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S-CO_(2)循环的并联与混联新型冷电联产系统热力学和经济性分析
1
作者
周云龙
程秋洁
杨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198-207,共10页
为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实现制冷量的调节,提出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的冷电联产混合动力系统。集成制冷与发电的热力循环,设计并联和混联两种联合循环系统布局方式。基于质量、能量和成本平...
为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实现制冷量的调节,提出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的冷电联产混合动力系统。集成制冷与发电的热力循环,设计并联和混联两种联合循环系统布局方式。基于质量、能量和成本平衡方程,建立热力学和经济模型;从能量和经济的角度对比分析两个联合循环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并联和混联系统的热效率分别为47.65%和49.12%;单位成本分别为157.85元/GJ和149.49元/GJ;混联系统的(火用)效率比并联系统高2.27%。通过对并联和混联系统顶循环参数进一步分析,得出混联系统具有更好的热经济性能。结果可为基于SCO_(2)系统的冷电联合循环的理论分析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O_(2))循环
吸收式制冷循环(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RC)系统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系统
循环效率
单位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CO_(2)循环的并联与混联新型冷电联产系统热力学和经济性分析
1
作者
周云龙
程秋洁
杨美
机构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198-207,共10页
文摘
为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实现制冷量的调节,提出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的冷电联产混合动力系统。集成制冷与发电的热力循环,设计并联和混联两种联合循环系统布局方式。基于质量、能量和成本平衡方程,建立热力学和经济模型;从能量和经济的角度对比分析两个联合循环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并联和混联系统的热效率分别为47.65%和49.12%;单位成本分别为157.85元/GJ和149.49元/GJ;混联系统的(火用)效率比并联系统高2.27%。通过对并联和混联系统顶循环参数进一步分析,得出混联系统具有更好的热经济性能。结果可为基于SCO_(2)系统的冷电联合循环的理论分析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O_(2))循环
吸收式制冷循环(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RC)系统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系统
循环效率
单位成本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cycle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ARC)system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system
cycle efficiency
unit cost
分类号
TM6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S-CO_(2)循环的并联与混联新型冷电联产系统热力学和经济性分析
周云龙
程秋洁
杨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