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中的评价应用及临床处理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贤鹦 李文娟 +3 位作者 张祖娟 李奎 孙进 夏雨萍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中的评价应用及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MRI检查并手术治疗的128例PC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及术后随访,通过MRI完整评价PCSD,结合临床症状、生育要求等决定不同...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中的评价应用及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MRI检查并手术治疗的128例PC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及术后随访,通过MRI完整评价PCSD,结合临床症状、生育要求等决定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手术疗效、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估。结果 1 128例MRI检查提示憩室顶端残留肌层厚度≤2.00 mm有98例,>2.00 mm有30例;2符合条件的行宫腔镜手术26例,宫腹腔镜手术102例,宫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宫腹腔镜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种手术治疗的症状学评估总有效率分别为88.5%(23/26),93.8%(7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0);4宫腹腔镜下憩室切除修补术的解剖学评估手术有效率为97.1%(99/102);手术前后憩室顶端残留肌层厚度均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随访成功妊娠34例,足月分娩24例,其中经阴道分娩者有6例,PCSD妊娠6例。结论 1 MRI检查是全面评价PCSD的可靠方法;2宫腔镜及宫腹腔镜手术均是有效治疗手段,但各有优势,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3宫腹腔镜下修补术对憩室的解剖结构异常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剖宫产术 宫腔镜手术 宫腹腔镜手术 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元穴穴位按摩联合中药封包对镇痛分娩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和尿潴留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程贤鹦 曾淑梅 +3 位作者 李淑慧 胡颖 江胜林 周锦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2期160-162,170,共4页
目的探讨关元穴穴位按摩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镇痛分娩产妇产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及尿潴留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浙江医院镇痛分娩的100名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产后均实施常规处理,... 目的探讨关元穴穴位按摩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镇痛分娩产妇产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及尿潴留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浙江医院镇痛分娩的100名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产后均实施常规处理,如产后健康宣教、饮食照料及排尿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采取关元穴位按摩和中药封包治疗。观察两组产妇自主排尿、诱导排尿及尿潴留情况,记录自主排尿者首次排尿间隔、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结果两组排尿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主排尿产妇首次排尿间隔低于对照组,膀胱残留尿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排尿积分指标低于对照组,排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排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元穴穴位按摩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可有效促进镇痛分娩产妇产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元穴 中药封包 镇痛分娩 排尿功能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珺 程贤鹦 +3 位作者 叶惠琴 姚雪萍 周雯 吴青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0期1491-1493,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EPISBO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384例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EPISBO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384例卵巢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后发生EPISBO 82例,发生率21.35%。患者年龄、术前肠梗阻、手术途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中肠粘连程度、手术涉及肠道、临床-病理分期、术后低蛋白血症之间构成比在是否发生EPISBO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涉及肠道、临床-病理分期、术后低蛋白血症是卵巢癌患者术后发生EPISBO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输血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手术时间超过350 min、涉及肠道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卵巢癌III-IV期患者术后容易发生EPISBO,应针对上述因素尽早干预,从而预防EPISBO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