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怒江裂腹鱼野生亲鱼驯养及人工繁育试验
1
作者 穆娴 刘庆山 +3 位作者 吴欢欢 刘燕 冉龙正 吴江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15-17,共3页
怒江裂腹鱼,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仅分布于中国怒江中上游(萨尔温江水系),是怒江特有的珍稀鱼类。目前,有关怒江裂腹鱼研究报道较少,仅涉及怒江裂腹鱼营养级、基因与适应性相关分析、遗传结构变化、线粒体基因表达... 怒江裂腹鱼,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仅分布于中国怒江中上游(萨尔温江水系),是怒江特有的珍稀鱼类。目前,有关怒江裂腹鱼研究报道较少,仅涉及怒江裂腹鱼营养级、基因与适应性相关分析、遗传结构变化、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等少量研究。怒江裂腹鱼栖息地的水温、急流等环境因子将发生剧烈变化,可能导致未来怒江裂腹鱼的灭绝,亟须加强对怒江裂腹鱼保护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试验研究了怒江裂腹鱼人工繁殖方面的参数,旨在积累怒江裂腹鱼的繁殖生物学方面的基础资料,为完善人工繁育技术、实施增殖放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裂腹鱼 试验 人工繁育 野生亲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瓜虫研究进展及循环水防治实例
2
作者 袁海林 吴欢欢 +6 位作者 黄学潇 刘超 胡文 穆娴 刘茂春 徐华建 邓竣文 《科学养鱼》 2025年第9期59-60,共2页
多子小瓜虫(简称“小瓜虫”)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分布最为广泛的原生动物寄生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毫米,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 多子小瓜虫(简称“小瓜虫”)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分布最为广泛的原生动物寄生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毫米,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采用光学显微镜镜检鱼体黏液、鳍条和鳃组织可见球状的虫体,虫体中央有一弧形亮带。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病鱼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直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寄生虫 多子小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