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DS肽对TGFβ刺激肝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程计林 周欣 +7 位作者 李定国 魏红山 黄新 王志荣 展玉涛 张晶 徐芹芳 陆汉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探讨RGDS肽体外对TGFβ1刺激肝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从正常大鼠肝脏中分离肝星状细胞原代培养 ,分 6组 ,单纯对照组 ,TGFβ1对照组 ,RGDS组 ,RGDS +TGFβ1组、RGES +TGFβ1组及IFNα - 2b+TGFβ1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 探讨RGDS肽体外对TGFβ1刺激肝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从正常大鼠肝脏中分离肝星状细胞原代培养 ,分 6组 ,单纯对照组 ,TGFβ1对照组 ,RGDS组 ,RGDS +TGFβ1组、RGES +TGFβ1组及IFNα - 2b+TGFβ1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的Ⅲ型胶原。RGDS +TGFβ1组和IFN +TGFβ1组Ⅲ型胶原水平明显低于TGFβ1对照组、RGES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RGDS肽 细胞外基质 TGFB HSC HECM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程计林 薛炳发 +3 位作者 刘宝玲 牛正先 黄孝立 杜晓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723-724,共2页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8例胃癌及其旁正常粘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结果,胃癌EGF阳性36例(62.l%),EGFR阳性29例(50.0%);正常粘膜EGF、EGFR阳性各3例(5.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提示EGF、EGFR与胃癌关系密切....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8例胃癌及其旁正常粘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结果,胃癌EGF阳性36例(62.l%),EGFR阳性29例(50.0%);正常粘膜EGF、EGFR阳性各3例(5.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提示EGF、EGFR与胃癌关系密切.EGF随癌浸润加深阳性率增高.有转移时胃癌组织EGF和EGFR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1).因此,EGF、EGFR的表达程度可反映胃癌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肽对肝纤维化鼠血清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程计林 周欣 +3 位作者 李定国 黄新 魏红山 徐芹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肽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鼠分5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单纯饲养不给任何处理;余20只大鼠均给予40%... 目的 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肽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鼠分5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单纯饲养不给任何处理;余20只大鼠均给予40%CCl4橄榄油腹部皮下注射6周,之后,继续给予CCl4同时分别加用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RGDS(RGDS组)、精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肽(RGES组)、干扰素a-2b(IFN组)腹腔注射。4周后去眼球取全血,应用酶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的Ⅲ型胶原含量。结果 血清Ⅲ型胶原水平IFN组和RGDS组(58.73±8.18ng/ml和64.35±13.73ng/ml)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和RGES组(126.02±33.92ng/ml和119.61±33.92ng/ml)。结论 RGDS可使肝硬化鼠血清Ⅲ型胶原降低,RGES无此生物效应,可见RGD结构和序列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肽 肝纤维化 血清Ⅲ型胶原 治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转化B淋巴细胞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计林 耿直 +4 位作者 仝文斌 范涛 高建恩 马文彬 冯百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4,共3页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转化培养后其中是否仍有丙型肝炎病毒 (HCV)存在。用EB病毒感染患者HCV阳性PBMC并使其转化 ,获得永生化B细胞 (EBVTB)。而后 ,用套式RT -PCR检测培养细胞和上清中的HCVRNA ,用免疫组化SP法...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转化培养后其中是否仍有丙型肝炎病毒 (HCV)存在。用EB病毒感染患者HCV阳性PBMC并使其转化 ,获得永生化B细胞 (EBVTB)。而后 ,用套式RT -PCR检测培养细胞和上清中的HCVRNA ,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HCV抗原在细胞中的表达。HCV在传代细胞中持续存在 ,而培养细胞中的HCVRNA负链和培养上清中的HCV间断阳性。免疫组化发现HCVNS3、NS5和C抗原分布于胞浆、细胞膜和核膜周围也可见阳性着色 ,细胞核阴性。HCV可以在体外EB病毒转化B细胞系中较长时间存在和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B淋巴细胞 EBV 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雌孕激素受体在食管癌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计林 牛正先 +2 位作者 黄珂 黄孝立 杜晓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99-600,共2页
上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雌孕激素受体在食管癌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程计林,牛正先,黄珂,黄孝立,杜晓光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市454151)上皮生长因子(EGF)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十分重要,其与性激素的... 上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雌孕激素受体在食管癌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程计林,牛正先,黄珂,黄孝立,杜晓光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市454151)上皮生长因子(EGF)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十分重要,其与性激素的相互关系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上皮生长因子 雌激素 受体 孕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6
作者 程计林 刘宝玲 +2 位作者 牛正先 黄孝立 杜晓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6年第1期15-16,共2页
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13例肝硬化并原发肝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癌组织和非癌肝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它的受体(EGFR)。结果:13例非癌肝组织均有EGF、EGFR表达(100%);13例肝癌组织中EGF... 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13例肝硬化并原发肝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癌组织和非癌肝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它的受体(EGFR)。结果:13例非癌肝组织均有EGF、EGFR表达(100%);13例肝癌组织中EGF阳性3例(23.1%)、EGFR阳性4例(30.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揭示肝细胞是EGF的靶细胞,EGF、EGFR与正常肝细胞的生长调节有关。12例肝细胞癌中,癌细胞分化程度Ⅰ和Ⅱ级者5例,其中EGFR阳性3例(60.0%);Ⅲ级者7例中,EGFR表达阴性。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可以丢失一些正常细胞的膜结构,包括EGFR,失去EGF的正常调节,而发生恶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7
作者 程计林 牛正先 +1 位作者 黄孝立 杜晓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Z7例结、直肠癌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雌激素受体(ER)。结果:EGFR阳性16例(59.3%),ER阳性8例(29.6%),EGFR、ER均阳性7例(25.9%),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Z7例结、直肠癌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雌激素受体(ER)。结果:EGFR阳性16例(59.3%),ER阳性8例(29.6%),EGFR、ER均阳性7例(25.9%),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GFR、ER表达与Dudes分期有关,EGFR的阳性率在癌组织中显著高于ER(P<0.05)。11例淋巴结转移腺癌中,EGFR阳性8例(72.7%),ER阳性7例(63.6%),两者均阳性5例(45.5%)。结果提示:EGFR、ER与结、直肠癌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远较雌激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生长因子 受体 雌激素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血清HCV RNA与ALT的关系及干扰素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程计林 吴秀娟 冯百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丙型肝炎血清HCVRNA与ALT的关系及干扰素的影响程计林吴秀娟冯百芳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程计林冯百芳)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医院)(吴秀娟)丙型肝炎病毒(HCV)引... 丙型肝炎血清HCVRNA与ALT的关系及干扰素的影响程计林吴秀娟冯百芳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程计林冯百芳)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医院)(吴秀娟)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肝损伤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血清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血清 HCVRNA 丙氨酸转氨酶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腹泻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齐唐凯 张仁芳 +7 位作者 王江蓉 沈银忠 郑毓芳 刘莉 黄绍萍 程计林 冯艳玲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分析住院艾滋病患者腹泻患病、诊断及预后情况,探讨该疾病的优化诊治策略。方法在2009年7月—2011年6月入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艾滋病患者中,筛选出91例合并腹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 目的分析住院艾滋病患者腹泻患病、诊断及预后情况,探讨该疾病的优化诊治策略。方法在2009年7月—2011年6月入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艾滋病患者中,筛选出91例合并腹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总计22例(24.2%)患者取得明确的病原学或病理学诊断。出现电解质紊乱与预后不良有关(OR=9.185,95%CI=2.205~38.263,P=0.001)。10例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平均2.1(1.3~2.9)d后出现腹泻;12例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后平均3.4(1.6~5.2)d内出现腹泻。结论需要进一步完善艾滋病合并腹泻诊断策略;出现电解质紊乱是艾滋病合并腹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规范使用抗生素有助于艾滋病合并腹泻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腹泻 诊断策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肠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其临床表现 被引量:12
10
作者 尚祉胤 杨敬貌 +5 位作者 陈丽萍 刘敏 程开 李耀华 艾迎春 程计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54-358,共5页
临床上高达80%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胃肠症状,这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肠结构改变、胃肠功能失调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有关。回顾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对胃肠结构改变、胃肠功能失调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的影响,以及这些... 临床上高达80%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胃肠症状,这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肠结构改变、胃肠功能失调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有关。回顾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对胃肠结构改变、胃肠功能失调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的影响,以及这些改变所导致的消化道临床表现,提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肠结构改变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的并发症,改善胃肠症状;另外,对胃肠功能进行调节,可改善患者症状,有助于延缓肝硬化进展,建议定期内窥镜评估肝硬化患者胃肠黏膜和血管的改变,有助于早期治疗和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压 胃肠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P-1 B细胞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玲 孙俊 +1 位作者 刘建生 程计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7-1920,共4页
目的:预测并鉴定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蛋白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DNAStar和BcePred分析软件联合预测TIMP-1的B细胞表位,以此合成8分支多抗原肽结构的表位肽(MAP),并与通用型T辅助表位肽(VQGEESNDK,氨基酸163~171)联合免疫家兔... 目的:预测并鉴定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蛋白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DNAStar和BcePred分析软件联合预测TIMP-1的B细胞表位,以此合成8分支多抗原肽结构的表位肽(MAP),并与通用型T辅助表位肽(VQGEESNDK,氨基酸163~171)联合免疫家兔,检测免疫血清效价,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方法鉴定其特异性和抗体亲和力。结果:软件预测显示,TIMP-1的第27~41位(MAP1)、第57~71位(MAP2)、第95~109位(MAP3)和第193~207位(MAP4)氨基酸序列最可能为其优势B细胞表位。抗体滴度动态检测表明,MAP2、MAP3和MAP4均能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其中MAP2和MAP4诱导的抗体水平最高;免疫印迹证实MAP2、MAP3和MAP4诱导产生特异性的TIMP-1抗体;间接ELISA证实MAP4与商品化TIMP-1抗体具有最高的亲和力。结论:TIMP-1的第27~41位和第193~207位氨基酸为其优势B细胞表位,其中第193~207位氨基酸的免疫原性最强,这为TIMP-1多肽抗体和B细胞优势短肽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表位 B淋巴细胞 多抗原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NO和NOS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小维 程计林 李定国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方法 实验组:肝硬化患者58例;对照组:正常健康者40例。血清学检测指标:NO、NOS含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红素... 目的 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方法 实验组:肝硬化患者58例;对照组:正常健康者40例。血清学检测指标:NO、NOS含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红素(SB)、清蛋白(ALB)及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 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血清NO明显增高,与Child-Pugh A级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NOS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及Child-Pugh A、B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血清NO水平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增高,而血清NOS却呈负增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肝炎后肝硬化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在肝硬化性心肌病中的作用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亚洁 陈丽萍 +3 位作者 尚祉胤 杨敬貌 艾迎春 程计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1-1114,共4页
肝硬化患者常见有心脏负荷增大,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肌结构异常,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被称为肝硬化性心肌病(CCM)。由于起病隐匿,目前对于CCM关注较少。B型利钠肽(BNP)由心肌细胞分泌,能够敏感地反映心室... 肝硬化患者常见有心脏负荷增大,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肌结构异常,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被称为肝硬化性心肌病(CCM)。由于起病隐匿,目前对于CCM关注较少。B型利钠肽(BNP)由心肌细胞分泌,能够敏感地反映心室功能变化,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评估。BNP一直以来在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的诊疗方面均显示出重要作用,同时近期研究发现BNP在肝硬化患者中明显升高,与肝硬化腹水、静脉曲张、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紧密相关,并且在CCM无症状时,即可对心肌损伤发挥一定的提示作用。综述了BNP在CCM中的表达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肝硬化 心肌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