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面瓣血管的巨微解剖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程耕历
陈尔瑜
纪荣明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0-203,共4页
-
文摘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了50例面瓣的血管。面动脉在下颌角前2.70cm处由颈部转到面部,迂曲上行于口角外侧1.68cm和鼻翼下缘外侧1.38cm;48%终于鼻尖到鼻根连线下半平面的外侧,只有26%到达内皆。对面动脉在面部分出的颏支、下唇和上唇动脉、与眶下动脉的吻合支、内(?)动脉、咬肌部支、颊支和颧支等的起源、行程、分布和吻合以及外径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观察了面前静脉与面动脉的位置关系。对与鼻唇沟瓣、下唇瓣、上唇瓣、颧部面瓣有关的面动脉及其分支的应用解剖学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面瓣
血管
巨微解剖
-
Keywords
facial flap, macromicroanatomy.
-
分类号
R322.1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外鼻的动脉供应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程耕历
陈尔瑜
纪荣明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2-124,共3页
-
文摘
在25具成年尸体50侧标本上解剖了外鼻的动脉。分布到外鼻的动脉有上唇动脉的鼻中隔动脉、面动脉的鼻翼下缘动脉、鼻翼动脉和鼻外侧动脉;还有眼动脉的鼻背动脉;有的眶下动脉也发出分支到外鼻。对上述动脉的起源、行程、分布、吻合和外径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对与人中部组织瓣、鼻翼下缘组织瓣和鼻背岛状瓣有关的动脉应用解剖进行了讨论。对鼻外侧动脉和鼻背动脉的命名问题提出了商榷。
-
关键词
鼻
动脉
显微外科解剖
-
Keywords
nose, artery, microsurgical anatomy.
-
分类号
R322.1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舌骨下肌群神经肌带的解剖学基础
- 3
-
-
作者
程耕历
朱星红
纪荣明
糜健红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5-49,共5页
-
文摘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了30例成人舌骨下肌群的神经和血管,并用一具成年新鲜女尸(死后约30小时)及一只狗对舌骨下肌群神经肌蒂的运动终板进行了氯化金染色。舌骨下肌群神经肌蒂的神经主要来自颈袢上根。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的神经在它们进入这些肌肉时,有甲状腺上动脉的第二或第三级分支伴行。神经和血管大都可以包含在神经肌蒂内。柱新鲜尸体和狗的神经肌蒂内,明显地存在有典型运动终板。本文还对舌骨下肌群各肌的大小进行了测量,并对舌骨下肌群神经肌蒂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舌骨下肌
神经肌蒂
解剖学
-
Keywords
neuromuscular pedicle. infrahyoid muscle.
-
分类号
R322.9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长伸肌瓣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朱星红
程耕历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9-221,共3页
-
文摘
在30个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长伸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测得肌长23.1cm。该肌由7-17支胫前动脉横向分支供应,肌下份有腓动脉穿支发出补充,动脉主要从肌的内侧入肌。腓深神经约发出2支分支分布该肌,也是从肌内侧进入肌内。根据观察结果我们认为长仲肌瓣倒置治疗小腿中下份慢性骨髓炎及开放性胫骨骨折,似为较理想的供肌。
-
关键词
mu长伸肌瓣
解剖学
下肢
-
Keywords
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muscle flap, anterior tibial artery, fracture of tibia.
-
分类号
R323.7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肾脏位置及其后邻的观察
- 5
-
-
作者
万玉碧
程耕历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2期169-177,共9页
-
文摘
本文着重对50具中国成年尸体的肾后邻进行了观察,并观察了肾的大小和位置。根据观察结果,在背部平第11—12胸椎棘突间隙和第三腰椎棘突各作一水平线,距正中平面3.63cm和9.19cm处各作一垂直线,此四条线围成的四边形,可概括为肾脏在背部的表面投影。肾床是指肾后毗邻的结构,计有肌肉、肋骨、肋膈窦和脊神经,其中以肌肉为主。膈肌占肾后面的5.5/12,腰方肌占4/12,腰大肌占1.5/12,腹横肌起始腱膜占1/12。50具尸体中,椎肋三角的出现率为68%。绝大多数肾后面有第12肋,24%有第11肋。八侧肾后无胸膜,91侧与胸膜有关,其中87侧肾后面上1/4有胸膜。肋膈窦后下界向下未超过第一腰椎横突;向外与第12胁交界处,位于骶棘肌外侧缘之外者占43.51%,值得肾手术时注意。肾后面都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同时出现的占28%,两神经呈一干的占72%。
-
关键词
外侧缘
棘肌
下界
腰椎横突
棘突间隙
肾下极
肾脏
腰椎棘突
肋骨
腰椎体
肾上极
神经
椎肋
-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四例肾异常及三例双输尿管
- 6
-
-
作者
程耕历
万玉碧
赵克勤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66年第1期59-60,共2页
-
文摘
有关肾及输尿管的先天异常,国内已有不少报道,但对肾的血管和形态记述则较少。我们在近300例标本中,看到4例先天异常肾和3例单侧双输尿管。根据Gutierrez和Smith等对异常肾的分类原则,我们的4例为蹄铁形肾、L形肾、盘形肾和短肾,其中后三者在我国尚未见有报告。
-
关键词
双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主动脉腹部
输尿管口
-
分类号
R69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
-
题名肾静脉肾外段及其瓣的观察
被引量:1
- 7
-
-
作者
万玉碧
程耕历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65年第4期31-33,共3页
-
文摘
本文在200具尸体(成人112,儿童88;男尸120,女尸80)上观察了肾静脉,并在其中的80具成年尸体上观察了肾静脉瓣等项。腎静脉腎外段(一)肾静脉的条数无论左肾或右肾都以具有一条静脉的占绝大多数,左肾静脉更是这样,具有两条静脉的在200例中仅出现2例,占1%(见表)。右肾静脉的两条或三条的出现率较左侧高,共出现35例,占17.5%。从表可见,其他国内作者的报道也与本文的结果一致。关于多条右肾静脉的出现率,在我国人的材料中并不一致,尚需进一步观察。
-
关键词
静脉瓣
出现率
肾静脉
臂静脉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性腺动脉及其与肾蒂的关系
- 8
-
-
作者
万玉碧
程耕历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65年第4期19-22,共4页
-
文摘
我们在150具尸体(成人115具,儿童35具。其中男107具,女43具)上,观察了性腺动脉的数目、起源及其与肾蒂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性腺动脉的数目在150具尸体的300侧中,共出现309支性腺动脉,其中九侧具有双支动脉,余均为单支动脉。以尸体计,左右各一支性腺动脉的最多,共142例,占94.67±1.83%。其次,一侧为双支另一侧为单支的共7例,占4.66±1.72%;两侧均为双支的仅出现1例(0.67±0.67%)。
-
关键词
性腺
泌尿生殖系统
动脉
肾蒂
-
分类号
S91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