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汉字的异同引发的文化思考
1
作者 程绍虹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9年第11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日本神话 汉字 日本文学 外来文化 宗教信仰 太阳神 实用主义 思维模式 文化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人称小议
2
作者 程绍虹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8年第12期20-41,共2页
关键词 第二人称 人称代名词 人才使用 表示方法 时间的推移 口语体 表示敬意 标准语言 日本语 本国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发展 借鉴与创新──大江健三郎作品风格探析
3
作者 程绍虹 《日语知识》 2000年第9期29-30,共2页
以《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足球赛》等主要作品而荣获一九九四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一夜之间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巨星。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相对于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日本传统巨匠来说,他更多地接受了西方现... 以《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足球赛》等主要作品而荣获一九九四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一夜之间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巨星。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相对于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日本传统巨匠来说,他更多地接受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诸多技巧,将之与日本小说传统的写作手法交织、揉和在一起,从而步入了他继承、发展、借鉴、创新的艺术之路,建树了他既有别于传统文学却又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学土壤之中的独特的大江式的艺术风格。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萨特的存在主义、意识流、荒诞派、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的影子,真可谓是日本当代集西方现代派技巧于一身的大成者,但我们又很难将他确切地定位于某一流派。也许这正是吸引人们去探索、研究其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吧。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生活哲学,关注和讨论的是人在世界中的处境问题。存在主义文学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产物,它的中心命题就是“自由选择”和“介入说”。大江健三郎于五十年代读大学期间开始接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并尝试着以存在主义文学的命题——自由选择和介入说——进行文学创作。通过对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危机、残疾危机、核危机和性危机的描述揭示了日本现代社会的现实,从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江式 存在主义文学 战争题材 军事题材 早期作品 生与死 非理性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