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重金属土壤微藻F1对Cu^(2+)胁迫的耐受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穆海热姆.艾则孜 阿曼古力.海瓦尔 +2 位作者 帕孜来提.拜合提 麦合穆提江.达吾提 吾甫尔.米吉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52-2459,共8页
以从新疆富蕴县金属矿区土壤筛选出的抗重金属微藻F1为材料,测定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mmol/L)Cu^(2+)胁迫下F1微藻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谷... 以从新疆富蕴县金属矿区土壤筛选出的抗重金属微藻F1为材料,测定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mmol/L)Cu^(2+)胁迫下F1微藻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CL)的活性,同时用红外光谱仪检测细胞壁上参与重金属螯合的官能团,用扫描电镜分析细胞壁上的离子交换情况,探讨F1土壤微藻对Cu^(2+)胁迫的耐受生理机制,为利用微藻生态修复技术去除污染区土壤重金属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F1土壤微藻对Cu^(2+)具有较强的耐抗性。(2)F1土壤微藻细胞中参与吸附Cu^(2+)的基团分别为-OH、-CH2、-RCONH2和C-OH等。(3)F1土壤微藻在吸附Cu^(2+)的过程中,Cu^(2+)与细胞壁上的Al^(3+)、Fe^(2+)、Mg^(2+)、Ca^(2+)、K^+、Na^+和Zn^(2+)发生了交换。(4)藻细胞中的GSH和GSH-PX在F1土壤微藻耐受Cu^(2+)胁迫时起主要作用。研究认为,F1微藻种对Cu^(2+)的耐受性首先与其细胞壁外表细微结构及其离子交换特性有关,并且细胞壁上-OH、-CH_2、-RCONH_2和C-OH等化学基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细胞内的谷胱甘肽以及谷胱甘肽相关酶类能够有效清除活性氧的过量积累,最终保护细胞免受重金属胁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胁迫 F1土壤微藻 重金属耐受性 生物吸附 功能团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尉犁县荒漠微藻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麦合穆提江.达吾提 希尔艾力.奥布力 +2 位作者 穆海热姆.艾则孜 维尼拉.吾甫尔 吾甫尔.米吉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2-1030,共9页
采用十倍稀释法对新疆尉犁县周边干旱-荒漠土壤进行荒漠微藻的分离纯化,并以18SrDNA作为分子标记进行分子系统学鉴定,对其中5株微藻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及生化成分含量的测定,为极端环境微藻资源的开发应用以及进一步探讨塔克拉玛干干旱... 采用十倍稀释法对新疆尉犁县周边干旱-荒漠土壤进行荒漠微藻的分离纯化,并以18SrDNA作为分子标记进行分子系统学鉴定,对其中5株微藻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及生化成分含量的测定,为极端环境微藻资源的开发应用以及进一步探讨塔克拉玛干干旱-荒漠地区地质和生态环境演变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共分离选出23株微藻,且分别属于绿囊藻属、马尔瓦尼亚属、小球藻属、原生管藻属和衣藻属等5个属,其中属于绿囊藻属的藻种最多(14株),占总分离藻种的60.87%。(2)5株微藻(每个属选1株)的生长曲线均呈典型的"S"形,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3)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除XLD-M-4以外,其他4株微藻(XLD-B-4、XLD-B-6、XLD-B-9和XLDM-5等)的总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CC-127,即分别等于CC-127的1.57、2.13、1.07和1.21倍;脂肪酸含量基本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18碳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异硬脂酸)含量最高达44.88%,其次是16碳饱和脂肪酸(13-甲基正十五烷酸),为3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尉犁县 荒漠微藻 18S RDNA 生物学特性 蛋白质含量 脂肪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M3P灵菌红素粗提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阿曼古力.海瓦尔 维尼拉.吾甫尔 +3 位作者 帕孜来提.拜合提 比艳木.吾布力卡斯木 穆海热姆.艾则孜 吾甫尔.米吉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6-770,780,共6页
采用MTT法考察了2M3P(2-甲基-3-戊基)灵菌红素粗提物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2M3P灵菌红素粗提物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 采用MTT法考察了2M3P(2-甲基-3-戊基)灵菌红素粗提物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2M3P灵菌红素粗提物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表现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M3P灵菌红素粗提物作用食管癌Eca-109细胞24、48、72和96 h后的IC50分别为1026.3180、435.2020、267.7096μg/mL和64.0734μg/mL;粗提物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诱导凋亡同样呈剂量依赖性,与顺铂(DDP)干预组相比其具有更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2M3P灵菌红素含量≥30%的粗提物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M3P灵菌红素 粗提物 食管癌ECA-109细胞 MTT法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