特点。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分别予顺式阿曲库铵01mg/kg(Cis1组),015mg/kg(...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并与阿曲库铵相比,以了解该药在国人的作用特点。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分别予顺式阿曲库铵01mg/kg(Cis1组),015mg/kg(Cis2组)和阿曲库铵05mg/kg(Atr组),诱导麻醉,观察心率、血压和全身皮肤情况以及TOF的变化。结果:顺式阿曲库铵01mg/kg、015mg/kg与阿曲库铵05mg/kg均未引起心率、血压明显变化与皮肤潮红。肌松起效时间分别为56±09、40±08和25±06,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临床作用时间分别为40±25、456±92和384±45;25%~75%的恢复指数分别为108±11、126±29和98±3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与阿曲库铵相似,均为中时效。同等强度剂量相比,前者起效较慢。但增加剂量可使其起效加快。两者肌松恢复过程相似,无蓄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阿曲库铵 肌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卫锋 窦云凌 +3 位作者 李梅娜 邓耀龙 杨军林 舒海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433-2435,共3页
目的:评价单次剂量右关托咪定对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ASA Ⅰ-Ⅱ级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D组和C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靶控和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的全凭静脉麻醉,D组诱导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 目的:评价单次剂量右关托咪定对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ASA Ⅰ-Ⅱ级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D组和C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靶控和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的全凭静脉麻醉,D组诱导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C组输注生理盐水。记录唤醒时间并评价唤醒质量;记录麻醉前(T0)、术中唤醒停药时(T1)、唤醒时(T2)、唤醒后10min(T3)和术毕拔管(T4)各时间点MAP和HR;记录手术开始至唤醒试验的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2组患者唤醒时间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唤醒质量优于C组(P〈0.01)。T2和T3时间点D组患者MAP和HR低于C组(P〈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单次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提高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唤醒试验质量,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受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脊柱侧凸 唤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库溴铵预注效果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肖亮灿 窦云凌 +1 位作者 陈秉学 邓天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9-40,共2页
哌库溴铵(pipecuronium)是一种长效的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由于其起效较慢,应用预注法行诱导插管可望缩短其插管时间,确切效果尚有不同看法。文献报道预注效果主要取决于预注量(PD)、预注时间(PI)及插管时间(I... 哌库溴铵(pipecuronium)是一种长效的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由于其起效较慢,应用预注法行诱导插管可望缩短其插管时间,确切效果尚有不同看法。文献报道预注效果主要取决于预注量(PD)、预注时间(PI)及插管时间(ID)三者的合理搭配[1]。本文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库溴铵 综合分析 预注法 肌松药 神经肌肉阻滞 观察指标 诱导插管 起效时间 非去极化 主要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病人术前评估与准备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文起 窦云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75-477,共3页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前评估 术前准备 终末期肝衰竭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骨转移癌痛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中原 王益敏 +5 位作者 张辉 林世清 刘德成 唐可京 张朝晖 窦云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953-2957,共5页
目的研究肺腺癌骨转移癌痛(metastatic bone pain,MBP)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学以阐释其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肺腺癌骨转移住院患者11例,其中5例患者符合典型骨转移癌痛表现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MBP组),6例... 目的研究肺腺癌骨转移癌痛(metastatic bone pain,MBP)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学以阐释其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肺腺癌骨转移住院患者11例,其中5例患者符合典型骨转移癌痛表现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MBP组),6例视觉模拟评分为0分(C组)。收集两组患者外周血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R语言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对DEGs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获得最显著蛋白表达模块及关键基因,并结合TCGA临床数据对关键模块内基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获得差异基因共2332个,其中上调基因1647个,下调基因685个。GO和KEGG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趋化因子转导通路和p53信号转导通路上。通过PPI网络分析及生存分析,筛选出4个关键节点基因(CXCL1、CXCL10、CXCR4和GNG7),其中GNG7与肺腺癌患者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CXCL1、CXCL10、CXCR4与GNG7可能作为MBP的重要预测因子和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骨转移癌痛 RNA-SEQ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