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混合聚类和关键点检测的智能人脸搜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昭辉 张吉光 +3 位作者 徐士彪 孟维亮 程章林 张晓鹏 《集成技术》 2022年第1期52-65,共14页
在信息产业急剧膨胀的时代背景下,主流数字媒体产生了由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的演化,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视频中人物的关键信息,成为各大互联网娱乐和大数据分析领域争相研究的话题。然而,现有的人物信息获取方法还有极大的局限性,无法在... 在信息产业急剧膨胀的时代背景下,主流数字媒体产生了由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的演化,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视频中人物的关键信息,成为各大互联网娱乐和大数据分析领域争相研究的话题。然而,现有的人物信息获取方法还有极大的局限性,无法在视频界面直接获取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由粗到细”的基于特征混合聚类和关键点检测的智能人脸搜索框架,实现了对互联网视频数据的实时检测与高鲁棒的视频人脸数据智能搜索。该文将大数据下人脸数据实时搜索工作细分,首先,通过基于多尺度深度特征混合聚类的人脸检测算法,使用Softmax函数实现数据分类,并运用中心损失函数center loss形成聚类中心,随后通过对中心点的回归矫正,达成人脸的粗筛选;然后,通过基于脸部关键点检测算法,提取68个人脸关键特征点,生成易于计算处理的标准化特征码。此外,该文还构造了两个影视类人脸数据集,为后续相关互联网行业、娱乐多媒体提供大数据分析。基于该文章整体实验结果表明,在人脸快速检测方面,与现有的主流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在识别精度和效率上,都具有一定的提升,其中,基于多尺度深度特征混合聚类算法实验的识别效率提升31.2%,假阳性样本辨别力提升3倍,整体运行效率达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脸检测 混合聚类 爬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辨率线段提取方法及线段语义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欣 王正玑 程章林 《集成技术》 2018年第5期67-77,共11页
线段是一种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几何信息。从图像中提取完整、连续且具有语义信息的线段对恢复场景的几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多分辨率线段提取方法,并对线段进行语义分析以区分轮廓线段和纹理线段。该... 线段是一种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几何信息。从图像中提取完整、连续且具有语义信息的线段对恢复场景的几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多分辨率线段提取方法,并对线段进行语义分析以区分轮廓线段和纹理线段。该方法首先运用多分辨率思想进行线段提取,然后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对线段进行语义分析,最后对线段进行聚类合并得到最终结果。在线段连续性和完整性方面,该文提出的方法与当前常用的线段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在语义分析准确性方面,该文提出的方法在测试集上的像素精度高达9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段提取 语义分析 多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城市场景垃圾自动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书法 程章林 《集成技术》 2017年第1期39-52,共14页
基于城市场景照片快速准确地自动检测垃圾在"智慧城管"等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城市垃圾在颜色纹理、几何形态上具有极大的多样性,甚至部分垃圾的认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给垃圾自动检测带来很大的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 基于城市场景照片快速准确地自动检测垃圾在"智慧城管"等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城市垃圾在颜色纹理、几何形态上具有极大的多样性,甚至部分垃圾的认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给垃圾自动检测带来很大的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垃圾检测方法,通过使用数据融合、数据扩充、迁移学习等方法解决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城市场景图片中垃圾的自动、快速、准确检测。文章最后基于深圳市道路垃圾照片构建了一个包含多种形态类型垃圾的垃圾图片数据库,在该库中垃圾检测准确度高达8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检测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绘草图的快速植物建模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振邦 程章林 《集成技术》 2021年第6期58-73,共16页
传统的交互式植物建模虽然能构建较为精准的目标模型,但其过程极为费时,而基于L-system的过程式建模虽然能快速自动生成复杂模型,但由于其较高的学习门槛以及对植物形态的控制性欠佳,使得普通用户难以操作。二维草图作为一种直观、高效... 传统的交互式植物建模虽然能构建较为精准的目标模型,但其过程极为费时,而基于L-system的过程式建模虽然能快速自动生成复杂模型,但由于其较高的学习门槛以及对植物形态的控制性欠佳,使得普通用户难以操作。二维草图作为一种直观、高效的交互媒介,对植物形态具有良好的描述力。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手绘草图的植物建模方法:首先,对创作者绘制的草图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推测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结合植物学知识,提出相应的花朵、枝干和叶片的深度信息恢复方法来恢复二维草图中缺失的深度信息;最后,根据深度信息和一定的植物学先验知识重建出具有真实感的目标模型。该方法支持对花卉、草本、树木等具有枝叶结构的植物进行建模,同时具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和较快的建模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建模 基于草图的建模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斐波那契采样的三维线云模型平面提取算法
5
作者 武凯 周佳新 程章林 《集成技术》 2021年第6期74-85,共12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线云模型的平面提取算法:首先将三维线云模型的每条线段映射成高斯球面上的一个点,将三维空间中的平面提取问题简化为过球心平面的拟合问题;然后在高斯球面上做近似均匀采样,对过球心的平面进行拟合;最后根...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线云模型的平面提取算法:首先将三维线云模型的每条线段映射成高斯球面上的一个点,将三维空间中的平面提取问题简化为过球心平面的拟合问题;然后在高斯球面上做近似均匀采样,对过球心的平面进行拟合;最后根据平面方程的截距信息分离出平行的平面以达到提取平面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提取平面的完整性以及平面提取的质量方面,该文算法比目前常用的平面提取算法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云模型 平面提取 高斯球 斐波那契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急腹症患者腹腔镜诊治体会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章林 王国锋 萧超优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6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36例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均获得明确诊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中转开腹6例,再手术1例。结论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36例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均获得明确诊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中转开腹6例,再手术1例。结论腹腔镜对于急腹症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有较高价值,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结合病情和自身条件,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腹腔镜 探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9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程章林 王国锋 李艳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及治疗。方法回顾2006年至2009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9例,分析其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及外科治疗等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部包块及腹痛。6例手术顺...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及治疗。方法回顾2006年至2009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9例,分析其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类型及外科治疗等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为腹部包块及腹痛。6例手术顺利切除肿瘤,2例术中探查行组织活检,1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本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侵犯脏器者采用累及脏器一并切除,不能切除和切除后再发的主张探查活组织检查和再次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探讨
8
作者 王本一 程章林 王国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7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人分别行胆囊切除或部份胆囊切除,直接瘘口修补或胆囊壁补片修补及Rowx-en-y式肝总管空肠吻合术。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人分别行胆囊切除或部份胆囊切除,直接瘘口修补或胆囊壁补片修补及Rowx-en-y式肝总管空肠吻合术。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Mirizzi综合征病理类型不一,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多种影像技术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的Mirizzi综合征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IZZI综合征 手术治疗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言:三维视觉与可视化
9
作者 陈宝权 程章林 《集成技术》 2021年第6期1-2,共2页
近年来,“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再次火爆,Facebook公司甚至改名为“Meta”,以拥抱元宇宙。Metaverse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于1992年在小说《雪崩》(Snow Crash)里创造的概念,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平... 近年来,“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再次火爆,Facebook公司甚至改名为“Meta”,以拥抱元宇宙。Metaverse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于1992年在小说《雪崩》(Snow Crash)里创造的概念,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平行于现实物理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从2003年美国Linden实验室推出的虚拟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到近年来的另外一个热门话题--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再到数字孪生城市都可以认为是元宇宙的不同发展阶段。元宇宙既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随着它的发展,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对应,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世界的试验场,两者双向交互与融合,分界越来越模糊,最终融合在一起成为人类生存的新空间,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飞跃,我们称之为“第一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世界 第二人生 三维视觉 斯蒂芬森 双向交互 热门话题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