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群韧性提升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孙祥栋 罗晟 程立燕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国家空间治理的关键单元,其韧性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群韧性是对个体城市协同互联形成的城市群整体韧性的综合考量,包括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和治理韧性... 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国家空间治理的关键单元,其韧性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群韧性是对个体城市协同互联形成的城市群整体韧性的综合考量,包括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和治理韧性四个维度。目前,我国城市群韧性建设存在空间差异较大、体系协同不足的发展困境。而数字经济在资源优化配置、智能决策支持和跨区域协同治理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能够从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和治理韧性等不同维度赋能城市群韧性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韧性 数字经济 赋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劳动力成本、汇率变动与出口的互动关联研究——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立燕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6,共13页
基于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单位劳动力成本、汇率风险与我国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存在双向抑制作用,即工资上涨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张,出口也无法促进工资增... 基于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单位劳动力成本、汇率风险与我国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存在双向抑制作用,即工资上涨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张,出口也无法促进工资增长率的上升,但出口显著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汇率变动对出口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交替,呈现出不确定性,出口对汇率变动产生了超调现象;我国存在"进口引致出口"机制,且出口也能通过收入效应和汇率两条路径影响进口;产出对出口的影响关系呈现不确定性,但出口可以带动产出。在方差分解中,单位劳动力成本变量对出口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是导致我国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出口的短期解释能力较强,进口在长期解释能力较强,产出在三个不同时期解释能力基本一致,但出口对其他变量的解释能力普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劳动力成本 汇率变动 出口:面板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具有“污染光环”效应? 被引量:78
3
作者 李金凯 程立燕 张同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83,共10页
FDI是否引致并加剧了环境污染一直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并存在较大争议,形成了"污染光环"和"污染避难所"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其中,"污染光环"假说认为,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东道国环境质量,而&qu... FDI是否引致并加剧了环境污染一直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并存在较大争议,形成了"污染光环"和"污染避难所"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其中,"污染光环"假说认为,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东道国环境质量,而"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发达国家企业将产业链中高污染、高能耗部分转移至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其环境质量恶化。本文将两种针锋相对的假说进行融合,认为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自身累积阶段的不同而呈现非对称特征,而不是非正即负,因此,将经济发展阶段和FDI自身累积分别作为转换变量,构建FDI对环境污染的面板平滑转移(PSTR)模型,研究结论如下:(1)外商投资通过发挥"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等促进了我国环保技术水平,支持了"污染光环"假说,即FDI并不是引起我国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随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存在两个转换机制,分别在人均收入达到0.527和1.027时实现转换,并且由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间的平衡,使得FDI随人均收入的提高抑制程度先缓慢减弱后迅速上升,最终稳定在0.165附近。(3)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自身累积量为1.999处实现低区制往高区制的转变,且转换速度适中。并且,在FDI累积较低阶段,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但当FDI累积量超过门限值,FDI投资结构进一步升级促使其对环境污染的抑制效果开始显现。基于此提出建议:(1)在实行严格FDI进入标准、优化FDI投资结构的基础上,持续引进FDI。(2)应该适时适度地调整FDI引入政策,引导过剩FDI在城市间、产业间合理流动,实现FDI在不同城市间与不同产业间的科学分布和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阶段转换 环境污染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增长方式与环境污染的内在关联研究——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同斌 李金凯 程立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30-2240,共11页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分解影响环境污染的经济因素,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了各因素在不同时点、不同提前期对污染物排放的动态冲击特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具有提高企业生产率以及提升企业产品清洁度的双重...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分解影响环境污染的经济因素,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了各因素在不同时点、不同提前期对污染物排放的动态冲击特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具有提高企业生产率以及提升企业产品清洁度的双重效果,产生的创新补偿效应降低了污染排放.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煤炭消耗产生不容易累积的烟煤型污染物,使得能源结构引致的污染效应在当期最为明显,且持续期较短.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同时也呈现了一定的反弹效应.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渐增强、经济规模扩大对于环境污染的冲击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合理控制结构因素和规模因素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成为了降低污染水平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技术进步 环境污染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基于分位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立燕 李金凯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8期70-80,共11页
论文基于O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化影响。结论如下:资本流动激增对经济增长影响为正,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边际递减。但是由于中国存在一定的资本账户管制,并且宏观... 论文基于O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化影响。结论如下:资本流动激增对经济增长影响为正,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边际递减。但是由于中国存在一定的资本账户管制,并且宏观审慎政策发挥重要的缓冲调节作用,其他类型的资本异常流动——中断、外逃和撤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均不显著,并未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体现了本国投资行为造成的资本异常流动不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和扰动。论文启示在于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应该关注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冲击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异常流动 经济增长 差异化 分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发生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驱动因素的动态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凯 程立燕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9,89,共13页
利用中国2004年第2季度至2017年第4季度的数据,将影响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方式概括为全球风险指数、全球流动性、传染因素、宏观金融因素和经济基本面因素5个指标,基于TVP-VAR方法研究了其对中国资本异常流动的动态冲... 利用中国2004年第2季度至2017年第4季度的数据,将影响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方式概括为全球风险指数、全球流动性、传染因素、宏观金融因素和经济基本面因素5个指标,基于TVP-VAR方法研究了其对中国资本异常流动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表明,全球风险指数显著降低了中国发生激增的概率,提高了发生中断的可能性,其对资本外逃的影响方向在2009年前后分别呈现正效应和负效应,对资本撤回的影响在2012年前后分别为负向冲击和正向冲击。全球流动性上升在2009年之前提高了中国发生激增的概率,降低了中国出现突然中断的可能性,对资本外逃的正向影响呈现典型的M型特征,对资本撤回的影响在2011年前后分别表现为负效应和正效应。传染因素对中国发生资本流动激增、中断和外逃具有正效应,而对资本撤回具有负效应。在国内因素方面,总体来看,宏观金融因素的改善短期内抑制了国外投资行为对中国资本异常流动的冲击,而强化了国内投资行为造成的资本异常流动。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因素阻碍了中国出现资本异常流动,其对激增、中断、外逃和撤回均具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 异常流动 金融风险 驱动因素 TVP-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