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对近视儿童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何燕 税丹 +1 位作者 杜慧斌 卢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 探究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对近视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7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7~14岁的近视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配戴单焦框架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接受2次红... 目的 探究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对近视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7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7~14岁的近视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配戴单焦框架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接受2次红光照射,共治疗6个月。比较2组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脉络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和角膜厚度。结果 治疗后,2组的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轴长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屈光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脉络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能显著提高裸眼视力,延缓眼轴增长,减少屈光度,增加脉络膜厚度,从而改善视力,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 近视 裸眼视力 眼轴长度 屈光度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提取菜籽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税丹 王立峰 +4 位作者 袁建 何荣 王雪峰 高瑀珑 鞠兴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98-101,共4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菜籽资源,本研究从菜籽饼粕中以酸法提取菜籽多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测定指标包括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酸法提取菜籽多糖具有一定...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菜籽资源,本研究从菜籽饼粕中以酸法提取菜籽多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测定指标包括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酸法提取菜籽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OH、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能力,而且其抗氧化能力与多糖的质量浓度成正相关性;其中,当多糖质量浓度为2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能达到49.9%;当多糖质量浓度为4mg/mL时,.OH的清除能力能达到30.4%;但其对于O-2.几乎没有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糖 酸法提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并发症的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税丹 刘宗顺 +3 位作者 胡卜 杨君 曾莉 郝更生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并发症,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视光门诊佩戴角膜塑形镜的9~17岁青少年近视患者85例(158只眼),观察戴镜后1 d、1周、1、3和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并发症,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视光门诊佩戴角膜塑形镜的9~17岁青少年近视患者85例(158只眼),观察戴镜后1 d、1周、1、3和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组病例在复诊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与角膜、结膜、泪膜及视觉质量相关的并发症,分析其相关因素包括镜片配适、患者知识缺乏、取戴护理操作等方面。结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矫正视力,但其并发症亦不容忽视,临床应针对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防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角膜塑形镜 近视 并发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门诊50岁以上部分人群屈光矫正前后视力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税丹 郝更生 +1 位作者 李玉茹 江海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735-1737,共3页
目的: 了解本院眼科门诊50岁以上部分人群屈光状态及视力矫正前后状况,探讨视力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组人群149例298眼,使用电脑验光联合视网膜检影进行屈光矫正,并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及居住地。结... 目的: 了解本院眼科门诊50岁以上部分人群屈光状态及视力矫正前后状况,探讨视力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组人群149例298眼,使用电脑验光联合视网膜检影进行屈光矫正,并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及居住地。结果: 该组人群149例298眼中,屈光不正281眼(98.6%)。其中近视性屈光不正有119眼(42.3%),远视性屈光不正有94眼(33.5%),混合性散光有68眼(24.2%)。验光矫正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42±0.21和0.63±0.32,可矫正的视力损害为186眼(65.3%)。低教育程度、低收入、居住在农村是视力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是视力损害的重要因素,通过矫正可使大部分人脱离视力损害的范围。应加强老年人群特别是贫困地区、低教育程度及低收入人群的视力保健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屈光矫正 视力损害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近视儿童屈光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税丹 李玉茹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5期442-443,共2页
目的观察儿童近视发展的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关知识宣教的重要性。方法选择6~14岁门诊近视儿童253例,用0.5%托吡卡胺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连续4年跟踪观察,分析年龄、家族史和近距离用眼时间对视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近视儿童屈光... 目的观察儿童近视发展的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关知识宣教的重要性。方法选择6~14岁门诊近视儿童253例,用0.5%托吡卡胺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连续4年跟踪观察,分析年龄、家族史和近距离用眼时间对视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近视儿童屈光度随年龄增长而逐年上升,平均半年增长值(-0.55±0.27)D。年龄越小近视度数增加越快,有近视家族史及近距离用眼时间长者近视度数增加快。结论儿童近视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遗传和近距离用眼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发展 屈光度 遗传 近距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菜籽多糖酸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鞠兴荣 税丹 +4 位作者 何荣 王立峰 王雪峰 高瑀珑 袁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3,共5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菜籽多糖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以上4个主...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菜籽多糖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以上4个主要因素对酸提菜籽多糖得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酸法提取菜籽多糖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提取因素对酸提菜籽多糖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酸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所得最佳提取条件为:酸浓度0.28 mol/L、料液比43.05 mL/g、提取时间5 h和提取温度71.9℃,在此条件下预期的多糖得率是4.07%,实际得率为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糖 酸法提取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中使用0.01%丝裂霉素预防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莉 卢薇 +2 位作者 李玉茹 税丹 毛科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根据激光切削深度选择0.01%丝裂霉素C(MMC)作用时间预防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对120例(240只眼)行LASEK,术中用0.01%MMC滤纸片覆盖于激光切削后的基质床上,切削深度75~10... 目的探讨根据激光切削深度选择0.01%丝裂霉素C(MMC)作用时间预防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对120例(240只眼)行LASEK,术中用0.01%MMC滤纸片覆盖于激光切削后的基质床上,切削深度75~100μm浸润10 s,101~130μm浸润15 s1,31~160μm浸润20 s1,61μm以上者浸润25 s。观察术后1、3、6个月时视力、屈光状态、Haze形成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20只眼出现0.5级Haze6,只眼出现Ⅰ级Haze,术后3个月16只眼出现0.5级Haze,4只眼出现Ⅰ级Haze,至术后6个月6只眼0.5级Haze,未见Ⅱ级以上Haze出现。不同的切削深度经MMC处理后Haze的出现在各组间差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EK术中应用0.01%MMC并根据切削深度选择作用时间能有效地抑制Haze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混浊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中应用0.01%丝裂霉素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更生 税丹 +1 位作者 李玉茹 毛科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0.01%丝裂霉素C(MM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性临床病例研究。87例(172只眼)行LASEK,术中用0.01%MMC滤纸片覆盖于激光切削后的角膜基质床上,切削深度75~100μm浸润10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0.01%丝裂霉素C(MM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性临床病例研究。87例(172只眼)行LASEK,术中用0.01%MMC滤纸片覆盖于激光切削后的角膜基质床上,切削深度75~100μm浸润10 s1,01~130μm浸润15 s,131~160μm浸润20 s。按残余角膜基质厚度分为3组,≤340μm为A组,341μm~370μm为B组,≥371μm为C组。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检测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观察角膜上皮下浅表混浊(Haze)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残余角膜基质厚度下不同MMC作用时间对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 Haze发生率5.8%,以0.5级Haze为主。在不同残余角膜基质厚度组中,不同的MMC作用时间没有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产生影响。结论 LASEK术中应用0.01%MMC,根据切削深度选择MMC作用时间未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C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电图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琼 税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非肌电图引导Tenon氏囊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效果探讨及注射前后的护理措施的总结。方法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36例患者(36眼)采用直视Tenon氏囊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后护理,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并随访3... 目的非肌电图引导Tenon氏囊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效果探讨及注射前后的护理措施的总结。方法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36例患者(36眼)采用直视Tenon氏囊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后护理,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该组病例对注射认知全面,依从性良好。注射肌肉包括内直肌30眼,外直肌6眼。注射剂量2.5~5.0 u(平均2.35 u),注射后5~14d(平均9.36 d)可达最大肌肉麻痹作用,斜视矫正度平均39.20△。近期治愈率44.4%,显效率72.2%。3个月后重复注射者17例,总治愈率58.3%。结论非肌电图仪引导的Tenon氏囊下注射对麻痹性斜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全面的注射前后护理是取得良好注射效果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电图引导 A型肉毒毒素 麻痹 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第一小学小儿斜弱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0
作者 胡卜 杜慧斌 +3 位作者 税丹 李雪 曾莉 郝更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87-689,共3页
目的:了解小学生斜弱视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第一小学600例学生进行视力、屈光及眼位等进行筛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阶段的斜视患病率、弱视患病率,并统计不同弱视或斜视种类患儿的... 目的:了解小学生斜弱视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第一小学600例学生进行视力、屈光及眼位等进行筛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阶段的斜视患病率、弱视患病率,并统计不同弱视或斜视种类患儿的弱视程度及有无立体视。结果:弱视患病率与斜视患病率分别为4.0%,2.5%;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学生斜视患病率、弱视患病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不正性是主要的弱视类型,占55.6%,且主要的弱视程度为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外斜视大多数有立体视,而大部分的斜视性弱视及全部的内斜视均无立体视。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是小学生主要的弱视类型,其斜弱视的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不明显,但斜弱视的治疗效果、立体视的建立等与年龄、眼位存在密切的关系,应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斜弱视 流行病学 视力筛查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8900氨基酸分析仪快速测定小麦中赖氨酸方法的研究
11
作者 王华 姜涛 +4 位作者 胡建蓉 刘云花 税丹 盛强 张嵘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B12期13-15,共3页
总结研究出使用日立L89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测定小麦中赖氨酸的方法。结果表明:相比国家标准方法和仪器推荐方法,建立的方法能够提高检测效率70%,赖氨酸保留时间为5.6min,整个分析周期16min,能够快速测定小麦中的赖氨酸,同... 总结研究出使用日立L89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测定小麦中赖氨酸的方法。结果表明:相比国家标准方法和仪器推荐方法,建立的方法能够提高检测效率70%,赖氨酸保留时间为5.6min,整个分析周期16min,能够快速测定小麦中的赖氨酸,同时还能减少化学试剂排放、降低检测成本、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通过方法学分析和t检验,建立的方法具有精密度高、准确度高的优点,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8900氨基酸分析仪 小麦 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马铃薯中多种酰胺类杀菌剂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洋 雷正达 +2 位作者 税丹 李莉 何瑞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3期95-99,共5页
建立了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马铃薯中氟吡菌胺、噻呋酰胺和双炔酰菌胺3种酰胺类杀菌剂残留的方法。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500ng/mL浓度... 建立了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马铃薯中氟吡菌胺、噻呋酰胺和双炔酰菌胺3种酰胺类杀菌剂残留的方法。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500ng/mL浓度范围内,3种杀菌剂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在0.01mg/kg、0.1mg/kg、0.2mg/kg三种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2.7%-117.0%,RSD<1%(n=6),定量限分别为0.0361μg/kg(氟吡菌胺)、0.1676μg/kg(噻呋酰胺)、0.0211μg/kg(双炔酰菌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满足马铃薯中多种酰胺类杀菌剂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酰胺类杀菌剂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强化面粉中游离的烟酸,VB1,VB2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云花 税丹 +1 位作者 胡建蓉 王华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B12期61-63,共3页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强化面粉中的游离烟酸,VB1和VB2。使用C18色谱柱,pH=70.IMKH2PO。与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7mL/min,多波长检测,柱温25℃。结果表明:VBl线性范围为0.1670-33.40μg/mL,方法检出限0.018mg/kg...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强化面粉中的游离烟酸,VB1和VB2。使用C18色谱柱,pH=70.IMKH2PO。与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7mL/min,多波长检测,柱温25℃。结果表明:VBl线性范围为0.1670-33.40μg/mL,方法检出限0.018mg/kg,回收率94.0%-98.5%;VB2线性范围为0.1845-36.90Izg/mL,方法检出限0.016mg/kg,回收率95.4%-98.9%;烟酸线性范围为0.1750-35.00Izg/mL,方法检出限0.044mg,/kg,回收率94.9%-97.9%。该方法可便捷准确的测定强化面粉中游离的水溶性维生素B1、B2、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面粉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烟酸 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精液品质智能检测和大数据平台 被引量:5
14
作者 雷正达 庄斌 +4 位作者 税丹 张益书 景南鑫 李莉 龚洋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10期6-8,共3页
通过微流控技术与透射式技术的比较研究,将公猪精液检测设计为加样超微芯片和数据分析处理的主机组成,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的整合,完善了猪精液品质快速检测的智能系统,实现了猪精液品质检测的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与养猪业... 通过微流控技术与透射式技术的比较研究,将公猪精液检测设计为加样超微芯片和数据分析处理的主机组成,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的整合,完善了猪精液品质快速检测的智能系统,实现了猪精液品质检测的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与养猪业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精液 品质检测 超微芯片 大数据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藏条件下可发芽糙米品质变化的研究
15
作者 李莉 税丹 +3 位作者 龚洋 何瑞 李进春 雷正达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7期49-51,共3页
针对可发芽糙米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储存条件对糙米品质变化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储存条件,保持可发芽糙米的品质以及胚体活力。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温度、水分对可发芽糙米的脂肪酸值以及发芽率的影响。找到最佳储存... 针对可发芽糙米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储存条件对糙米品质变化的影响,寻求最佳的储存条件,保持可发芽糙米的品质以及胚体活力。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温度、水分对可发芽糙米的脂肪酸值以及发芽率的影响。找到最佳储存条件为低温(5℃)条件下水分含量控制在13.5%以内,可以保证可发芽糙米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发芽糙米 储藏温度 储藏水分 脂肪酸值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