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早二叠世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1
作者 阿比旦·阿力木江 张旺虎 +3 位作者 尼加提·阿布都逊 穆合塔尔·麦麦提尼亚孜 刘学良 杨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2-858,共17页
南天山二叠纪岩浆作用对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最终拼贴格局与时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的钾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92&... 南天山二叠纪岩浆作用对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最终拼贴格局与时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的钾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92±4.8)Ma,岩性为钾玄岩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A/CNK=1.02~1.04);相对富集Rb、Th、U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Eu呈负异常(δEu=0.32~0.38),ε_(Hf)(t)值为-0.4~-3.1。综合分析认为,乌什塔拉地区钾长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其母岩浆主要源自南天山增生杂岩中基性岩的部分熔融;在岩浆的形成或演化阶段,沉积物也对其有较显著的贡献。该岩体形成于俯冲环境,是南天山洋岩石圈板块向南回撤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早二叠世 板片回撤 构造背景 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康古尔-黄山剪切带的活动与成矿:对区域找矿勘查的指示 被引量:3
2
作者 穆合塔尔·麦麦提尼亚孜 吴昌志 肖文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34-3446,共13页
中亚造山带在显生宙期间经历了强烈的陆壳增生与改造作用,其地壳增生过程和成矿作用复杂多样。晚古生代的天山以大规模走滑剪切变形、同构造岩浆和多金属成矿作用为显著特征,是中亚造山带增生汇聚作用的典型地区。前人的研究主要关注于... 中亚造山带在显生宙期间经历了强烈的陆壳增生与改造作用,其地壳增生过程和成矿作用复杂多样。晚古生代的天山以大规模走滑剪切变形、同构造岩浆和多金属成矿作用为显著特征,是中亚造山带增生汇聚作用的典型地区。前人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剪切带起源与演化时限、变形特征或独立矿床的典例剖析,缺乏针对剪切带演化与成矿时空联系的综合研究。本文选取天山康古尔-黄山剪切带出露的代表性矿床——康古尔金矿和红山南金矿,开展金矿石中绢云母^(40)Ar/^(39)Ar定年研究,并结合前人报道的年代学数据来探讨金成矿与大规模剪切活动的时空联系,从而揭示区域差异性隆升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定年结果显示,康古尔金矿的成矿时代为264.8±1.7Ma,而红山南金矿的成矿时代为261.5±1.5Ma,与康古尔-黄山剪切带右行走滑运动时间(约279~249Ma)一致。基于康古尔-黄山剪切带西段和东段在区域地质、动力学背景、岩浆作用时间、右行走滑运动的相似性和矿床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本文认为康古尔-黄山剪切带中西段的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和(中成至深成)造山型金矿床可能尚未出露,深部找矿潜力大,而东段出露深度大,岩浆铜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分布广,但中-浅成造山带金矿剥蚀殆尽,深部潜力不足。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本文认为康古尔-黄山剪切带的东-西差异是天山-北山三叠纪斜向汇聚所引起的区域差异性隆升导致,而差异性隆升则是区域内现今构造变形和矿床空间分布分布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Ar-Ar定年 金矿 剪切带 成矿规律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