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红 刘杨 +5 位作者 王威雁 马云 南泽阳 张雪晴 穆若兰 廖允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6-1432,共7页
为准确评价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基因型差异,利用15%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选取22个小麦品种进行种子萌发实验,通过对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发芽势等9个指标的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 为准确评价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基因型差异,利用15%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选取22个小麦品种进行种子萌发实验,通过对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发芽势等9个指标的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萌芽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品种间不同指标抗旱指数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发芽势、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的抗旱指数变异系数均大于100%,以发芽势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186.30%,而种子总干重变异最小。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指标转化为三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4.43%。根据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22个小麦品种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D≥0.5,抗旱能力较强,包括长旱58、西杂5号和陕麦139;第二类,0.4≤D<0.5,中等抗旱,包括航麦6号、晋麦47和轮选988;第三类,0.19≤D<0.4,对干旱中度敏感,包括西农223等7个品种;第四类,D<0.19,抗旱能力较弱,包括漯麦18、郑麦7698和天麦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抗旱性 萌芽期 综合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旻霞 南笑宁 +5 位作者 张国娟 李博文 徐璐 穆若兰 李亮 于瑞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398-5407,共10页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野外群落调查方法,探讨了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在坡向梯度上的变化格局及其关联性。结果显示:(1)从北坡到...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野外群落调查方法,探讨了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在坡向梯度上的变化格局及其关联性。结果显示:(1)从北坡到南坡,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呈递减趋势;坡度、照度、土温、pH呈递增趋势;土壤全氮、全磷在西坡明显低于其他各坡向;(2)物种多样性指数均由北坡向南坡依次递减;(3)一元性状功能多样性在各坡向间的差异显著(P<0.05),除LDMC_(FDrao)外,其他功能性状均为北坡大于南坡;(4)多元性状功能丰富度与功能均匀度均由北坡向南坡呈递减的趋势,各坡向的功能均匀度差异性不显著。通过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发现,功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决定因子与限定因子均存在差异:功能丰富度、功能均匀度主要环境限定因子为pH,功能离散度主要环境限定因子为土温;功能离散度主要环境决定因子为土壤含水量;(5)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功能丰富度呈正线性相关,与功能离散度呈负线性相关,而与功能均匀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坡向 物种多样性 功能性状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黄帚橐吾种群根际/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旻霞 李博文 +5 位作者 孙瑞弟 张娅娅 宋佳颖 张国娟 徐璐 穆若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53-4863,共11页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是高寒草甸常见的毒杂草,被认为是指示一个地区草地植被退化的重要物种,研究其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群落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甘南州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黄帚橐吾根际/非根际土壤可...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是高寒草甸常见的毒杂草,被认为是指示一个地区草地植被退化的重要物种,研究其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群落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甘南州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黄帚橐吾根际/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最大可能数法(MPN)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土壤理化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在微生物总数中占比最大,根际微生物数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非根际则表现为递增的趋势,微生物功能群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均逐渐增加;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和功能群数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RDA分析发现,土壤温度、有机碳、电导率、pH、全氮、全磷、速效氮及脲酶对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功能群变化影响较大。通径分析可知: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受速效氮和有机碳影响较大,放线菌主要受土壤温度和电导率的影响;根际土壤固氮菌和氨化细菌决策系数速效氮>有机碳>全氮;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硝化细菌的影响因子各不相同,根际土壤决策系数最大和最小分别为全磷和全氮,非根际则是pH和脲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海拔梯度 黄帚橐吾 根际/非根际土壤 可培养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北山不同海拔3种典型绿化树种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旻霞 于瑞新 +1 位作者 穆若兰 夏素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43-1951,共9页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因子,准确分析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途径。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兰州北山3种典型绿化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山桃(Prunus davidiana...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因子,准确分析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途径。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兰州北山3种典型绿化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山桃(Prunus davidiana)和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在不同海拔梯度下的光响应曲线,并计算3个树种的光能利用效率(LUE)及水分利用效率(WUE)。通过光合生理参数探讨3个树种对不同海拔(1600、1800、2000 m)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分析影响3个树种光合速率(P_(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1)3种绿化树种在海拔2000 m处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_(n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E),而在海拔1600 m处具有最大的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2)侧柏、山桃和甘蒙柽柳叶片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_(2)浓度(C_(i))都呈现出随海拔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不同树种的气孔限制值(L_(s))有显著差异。(3)3树种LUE均表现为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侧柏和甘蒙柽柳的WUE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山桃表现为在海拔1800 m处WUE最大。(4)侧柏净光合速率(P_(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LUE、WUE呈显著正相关(P<0.05);山桃P_(n)与G_(s)、T_(r)、LUE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WUE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蒙柽柳P_(n)与LUE、T_(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WUE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合分析发现,侧柏耐荫性较强但对光强的适应范围不广,适合栽培在低海拔地区;山桃可以很好利用光能,但其抗旱性能较差;甘蒙柽柳在较大的PAR范围内可以保持良好的WUE,并且其对光能的适应范围较广,可以大面积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北山 海拔 绿化树种 光响应曲线 光合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谱系结构与多样性格局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璐 刘旻霞 +3 位作者 穆若兰 张国娟 于瑞新 李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87-1397,共11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谱系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为对象,选取五个不同海拔的研究样地,进行野外群落学调查及环境因子的测量,计算净亲缘指数(net relatedness index,NRI)和... 为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谱系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为对象,选取五个不同海拔的研究样地,进行野外群落学调查及环境因子的测量,计算净亲缘指数(net relatedness index,NRI)和最近亲缘指数(nearest taxon index,NTI)等,探讨了群落谱系结构与谱系多样性的海拔格局变化.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土壤温度、含水量、土壤全氮及有机碳均呈现降低趋势.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及谱系α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均呈现单峰变化规律,即在海拔3500m处植物群落α多样性达到最大;谱系β多样性指数betaMPD随海拔增加呈升高趋势,反映物种聚集受到生境过滤的显著影响.低海拔(3000m)群落谱系发散(NRI<0,NTI<0),竞争排斥起到主要作用;中低海拔(3250m)和中海拔(3500m)处同时存在聚集(NRI>0,NTI>0)和发散(NRI<0,NTI<0)两种谱系结构,生境过滤和竞争排斥共同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高海拔(3750m、4000m)群落谱系结构聚集(NRI>0,NTI>0),其驱动因素与物种趋同进化和生境过滤有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不同海拔,土温和土壤含水量成为物种共存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海拔梯度植物群落谱系结构及多样性格局的变化,说明生态位过程是维持其群落多样性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海拔梯度 谱系结构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