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莺歌海盆地乐东10区CO_(2)包裹体特征及其流体充注史 被引量:5
1
作者 税蕾蕾 郭来源 +4 位作者 徐新德 黄向胜 黄合庭 陈书伟 宋修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5-843,共9页
莺歌海盆地新生界富含天然气,近年来在盆地中深层勘探取得了突破;而乐东10区气田的发现,引起了对非底辟构造的中深层岩性气藏天然气运移成藏问题的关注。乐东10区块中新统黄流组天然气藏富含CO_(2),为了查明CO_(2)在天然气藏中的运移特... 莺歌海盆地新生界富含天然气,近年来在盆地中深层勘探取得了突破;而乐东10区气田的发现,引起了对非底辟构造的中深层岩性气藏天然气运移成藏问题的关注。乐东10区块中新统黄流组天然气藏富含CO_(2),为了查明CO_(2)在天然气藏中的运移特征和期次,以包裹体岩相学为前提,结合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该区包裹体主要包括盐水包裹体、二氧化碳包裹体、气相甲烷包裹体、混合气包裹体、含混合气的盐水溶液包裹体五种类型。使用激光拉曼分析和显微测温技术,定量分析了CO_(2)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密度等参数;结合CO_(2)流体包裹体捕获条件、沉积特征、埋藏史以及CO_(2)同位素值,认为该区CO_(2)为两期幕式充注:第一期为1.4~0.9 Ma充注的高密度无机成因CO_(2);第二期为0.7~0.4 Ma充注的中密度无机成因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包裹体 激光拉曼分析 流体充注期次 新生界 乐东10区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固体有机质测井响应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税蕾蕾 张晓玲 郭龙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01-104,6,共4页
常规录井岩屑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连续性差,经常为几米到几十米区间内的统计平均值,指向的地层深度不准确,尤其是海上钻井取心成本高,岩心样品地球化学分析少。为了全面系统评价海上区块烃源岩的空间展布,不漏失单井的薄层烃源岩,在岩心... 常规录井岩屑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连续性差,经常为几米到几十米区间内的统计平均值,指向的地层深度不准确,尤其是海上钻井取心成本高,岩心样品地球化学分析少。为了全面系统评价海上区块烃源岩的空间展布,不漏失单井的薄层烃源岩,在岩心和岩屑样品的实验室岩石物理测量分析基础上,寻找区域内固体有机质的测井响应机理,建立烃源岩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文昌A、B凹陷烃源岩层段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岩石物理测井 评价模型 文昌A B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处理与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税蕾蕾 刘瑾 卜继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67-70,共4页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处理与加工领域中的应用状况。随着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 ,对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类新兴的化工分离单元操作 ,在油气处理与加工领域得到迅速推广。
关键词 膜分离 石油加工 天然气净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油气藏开发实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税蕾蕾 苏金长 +1 位作者 陈金定 崔书姮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141-142,共2页
本文对国内外高温高压油气藏开发实验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开发实验 渗流实验 流体相态 岩石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新生代孢粉化石智能识别
5
作者 税蕾蕾 邱琨祁 +5 位作者 万欢 龚胜利 陆文凯 魏文艳 王永浩 庾永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2-1370,共9页
通过鉴定古生物化石类别信息和分布情况,可以为地质年代、古沉积环境及油气勘探工作提供重要信息。但传统古生物化石鉴定工作耗时耗力,人工依赖性高,难以满足当前快速勘探评价的需要。鉴于孢粉化石图像数量有限、属种分类多、具有科、... 通过鉴定古生物化石类别信息和分布情况,可以为地质年代、古沉积环境及油气勘探工作提供重要信息。但传统古生物化石鉴定工作耗时耗力,人工依赖性高,难以满足当前快速勘探评价的需要。鉴于孢粉化石图像数量有限、属种分类多、具有科、属、种的特定分类逻辑等特点,围绕孢粉化石图像处理、化石图像筛选、化石目标检测、化石分类识别等方面,通过利用目标检测深度学习、标签松弛等技术,改进了有效化石筛选和孢粉化石分类识别的智能化水平。以渤海海域浅层新生代孢粉化石鉴定为例,采用YOLOv5和DenseNet等神经网络开发了一套孢粉化石智能识别方法,其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4%,基本满足了孢粉化石鉴定实际生产准确性要求,可以辅助人工开展古生物化石鉴定工作。该方法将各种深度学习技术与古生物领域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并从数据和模型2个角度相结合,提高了识别模型的泛化能力与识别精度,并得以实际应用,使得能够在减少时间人力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准确的鉴定结果,证实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古生物鉴定领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化石 智能筛选 目标检测 智能识别 深度学习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油包水乳化压裂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卜继勇 陈大钧 +2 位作者 王成文 税蕾蕾 彭志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2-374,386,共4页
介绍了一种油包水乳化压裂液体系 ,该体系以柴油为外相、稠化水为内相 ,用一种复配型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研究了乳化剂加量、稠化剂加量、油水体积比对体系的影响规律。筛选出了油包水乳化压裂液配方。测定了该压裂液的耐温能... 介绍了一种油包水乳化压裂液体系 ,该体系以柴油为外相、稠化水为内相 ,用一种复配型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研究了乳化剂加量、稠化剂加量、油水体积比对体系的影响规律。筛选出了油包水乳化压裂液配方。测定了该压裂液的耐温能力、耐温耐剪切性、悬砂能力、破乳性、滤失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乳状液 乳化压裂液 实验研究 表面活性剂 乳化剂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色谱指纹技术的优化与改进 被引量:5
7
作者 税蕾蕾 彭平安 +1 位作者 贾望鲁 黄合庭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130-133,2,共4页
利用多内标绝对浓度定量分析和单组分分离等方法,对原油色谱指纹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对所选指纹化合物进行了色谱-质谱定性鉴定,证实其为非混合化合物。运用回归算法建立了原油色谱指纹数学模型,并对混合原油中单层原油的配比比例进行了计... 利用多内标绝对浓度定量分析和单组分分离等方法,对原油色谱指纹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对所选指纹化合物进行了色谱-质谱定性鉴定,证实其为非混合化合物。运用回归算法建立了原油色谱指纹数学模型,并对混合原油中单层原油的配比比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理论精度相比可达88%。原油指纹技术在W1、W2油田4口合采油井上进行了现场分层产能监测,其结果相对误差在10%~15%,能准确判别主力油层。原油色谱指纹技术用于合采油井的分层产量预测,具有快速、经济的特点,对油田的生产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指纹 产能监测 优化与改进 配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气体乙烷及丙烷裂解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英超 靳永斌 +3 位作者 税蕾蕾 黄合庭 程子翔 王长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3期311-315,共5页
为了探讨烃类气体的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的反应机理,为油气勘探的动力学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先进的金管高压封闭体系方法,开展高纯乙烷(C2H6)和丙烷(C3H8)气体恒压条件下的热模拟实验,对不同时间点生... 为了探讨烃类气体的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的反应机理,为油气勘探的动力学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先进的金管高压封闭体系方法,开展高纯乙烷(C2H6)和丙烷(C3H8)气体恒压条件下的热模拟实验,对不同时间点生成的气体进行了组分、碳同位素定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甲烷的产率随着温度上升不断增加,且在520℃后表现出快速增加趋势,丁烷与戊烷在520℃表现为最高值;高纯乙烷和丙烷样品的碳同位素具有随温度升高而变重的趋势。研究认为,高纯气体样品在恒压热模拟过程中裂解与聚合反应同时发生,且总体上分子量大的化合物比分子量小的稳定性差,各化合物的异构体的绝对量相对于正构体比例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气体 生烃动力学 碳同位素 封闭体系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特殊凝析气藏流体相态及混相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露 韩东 +5 位作者 税蕾蕾 唐磊 杨发荣 李宝刚 郑祖号 张旭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8,共9页
随着海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以近临界态近饱和、高含凝析油为特征的特殊凝析气藏越来越多,但目前对海上该类凝析气藏的高压物性及注气混相机理仍认识不清,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渤海特殊凝析气藏流体高压物性测试(PVT)为基础,通... 随着海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以近临界态近饱和、高含凝析油为特征的特殊凝析气藏越来越多,但目前对海上该类凝析气藏的高压物性及注气混相机理仍认识不清,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渤海特殊凝析气藏流体高压物性测试(PVT)为基础,通过开展室内注气膨胀、多次接触及长细管最低混相压力实验分析,结合注气相态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从油气层上、中、下部不同深度进行伴生气注入,明确了海上特殊凝析气藏的相态特征,并探索了伴生气与地层剩余油气体系的配伍性及混相机理。结果表明:海上特殊凝析气藏一旦发生压降,地层中会产生大量的反凝析液,形成带气顶的挥发油藏,恒质膨胀过程中会发生乳光效应及轻烃抽提分层现象;伴生气对降低顶部凝析气体系的反凝析伤害作用不大,降低反凝析液量小于1%,中部轻烃凝析油体系与伴生气的多次接触混相压力为26.80 MPa,伴生气与底部凝析油体系通过溶解作用存在凝析气驱混相机理的同时,通过抽提作用存在蒸发气驱混相机理,最低混相压力为41.58 MPa,亦低于地层压力,能够达到很好的混相效果。研究成果对海上特殊凝析气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意义重大,为中后期气藏高效开发设计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凝析气藏 物理模拟 相态特征及混相特征 伴生气回注 最小混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含量对天然气高压物性及烃-水相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露 税蕾蕾 +4 位作者 张旭东 杨发荣 陈科 康楠 刘泠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4期48-54,共7页
以实验测试为基础进行富含CO_(2)天然气藏的高压物性特征分析,同时按照中国石油行业标准“SY/T 6434-2000天然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建立适用于含CO_(2)天然气高压物性的测试方法,运用室内物理模拟方法给出在天然气藏中不同含量的CO_... 以实验测试为基础进行富含CO_(2)天然气藏的高压物性特征分析,同时按照中国石油行业标准“SY/T 6434-2000天然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建立适用于含CO_(2)天然气高压物性的测试方法,运用室内物理模拟方法给出在天然气藏中不同含量的CO_(2)对天然气物性的影响效果评价,并进行相态分析研究;通过对不考虑地层水和考虑地层水的含CO_(2)天然气进行PVT相态分析(单次闪蒸、等组成膨胀等)实验测试,全面地分析了含CO_(2)天然气藏地层流体相态变化特征,获得含CO_(2)天然气的偏差系数、体积系数、密度和压缩系数等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O_(2)-烃-水体系的相态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CO_(2)含量的影响;另外文章对在不同状态方程模型下,富含CO_(2)天然气偏差因子的计算精确度进行对比分析表明:PR状态方程精确度高,相对平均误差不超过1%,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CO_(2)的天然气 相态特征分析 CO_(2)-烃-水相平衡 偏差因子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