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稼轩词的情感流程
1
作者 程自信 申启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78-84,共7页
本文试图从情感及情感流程的角度来研究辛弃疾的词作。文中提出:哀怨悲愤是辛词的主旋律,也是辛词情感流程的主体部分。但辛词的情感流程又不是一维的、单向的。词人在表达哀怨悲愤情绪的同时,也于词中寄寓了闲适恬淡的情趣。这种闲适... 本文试图从情感及情感流程的角度来研究辛弃疾的词作。文中提出:哀怨悲愤是辛词的主旋律,也是辛词情感流程的主体部分。但辛词的情感流程又不是一维的、单向的。词人在表达哀怨悲愤情绪的同时,也于词中寄寓了闲适恬淡的情趣。这种闲适恬淡之情,也是辛词情感流程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章还从时代、生活遭遇、儒道两家传统文化的薰陶影响等方面,剖析了辛弃疾悲剧性格、复杂的情感形成的原因,论述探讨了辛词的情感流程对于深入研究辛弃疾其人其词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情感流程 稼轩词 生命理想 辛词 悲剧性格 社会现实 词作 宋王朝 执着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2
2
作者 程自信 王友胜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4期52-58,共7页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远处,回首俯视往昔那岁月已历数千年的诗坛,便不难发现,一种朝不虑夕的生命危机感时而充斥于人们的心头。极为敏感的古人念天地之广大,悟兴废之无常,哀人生之须臾,惧凋落之无期,对于生命表现出了浓厚的悲观意绪与幻...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远处,回首俯视往昔那岁月已历数千年的诗坛,便不难发现,一种朝不虑夕的生命危机感时而充斥于人们的心头。极为敏感的古人念天地之广大,悟兴废之无常,哀人生之须臾,惧凋落之无期,对于生命表现出了浓厚的悲观意绪与幻灭情感。两千多年来,从憔悴江泽之畔的屈原到病老孤舟之上的杜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古代文人 屈原 杜甫 生命表现 兴废 危机感 古人 陶渊明 生命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的人生思考与精神超脱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自信 王友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49-54,62,共7页
本文从主体批评的角度,对陶渊明之所以成为伟大诗人并在后人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因由作了深入剖折。文章力求揭示创作主体深层的心理底蕴,从诗人的性格气质、志趣爱好、人生体验及日常喜怒哀乐等内在心态去作综合性考察。文章对陶渊明... 本文从主体批评的角度,对陶渊明之所以成为伟大诗人并在后人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因由作了深入剖折。文章力求揭示创作主体深层的心理底蕴,从诗人的性格气质、志趣爱好、人生体验及日常喜怒哀乐等内在心态去作综合性考察。文章对陶渊明内心关于出处仕隐的矛盾,对生命价值与人格自由的认识依次作了论述。指出陶渊明一生,既追求功业,忧患生死,又始终以一种越然的解脱方式,去抚慰那因人生反思,现实困厄所受损的心灵。陶渊明的立身处世,为后世文人树立了榜样;陶渊明在返归、讴歌自然时所体现出来的个性解放精神,对后世文人深有启迪。这正是陶渊明及其作品对后人具有神奇魅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精神超脱 中国文人 自我实现 人生体验 人生反思 后世文人 价值关怀 解放精神 解脱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龟崇拜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6
4
作者 程自信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43-46,共4页
论中国龟崇拜的历史演变程自信关键词龟崇拜,历史演变,成因在我国古代,龟曾经是人们的崇拜物。作为一种积淀着先民情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现象,这种对龟的崇拜,可以上溯至遥远的上古年代。被视为中华始祖的黄帝族、鲸氏族及东夷的一... 论中国龟崇拜的历史演变程自信关键词龟崇拜,历史演变,成因在我国古代,龟曾经是人们的崇拜物。作为一种积淀着先民情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现象,这种对龟的崇拜,可以上溯至遥远的上古年代。被视为中华始祖的黄帝族、鲸氏族及东夷的一些氏族,都曾以龟为图腾,将龟看成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崇拜 历史演变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晏几道的政治倾向及其词作 被引量:3
5
作者 程自信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34-37,共4页
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生平资料缺失已久。本文以目前所能辑集到的资料为依据,多侧面地探讨、考察了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并对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与其词体文学创作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述。文章所论,将有助于人们深... 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生平资料缺失已久。本文以目前所能辑集到的资料为依据,多侧面地探讨、考察了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并对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与其词体文学创作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述。文章所论,将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北宋词体文学的发展及晏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晏几道 变法与反变法 比兴寄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诗歌浅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自信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85-89,共5页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坚强战士和新诗运动的积极推进者和实践家。陶先生从民国三年即1914年开始写新诗,其时尚在五四运动以前。至1946年7月逝世前止,他在繁忙的教育工...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坚强战士和新诗运动的积极推进者和实践家。陶先生从民国三年即1914年开始写新诗,其时尚在五四运动以前。至1946年7月逝世前止,他在繁忙的教育工作和紧张的斗争生活中,勤奋地写下了十大卷诗歌。从陶行知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到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剪影,能体察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赤子之心,能看到诗人成长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战士的革命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诗歌 帝国主义侵略 蒋介石 反帝反封建 新诗运动 五四运动 民主革命 人民教育家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辛弃疾的婉约词
7
作者 程自信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6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婉约词 辛弃疾 豪放词 稼轩词 《摸鱼儿》 审美趣味 革新词 含蓄蕴藉 比兴寄托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辛弃疾词的文化渊源
8
作者 程自信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关键词 辛弃疾词 陶渊明 文化渊源 传统文化 人格原型 历史人物 辛词 现实生活 司马迁 司马相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9
作者 程自信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3期93-99,共7页
关键词 我国古代 道德修养 民族特色 古代文论 文艺创作 文艺作品 司空图 “味外味” 思想品德修养 本色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