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红亮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治疗血管性痴呆探析
1
作者 吴燕玲 程红亮 +1 位作者 胡培佳 李婉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程红亮教授认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与督、任、心、肾密切相关,明确提出“督-任-脑-心-肾”五位一体元神论。程红亮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窍”,以元阳虚衰、相关脏腑阳气不足为本,痰浊、瘀血闭阻气血经络神窍为标,... 程红亮教授认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与督、任、心、肾密切相关,明确提出“督-任-脑-心-肾”五位一体元神论。程红亮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窍”,以元阳虚衰、相关脏腑阳气不足为本,痰浊、瘀血闭阻气血经络神窍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主张应在“督、任、脑、心、肾”五者的紧密联系基础上辨经论治血管性痴呆,总结并提出“百会、风府、神庭、大椎”“关元、气海”“内关、神门”和“中冲、涌泉”4对核心组穴及其他组穴,在临床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五位一体元神论 辨经论治 核心组穴 名医经验 程红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红亮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治疗脑病经验撷菁
2
作者 李婉莹 程红亮 胡培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总结安徽省名中医程红亮教授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脑与督脉、任脉、心经、肾经密切相关,脑-督-任-心-肾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元神之府”。督、任、心、肾四条经脉气血运行通畅... 总结安徽省名中医程红亮教授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脑与督脉、任脉、心经、肾经密切相关,脑-督-任-心-肾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元神之府”。督、任、心、肾四条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则脑髓充盈,故程师尤为注重通调督、任、心、肾四条经脉的气血运行。经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确立了督任心肾经为主+局部取穴的治疗思路,以督脉之百会-风府-神庭、任脉之气海/关元、肾经之涌泉、心经之神门为核心组穴。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化瘀通络药灸”法作为主要干预疗法。该法是将艾灸与中草药有机结合以达化瘀通络、开窍醒脑之功效的一种药灸结合疗法,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中风病及中风后吞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中,临床疗效显著,为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 化瘀通络药灸 脑病 程红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红亮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涛 程红亮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4期33-36,共4页
程红亮教授善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且临床疗效显著。该文主要总结程红亮教授通过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经验,以供临床医师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灸 临床经验 程红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红亮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萃 程红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642-645,共4页
程红亮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有独到见解,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及临床经验创立针灸药结合的施治方式,运用分期、分部、分法、辨经相结合辨证体系,治疗以通经络,调气血为大法。取穴远近相配,局部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强调由点及面,行针导气,同时重... 程红亮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有独到见解,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及临床经验创立针灸药结合的施治方式,运用分期、分部、分法、辨经相结合辨证体系,治疗以通经络,调气血为大法。取穴远近相配,局部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强调由点及面,行针导气,同时重视四肢远端选穴。因人分期选用电针、闪罐、梅花针等多法齐下。依据现代病理分析明确各期针刺手法异同及针灸刺激量大小。倡导心理疏导,治养结合,使患者尽快达到康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红亮 周围性面瘫 针药结合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红亮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宜廷 程红亮 +2 位作者 汪庆庆 张世林 凌美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1期2127-2130,共4页
介绍程红亮教授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经验。程红亮教授将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脑府失用,咽喉经筋受累”,在此基础上采用芒针弯刺天突、深刺全知、足三里透刺三阴交治疗该病,手法精湛,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 介绍程红亮教授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经验。程红亮教授将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脑府失用,咽喉经筋受累”,在此基础上采用芒针弯刺天突、深刺全知、足三里透刺三阴交治疗该病,手法精湛,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中风 芒针透刺 名医经验 程红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红亮以“治咽十三穴”为主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验 被引量:8
6
作者 薛晓婕 程红亮 +4 位作者 胡培佳 黄萃 苏星星 杨涛 戚玉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5期862-866,共5页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指以吞咽困难、饮水咳嗽、声音嘶哑和发音困难为特征的中风并发症。本病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针对中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为对症处理措施,且治疗效果不确切。程红亮认为治疗本病需针灸药三者...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指以吞咽困难、饮水咳嗽、声音嘶哑和发音困难为特征的中风并发症。本病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针对中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为对症处理措施,且治疗效果不确切。程红亮认为治疗本病需针灸药三者合用,并提出“咽为宗脉之所聚”的理论,以及以“治咽十三穴”为主的辨经论治的治疗原则,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障碍 治咽十三穴 辨经论治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红亮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世林 程红亮 +1 位作者 胡培佳 李青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2076-2079,共4页
总结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红亮教授以“辨经”为“论治”的核心,其病位在脑、在咽、与脏腑相关,“脑-咽-脏腑相关”实质是以任督二脉为桥梁,构建起脑-咽-脏腑三者之间的联系。该病的发生是多脏... 总结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红亮教授以“辨经”为“论治”的核心,其病位在脑、在咽、与脏腑相关,“脑-咽-脏腑相关”实质是以任督二脉为桥梁,构建起脑-咽-脏腑三者之间的联系。该病的发生是多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从局部或一脏一经论治是不够的。目前,针灸治疗该病大多集中在局部取穴,经络辨证取穴尚未形成体系。在此基础上,程红亮教授创新性地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形成了“辨经论治”治疗吞咽障碍标准化、规范化的理论体系,认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经脉病症特点“辨经选穴”。程红亮主任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以任督二脉为主,结合芒针透刺,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为经脉之所聚 辨经论治 中风后吞咽障碍 针刺 芒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红亮治疗颈源性眩晕的辨证思路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戚玉妹 程红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3期99-102,共4页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例资料学习,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程红亮主任医师关于颈性眩晕的“调和气血、温阳通络”治疗大法和“辨证、辨经、辨位、辨病”的学术思想、独特的取穴思路以及“针、灸、药合用”的临床经验。结合验案说明,程师治...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例资料学习,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程红亮主任医师关于颈性眩晕的“调和气血、温阳通络”治疗大法和“辨证、辨经、辨位、辨病”的学术思想、独特的取穴思路以及“针、灸、药合用”的临床经验。结合验案说明,程师治疗本病时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提出“辨证论治、首重气血”“辨经论治、通调督任”“辨位论治、突出‘筋骨肉’”“结合辨病、四法合一”学术思想,善于“针、灸、药”三者合用,并配合百会穴压灸,常疗效甚佳。程师诊治颈性眩晕思路独特、方法多样而简便廉效,常达到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行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调和气血 温阳通络 通调督任 针药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红亮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取穴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超 程红亮 +4 位作者 薛晓婕 胡培佳 杨涛 苏星星 黄萃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72-74,共3页
脑卒中是脑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程红亮认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取穴以四肢关节部穴位为主,以促进四肢功能恢复,关节的灵活运动,善用井穴,以恢复四肢气血,回升阳气;取水沟以沟通阴阳,阴阳并调,沟通周身内外... 脑卒中是脑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程红亮认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取穴以四肢关节部穴位为主,以促进四肢功能恢复,关节的灵活运动,善用井穴,以恢复四肢气血,回升阳气;取水沟以沟通阴阳,阴阳并调,沟通周身内外;多取督脉组穴以得益气温阳之功,健脑开窍,填精益髓。程红亮治疗中风后遗症以此法综合运用,既取局部穴位以通四肢,恢复四肢功能,又能整体沟通脏腑内外,调节阴阳,健脑养神,临床上具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风后遗症 取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屈瑞 汪庆庆 +1 位作者 凌美娟 程红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总结程红亮主任基于“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采用“辨经论治”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谨守“脑-咽-脏腑”三位一体理念,融“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合“病候、病位、经络”三辨法,以“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过十余年... 总结程红亮主任基于“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采用“辨经论治”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谨守“脑-咽-脏腑”三位一体理念,融“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合“病候、病位、经络”三辨法,以“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为治疗思路,首选督任经以调阴阳,次取脾胃肾以养先后天,辅取肝心经以促气血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形成了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咽-脏腑”三位一体 咽为经脉之所聚 中风后吞咽障碍 辨经论治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脾经组穴对中风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促进作用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星星 汪庆庆 +3 位作者 叶宇 赵建军 张菊红 程红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2215-2219,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脾经组穴(太白、商丘)对中风后吞咽障(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康复治疗疗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0例DA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试验组结合针刺脾经组穴(太白、商丘... 目的:观察针刺脾经组穴(太白、商丘)对中风后吞咽障(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康复治疗疗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0例DA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试验组结合针刺脾经组穴(太白、商丘)。两组均每周针刺治疗6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试验组组优于对照组(P=0.001<0.01);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均较治疗前上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0.05);两组白蛋白值均较治疗前上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倦怠乏力:Z=1.162,P=0.032<0.05;面色萎黄:Z=1.212,P=0.007<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脾经组穴能有效提升DAS的吞咽能力,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经组穴 中风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通络汤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恒斌 姬文凤 +1 位作者 侯太甫 程红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汤对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病人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认知知觉功能训练和针刺治疗,并在配合治疗的同时将...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汤对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病人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认知知觉功能训练和针刺治疗,并在配合治疗的同时将化瘀通络汤应用于观察组。4周后,将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相关量表分数在2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选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患者的认知能力施行评测,以及用于测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应用化瘀通络汤的观察组疗效(92.5%)较对照组(70%)提升显著,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oCA、MMSE和ADL的分值经过治疗后评析,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值达到了显著的程度(P<0.01);2组的MoCA、MMSE和ADL数值进行组间对比,化瘀通络汤组分值升高明显,症状改善显著(P<0.01)。结论:对脑小血管病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病人,化瘀通络汤的疗效显著,能使病人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它对卒中风险的下调有一定影响,并且不增长药物风险,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轻度认知障碍 化瘀通络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论治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成果及启示
13
作者 戴帆 程红亮 胡培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48-652,共5页
介绍程红亮教授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证经验和治疗特色。程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水湿、瘀血、浊毒”是主要病因,水液代谢障碍是病机的核心,病位主要在三焦。针对... 介绍程红亮教授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证经验和治疗特色。程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水湿、瘀血、浊毒”是主要病因,水液代谢障碍是病机的核心,病位主要在三焦。针对“水湿、瘀血、浊毒”不同的病因,采用辨经论治,分经、分部、分法相结合,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水湿瘀毒 辨经论治 分法治疗 名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时皆有土”学术思想的内涵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红亮 张道宗 +2 位作者 胡培佳 王涛 孙培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884-887,共4页
历代五行与四时的配属多有差异,尤其土与四时相配问题,说法更不统一,对"四时"与"长夏"的时间长短划分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张道宗教授从"土"的基本属性出发,对"土主四时"或"土寄旺于四季... 历代五行与四时的配属多有差异,尤其土与四时相配问题,说法更不统一,对"四时"与"长夏"的时间长短划分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张道宗教授从"土"的基本属性出发,对"土主四时"或"土寄旺于四季之末"或"土脾主长夏"等观点进一步深入探考,将长夏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从而提出"四时皆有土"之说,指出"脾土"不独主一时,而是融于四时、旺于四时。在临床实践中,从"湿"论治是"四时皆有土"学说的核心,在疾病的病因中突出湿邪为患,治疗以健脾化湿为大法,兼顾调节相关脏腑"脾"的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学说 四时 长夏 四时皆有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程红亮 耿飞 +2 位作者 胡培佳 殷恒斌 杨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VC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5例)和药物组(26)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督脉穴位神庭、百会、风府、大椎进行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多奈哌齐进行...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VC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5例)和药物组(26)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督脉穴位神庭、百会、风府、大椎进行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及中医证候量表、MMSE量表、Hachinski量表、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FAB)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Hg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g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针刺组升高值显著大于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针刺组降低值显著大于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前MMSE、Hachinski、FA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FAB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针刺组增加值显著大于药物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chinsk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针刺组降低值显著大于药物组(P<0.05)。两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刺督脉组穴可改善VCI患者认知能力,且疗效优于多奈哌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督脉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程红亮 李飞 +4 位作者 胡培佳 张闻东 陈幸生 韩为 张道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从多角度客观评价"通督调神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期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治疗和常规药物、康复治疗的疗效优劣,提出针灸优化方案。方法:脑中风痉挛瘫期患者91例分为药物组30例、康复组30例及通督调神针刺组31例... 目的:从多角度客观评价"通督调神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期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治疗和常规药物、康复治疗的疗效优劣,提出针灸优化方案。方法:脑中风痉挛瘫期患者91例分为药物组30例、康复组30例及通督调神针刺组31例。每周6次,治疗4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ADL-Barthel指数积分分级、SIAS脑卒中功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d记录各临床评定量表。评测3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康复等的疗效。结果:91例脑卒中痉挛瘫期患者经过28d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同时能直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通督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较好,优于药物和康复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 痉挛瘫期 通督调神 康复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程红亮 胡培佳 +4 位作者 张闻东 李飞 陈幸生 周婷 卫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和常规药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响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3月收治7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通督调神针刺组(35例)和口服西药对照组(37例)进行对照观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和常规药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响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3月收治7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通督调神针刺组(35例)和口服西药对照组(37例)进行对照观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应用改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有效率的评估。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67.56%。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的平均N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无创伤,安全性高,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 通督调神针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井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1区CRE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红亮 蔡荣林 +4 位作者 殷红彪 吴生兵 张闻东 陈幸生 胡培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8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井穴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4VO法制备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各8只,通过跳台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 目的:探讨电针井穴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4VO法制备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各8只,通过跳台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REB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低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与药物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但不及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和药物组无差异(P>0.05);CREB的表达模型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电针井穴可能通过增加VD大鼠海马CA1区CREB的表达,保护神经元,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 井穴 海马 CR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选用隔物灸治疗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程红亮 韩为 +1 位作者 胡培佳 杨骏(指导老师)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对辨证施用隔物灸治疗膝原发性骨关节炎(KOA)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单盲法将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风寒型、血瘀型、肾虚型分别采用隔姜灸、隔三七饼灸、隔附子饼灸,对照组采... 目的:对辨证施用隔物灸治疗膝原发性骨关节炎(KOA)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单盲法将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风寒型、血瘀型、肾虚型分别采用隔姜灸、隔三七饼灸、隔附子饼灸,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进行评定。结果:2组在改善KOA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积分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用不同隔物灸治疗KOA能缓解疼痛、显著改善其功能活动,是一种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原发性骨关节炎 辨证论治 隔物灸 双氯芬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骏辨证选用隔物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症述要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红亮 李飞 +5 位作者 胡培佳 韩为 周忠良 宋阳春 燕炼钢 杨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2期1036-1039,共4页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辨证论治 隔物灸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名医经验 杨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