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期三门峡水库运用的几个问题讨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钱意颖
程秀文
曲少军
梁国亭
-
机构
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水利部联合资助重大项目! (5 9890 2 0 0 )
-
文摘
本文针对近期潼关高程居高不下 ,下游河槽萎缩等问题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得出 :潼关高程升高对库容损失影响不大 ,科学进行水库调度 ,改善库区冲淤分布 ,可以进行综合利用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 ,对下游河道的冲淤影响 ,经历了减淤和增淤两个阶段 ,近期水库汛期采用“洪水排沙 ,平水发电”运用 ,初步分析对下游河道有一定的减淤作用。
-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水库运用
河床调整
有效库容
潼关高程
河道淤积
-
Keywords
Sanmenxia Reservoir
reservoir operation
river bed adjusting
reducing of sedimentation
effective storage capacity
-
分类号
TV69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14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不同肥水条件对水稻生育状况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郑志广
尹德明
李子芳
程秀文
-
机构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河北省芦台农场实验站
-
出处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9-13,共5页
-
文摘
水稻在总施氮肥量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前期施氮比例,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有利于增产。增产原因主要是无效分蘖减少,中后期水稻群体适中,个体生育健壮,退化颖花数减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功能期延长,最终达到稳穗、增粒、增重的目的。当水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通过10d左右深水探蘖,成穗率显著提高。
-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灌水方式
分蘖
产量
-
Keywords
rice
nitrogen fertilizer
irrigation mode
tiller
yield
-
分类号
S511.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刘家峡等水库修建后黄河的冲淤变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程秀文
钱意颖
傅崇进
尚红霞
-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
文摘
建国以来,黄河干流上先后兴建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和三门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支流上的水利水保工程也有很大发展,这些工程对黄河来水来沙条件起了较大的调节作用,由此对冲积河流的河床演变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龙羊峡水库坝高库大,水库调节性能强,它对下游水量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刘家峡等水库运用以来的实测水文资料,着重分析了黄河上游干流工程和支流水利水保工程对黄河水沙变化的影响,以及对黄河宁蒙河段、龙潼河段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从而对龙羊峡水库运用提出了初步意见。
-
关键词
黄河
冲淤
变化
水库
修建
上游
-
分类号
TV147.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黄河上游宁蒙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量:29
- 4
-
-
作者
赵文林
程秀文
侯素珍
李红良
-
机构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14,共4页
-
基金
水利部水沙变化基金
-
文摘
黄河上游来水来沙地区分布不均匀,水沙异源。大型水库修建前,来沙多,宁蒙河道淤积,50年代淤积尤为严重。青铜峡、刘家峡水库运用后,水库大量拦沙,宁蒙河道发生冲刷。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后,汛期蓄水削峰,出库中小水流量历时加长,大流量出现机会大大减少,宁蒙河道重新调整,主要表现在:水流挟沙能力降低;河道淤积严重,水位升高,平滩流量减小;河势摆动加剧,滩岸坍塌严重;西柳沟高含沙洪水淤堵干流呈加重趋势。建议加速多沙支流治理,在水资源分配上应减少枯水年用水量,并考虑宁蒙河道输沙用水量。
-
关键词
冲淤演变
河道冲淤
宁蒙河道
黄河上游
-
Keywords
evolution of channel scouring and sedimentation, water and sediment inflow, regulation by reservoirs, the reach from Ningxia to Inner Mongolia
-
分类号
TV147.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处理利用
被引量:15
- 5
-
-
作者
程秀文
尚红霞
陈发中
钱意颖
-
机构
黄委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水利部资助! 5 9890 2 0 0
-
文摘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的泥沙主要采取放淤改土、改造低洼盐碱沙荒地 ,对黄河下游两岸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 ,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分析计算含沙量沿垂线分布特点 ,探讨渠首防沙的作用 ,分析灌区泥沙淤积分布特性与泥沙处理利用的关系 ,分析计算引水引沙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影响及入渠泥沙的处理利用等问题。
-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引黄灌溉
农田
灌溉
泥沙处理
利用
-
Keywords
irrigation
diversionwaterandsediment
headworkgates
siltingbasin
-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V85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80年代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运用及上游来水来沙变化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程秀文
尚红霞
傅崇进
-
机构
黄委会水科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9-22,共4页
-
文摘
80年代黄河上游来水来沙偏丰,唐乃亥以上来水来沙量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丰16%和64%。由于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拦沙和削减洪峰调平流量,使河口镇实测水量比还原后的天然值偏小40%,并使汛期水量减少,非汛期水量增加。两库的调节作用,使河口镇年平均来沙量减少0.4亿t左右。
-
关键词
水库
上游河段
黄河
泥沙
变化
-
分类号
TV697.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龙羊峡水库初期蓄水运用期间河道冲淤情况分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程秀文
钱意颖
傅崇进
尚红霞
-
机构
黄委会水科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26-30,共5页
-
文摘
龙羊峡水库1986年10月15日到1989年11月底初期蓄水期间,受其蓄水和调节径流的影响,黄河上、中、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降低,淤积加重,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作用降低。据实测资料分析,该三年内因水库蓄水年均增加的各河段河道淤积量分别为:上游0.43~0.45亿t;中游龙门至潼关河段0.3亿t;下游0.8~1.0亿t。
-
关键词
水库
蓄水期
河道
冲淤
-
Keywords
river course aggradation
operation during storage
Longyangxia Reservoir
-
分类号
TV697.2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拦减粗泥沙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 8
-
-
作者
程秀文
田治宗
尚红霞
-
机构
黄委会水科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6-18,共3页
-
文摘
近10年来,黄河的来水来沙发生了变化,粗泥沙来量也有所减少,这些变化对水库和河道冲淤都将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研究不同级配泥沙输移特性和冲淤规律为基础,分析不同地区来水来沙对水库和下游河道的影响,三门峡水库正常运用对粗细泥沙的调节作用,以及下游不同河段各粒径级泥沙沿程调整过程,拦减粗泥沙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为水库制定合理运用方式及下游防洪减淤治理决策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粗泥沙
黄河下游
河道淤积
冲淤
-
Keywords
siltation and erosion law,sediment delivery feature, coarse sediment,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
分类号
TV147.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黄河高含沙水流紊动状态下流变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6
- 9
-
-
作者
田治宗
钱意颖
程秀文
尚红霞
-
机构
黄委会水科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14,共3页
-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黄委会专项资助
-
文摘
利用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实测流速、含沙量资料,分析泥沙在高含沙紊动水流中的沉降速度,得到高含沙水流紊动状态下的流变参数τBT、ηT与雷诺数Rem的关系,当Rem<800时,流变参数随着Rem的增大而增大;当Rem>800后,流变参数则随着Rem的增大而降低并渐趋稳定。
-
关键词
黄河
高含沙水流
紊动
流变参数
雷诺数
-
分类号
TV143.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村新媒体的研究
- 10
-
-
作者
程秀文
林乐君
杨培金
-
机构
广州理工学院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8期6-8,共3页
-
基金
202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攀登计划),基于疫情下发展农村新媒体的研究,项目编号:pdjh2021b0699。
-
文摘
根据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国家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以加大对新农村的支持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新媒体在中国乡村地区逐步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成后的乡村,交通更便利,思维更开阔,科技更前沿,给农业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拓展了新媒介领域,丰富了农业新媒体生态,新媒体将在农村技术推广、知识、信息交流过程中更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因此,基于后疫情时期新农村建设与农业新媒体之间的互利互助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为脱贫攻坚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渠道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与文化基础。
-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新农村建设
农村新媒体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