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蝉芩颗粒对感染后咳嗽豚鼠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
1
作者 石炜弘 窦丹波 +3 位作者 葛文 吕俊 余小萍 沈若冰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蝉芩颗粒对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3′-5′-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通路介导的感染后咳嗽(post infectious cough,P... 目的:探讨蝉芩颗粒对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3′-5′-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通路介导的感染后咳嗽(post infectious cough,PIC)豚鼠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1N1病毒鼻腔滴注染毒模型,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蝉芩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阿斯美组,每组6只。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蝉芩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15.20、7.60、3.80 g/(kg·d)剂量蝉芩颗粒灌胃;阿斯美组以25.20 mg/(kg·d)剂量阿斯美灌胃,连续干预14天。干预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豚鼠血清中P物质(substance P,S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水平;采用qPCR法检测豚鼠背根神经节中诱导型iNOS、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sGC)、PKG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豚鼠背根神经节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豚鼠血清中SP、IL-6、IL-1β、TNF-α、ICAM-1表达水平及背根神经节中iNOS、sGC、PKG mRNA和TRPV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蝉芩颗粒高剂量组、阿斯美组豚鼠血清SP、IL-6、IL-1β、TNF-α、ICAM-1表达水平及背根神经节中iNOS、sGC、PKG mRNA和TRPV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蝉芩颗粒中剂量组血清SP、IL-6、TNF-α、ICAM-1表达及背根神经节中iNOS mRNA和TRPV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蝉芩颗粒低剂量组血清SP和IL-6表达水平及背根神经节中TRPV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阿斯美组比较,蝉芩颗粒高剂量组血清IL-6表达水平升高(P<0.05)、背根神经节TRPV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蝉芩颗粒中、低剂量组血清IL-6、IL-1β、背根神经节iNOS、sGC、PKG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蝉芩颗粒低剂量组血清TNF-α、ICAM-1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蝉芩颗粒能够通过调控iNOS/NO-cGMP-PKG信号通路,抑制TRPV1通道,减少SP释放,从而减轻PIC豚鼠神经源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神经源性炎症 蝉芩颗粒 iNOS/NO-cGMP-PKG信号通路 豚鼠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郁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励航 窦丹波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六郁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六郁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副作... 目的:观察六郁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六郁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副作用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胃泌素(gastrin,GA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胃动素(motilin,MTL)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0%(87/100)]高于对照组[59.0%(59/10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L-6、TNF-α及GAS水平降低,MTL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下降或升高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郁汤治疗胃食管反流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提高胃动素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炎 六郁汤 奥美拉唑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胃煎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的疗效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松坡 蔡淦 +1 位作者 窦丹波 林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21-22,共2页
自由饮用100mg/L MNNG水溶液24周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治疗12周后处死。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SOD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胃粘膜SOD/MDA分别明显低于/高于正常组(P<0.01)。乐胃煎组大鼠胃粘膜、血清SOD较未经任何治疗的模型对... 自由饮用100mg/L MNNG水溶液24周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治疗12周后处死。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SOD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胃粘膜SOD/MDA分别明显低于/高于正常组(P<0.01)。乐胃煎组大鼠胃粘膜、血清SOD较未经任何治疗的模型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而胃粘膜MDA则显著下降(P<0.01)。乐胃煎组大鼠中、重度异型增生发生率33.33%,无肿瘤发生,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自由基参与了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乐胃煎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实验性GPL取效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胃粘膜 乐胃煎 胃癌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认识和展望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松坡 窦丹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躯体症状 整体功能 中医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松坡 张存钧 窦丹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 观察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消痞方治疗 FD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 FD 模型。造模第 3 周开始,模型对照组、西沙必利组、中药组分别灌服蒸馏水、西沙必利混悬液和消痞方,连续 2 周... 目的 观察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消痞方治疗 FD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 FD 模型。造模第 3 周开始,模型对照组、西沙必利组、中药组分别灌服蒸馏水、西沙必利混悬液和消痞方,连续 2 周。各组大鼠检测胃半固体排空率和空腹血浆胃动素。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胃排空率为(32.29±12.63)%,显著低于正常组(47.32±13.72)%(P<0.01),中药组和西沙必利组大鼠胃排空率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分别为(51.54±16.02)%、(53.44±15.21)%;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浆 MTL 含量为(94.89±36.57)pg/mL,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110.67±33.41)pg/mL(P<0.05),中药组大鼠 MTL 为(129.01±46.43)pg/mL,较正常组和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 FD 大鼠存在空腹血浆 MTL 水平低下和胃半固体食物排空延迟。中药消痞方能显著提高 FD 大鼠空腹血浆 MTL 水平,从而改善其胃排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排空 胃动素 消痞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痞煎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6
作者 王松坡 窦丹波 张存钧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素 消痞煎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感染后咳嗽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炜弘 吕俊 +2 位作者 窦丹波 余小萍 沈若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索感染后咳嗽中药配伍规律和组方思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1997年1月至2021年9月有关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药物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统计... 目的探索感染后咳嗽中药配伍规律和组方思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1997年1月至2021年9月有关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药物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统计及药物间关联度分析,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结果最终纳入188个处方共涉及162种中药,筛选出30种高频次药物。162味中药的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补虚类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中苦、辛、甘为主,主要归肺、脾、胃、心、肝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4个常用的药物组合和28组关联药物,药物整体呈现出以“甘草-桔梗-紫菀-杏仁-荆芥-百部-白前-麻黄-陈皮”为核心的药物组合。基于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组5个。结论感染后咳嗽中药处方具有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补虚为主,温寒并用,以温药为要的用药特点及注重宣肃肺气的核心治法特点,为进一步探究感染后咳嗽临床用药规律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数据挖掘 组方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开苦降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罡 顾思臻 +1 位作者 刘晓雯 窦丹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43-46,共4页
寒热错杂病机贯穿溃疡性结肠炎始终,治宜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乌梅丸等相关经方在使用时可以发挥较好的疗效,尤其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但药理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抑制IL-6... 寒热错杂病机贯穿溃疡性结肠炎始终,治宜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乌梅丸等相关经方在使用时可以发挥较好的疗效,尤其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但药理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等调节炎症平衡;或调节肠黏膜生物屏障;或抑制过度的细胞凋亡实现的。本文通过梳理近几年辛开苦降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良好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进一步的药物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经方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乌梅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芳香烃受体探讨青黛及其主要成分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阳 顾思臻 +2 位作者 薛艳 刘晓雯 窦丹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讨青黛及其主要成分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2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青黛组、靛蓝组、靛玉红组和色胺酮组,每组7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10 d建立UC小... 目的探讨青黛及其主要成分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2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青黛组、靛蓝组、靛玉红组和色胺酮组,每组7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10 d建立UC小鼠模型,各给药组从造模第4日开始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7 d。记录小鼠一般状况,测量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芳香烃受体(AHR)、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白细胞介素(IL)-10、IL-22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结肠组织AHR、CYP1A1、IL-10、IL-22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组织结构破坏,隐窝结构变形,上皮细胞坏死水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结肠组织CYP1A1、IL-10、IL-2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HR、IL-10、IL-2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青黛组、靛玉红组和色胺酮组小鼠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5,P<0.01);各给药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膜损伤及溃疡情况明显好转,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不同程度改善,结肠组织AHR、CYP1A1、IL-10、IL-2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靛玉红组和色胺酮组小鼠结肠组织AHR、CYP1A1、IL-10、IL-2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青黛可能通过激活AHR/CYP1A1信号途径调节炎症因子IL-10、IL-22表达,从而改善UC小鼠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青黛 靛蓝 靛玉红 色胺酮 芳香烃受体 细胞色素P4501A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华医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组方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鹏帆 罗月 +4 位作者 张玉丽 王雪莹 陈侃俊 顾思臻 窦丹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8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华医典》中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剂的用药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华医典》中治疗"痢疾""肠澼""滞下""大瘕泄"的药物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处... 目的探讨《中华医典》中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剂的用药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华医典》中治疗"痢疾""肠澼""滞下""大瘕泄"的药物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 341份处方中涉及200味中药,其中以当归、黄连、甘草、木香、白芍、茯苓为主。性味归经中性温、味苦、味辛的药物使用频次最高,性寒、味甘的药物次之;归于脾经的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归于胃经的药物次之。支持度≥34的药物组合为49组;核心药物组合10组;产生的新处方5张。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华医典》中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处方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溃疡性结肠炎 中华医典 组方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KI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玉丽 李鹏帆 +4 位作者 顾思臻 薛仕贵 潘骥 唐旖旎 窦丹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国内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程与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0-2018年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5.3.R4分析该领域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情况。结果共纳入文献2128篇,核心作者有沈洪、王... 目的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国内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程与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0-2018年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5.3.R4分析该领域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情况。结果共纳入文献2128篇,核心作者有沈洪、王新月、张声生、吴焕淦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等,高频关键词有灌肠、临床研究、针灸、中药口服、临床疗效等,频次激增的名词术语有中药口服、临床症状、实验研究、系统评价等。临床疗效观察、灌肠为研究热点,微观机制、数据挖掘研究为新近前沿。结论知识图谱分析可快速、直观地展现国内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领域近年来主要研究进程、态势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蔡淦教授的膏方用药规律
12
作者 顾思臻 窦丹波 蔡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11-14,24,共5页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蔡淦教授膏方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脾胃病科蔡淦教授膏方门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挖掘蔡淦教授膏方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总计整理...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蔡淦教授膏方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脾胃病科蔡淦教授膏方门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挖掘蔡淦教授膏方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总计整理并分析1316张膏方,共使用369种药物,其中高频药物共12味(频数≥1000次),用药以温性药物最多,其次为平性和寒性,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肝、肾最多,药物功效以补虚药为主,配伍清热、理气、活血等。根据关联规则网络拓扑分析获得3组核心膏方组合,K-Means聚类得到5组针对兼证的特色药物组合。结论蔡教授的膏方特点:辨治主张治脾胃以安五脏,用药注重寒温适宜,性质平和,升降同调,动静结合,疏补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 膏方 用药规律 辨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