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半线性椭圆型方程的正径向解的存在性
1
作者 穆志民 王品悦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4-26,共3页
主要通过上下解方法讨论一类比较特殊的椭圆方程-△u+a(x)u=f(x)uα±g(x)uγ在Dirichlet条件下径向正解的存在性问题。其中x∈RN,N≥3,α∈[0,1),γ≥1。
关键词 半线性椭圆型方程 下解方法 径向正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人口承载力动态模型研究
2
作者 穆志民 马志宏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36-40,共5页
通过对天津市居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和环境关系的研究,构造出动态承载力标准函数,建立了天津市"人口—经济—环境"动态模型,并对天津市人口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提高城市承载力的措施。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动态模型 天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因素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秀芬 马志宏 +1 位作者 穆志民 韩秀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75-5477,共3页
运用BP神经网络理论,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MSW与人口数、GDP、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数据分析,研究建立了多因素BP神经网络模型,并以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数据进行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模型优于传统灰色理论模型及双因素BP神经网络模型... 运用BP神经网络理论,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MSW与人口数、GDP、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数据分析,研究建立了多因素BP神经网络模型,并以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数据进行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模型优于传统灰色理论模型及双因素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合理,精度高,实用性强。该研究方法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及环境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他领域一些相关问题也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预测 生活垃圾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灰微分方程地震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秀芬 马志宏 +1 位作者 穆志民 张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通过对近十年地震数据进行研究,运用数学建模知识建立了地震预测的灰微分方程模型,并对运用MATLAB编程对模型求解,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该模型可适用于其它一些相关领域研究。
关键词 灰微分方程 模型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一种改进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守桢 穆志民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利用Donoho D.L.和Johnstone I.M.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构造了一个新的阈值函数。与传统的硬、软阈值函数相比,其具有不可比拟的灵活性。该阈值函数克服了硬阈值函数不连续的缺点,同软阈值函数一样具有连续性,便于进行各种数学处理;... 利用Donoho D.L.和Johnstone I.M.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构造了一个新的阈值函数。与传统的硬、软阈值函数相比,其具有不可比拟的灵活性。该阈值函数克服了硬阈值函数不连续的缺点,同软阈值函数一样具有连续性,便于进行各种数学处理;同时还克服了软阈值函数中小波系数估计值与分解小波系数间存在恒定偏差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新阈值函数的去噪效果有效抑制了在信号奇异点附近产生的Pseudo-Gibbs现象,无论在视觉效果,还是在信噪比增益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硬、软阈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阈值去噪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方程模型对温控材料受力弯曲变形的研究
6
作者 王秀芬 马志宏 穆志民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8-211,共4页
研究的结合数学建模思想及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对温控设备受力时发生弯曲变化情况通过实例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对模型的分析研究寻求温控设备能自动调节温度最佳规律,最后用实例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结果误差小、精度高,本方法适合用于其它相... 研究的结合数学建模思想及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对温控设备受力时发生弯曲变化情况通过实例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对模型的分析研究寻求温控设备能自动调节温度最佳规律,最后用实例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结果误差小、精度高,本方法适合用于其它相关领域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转角 微分方程 温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穆志民 陈雁东 刘琦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95-98,共4页
基于“新农科”建设内涵要求,本文分析了农林类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重构公共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构造融主动学、自觉练、重实践于一体的创新能力... 基于“新农科”建设内涵要求,本文分析了农林类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重构公共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构造融主动学、自觉练、重实践于一体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乡村振兴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公共数学 研究生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