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籽皂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芷君 林玲 +4 位作者 雷郑延 曾文治 程福建 林全女 杨江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79-184,共6页
目的:探究茶籽皂苷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型,连续灌胃茶籽皂苷40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量、葡萄糖耐受量、血脂、肝功能等指... 目的:探究茶籽皂苷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型,连续灌胃茶籽皂苷40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量、葡萄糖耐受量、血脂、肝功能等指标,观察组织形态。结果:茶籽皂苷可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的症状,极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TC、TG、HDL-C、LDL-C浓度等相关因子水平(P<0.01),降低血清中AST、ALT活力(P<0.01),修复糖尿病大鼠胰岛、肝脏组织细胞形态。结论:一定剂量的茶籽皂苷(50~150 mg/(kg m_b·d))对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型具有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籽皂苷 2型糖尿病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皂苷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功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林玲 刘芷君 +4 位作者 曾文治 雷郑延 林全女 程福建 杨江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8-283,共6页
目的:研究茶籽皂苷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功效。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10只正常组(C组)和50只造模组。C组饲喂基础饲料,造模组饲喂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H组)、阳性对... 目的:研究茶籽皂苷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功效。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10只正常组(C组)和50只造模组。C组饲喂基础饲料,造模组饲喂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H组)、阳性对照组(P组)、茶籽皂苷高、中、低剂量组(TSH组、TSM组、TSL组),并进行灌胃。干预4周后,检测其脂质代谢、肝功能、抗氧化能力等情况,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指数)、肝脏指数,结合病理切片观察脂肪变性程度。结果:与C组相比,H组的体重、肝脏指数、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AI指数、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极显著提升(P<0.01),血清总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著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特征。与H组相比,TSH组的体重、肝脏指数、AI指数、血清TC、TG极显著降低(P<0.01),HDL-C极显著升高(P<0.01),ALT与AST显著下降(P<0.05),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明显改善,SOD显著提高(P<0.05),MDA极显著下降(P<0.01);TSM组的体重、血清TG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血清TC、AI指数、MDA极显著下降(P<0.01),HDL-C、SOD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改善;TSL组的体重、肝脏指数、MDA没有显著性差异,血清TC极显著降低(P<0.01),TG、AI指数显著降低(P<0.05),HDL-C、SOD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改善。结论:茶籽皂苷可以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状况,提高其抗氧化能力,这也为其在降脂医药、保健食物上的应用巩固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籽皂苷 高脂血症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体外抗红色毛癣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福建 吴仲 +5 位作者 林玲 刘芷君 朱建新 颜廷宇 林洁鑫 杨江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为了研究茶皂素是否能抑制红色毛癣菌真菌生长以及抑制程度,采用牛津杯法,通过抑菌圈大小判断茶皂素是否存在抑制红色毛癣菌作用,结果表明红色毛癣菌对茶皂素敏感程度为高度敏感,后通过立体显微镜进一步验证茶皂素能破坏菌丝结构,导致... 为了研究茶皂素是否能抑制红色毛癣菌真菌生长以及抑制程度,采用牛津杯法,通过抑菌圈大小判断茶皂素是否存在抑制红色毛癣菌作用,结果表明红色毛癣菌对茶皂素敏感程度为高度敏感,后通过立体显微镜进一步验证茶皂素能破坏菌丝结构,导致菌丝断裂、自溶,茶皂素存在抑制红色毛癣菌作用。然后采用体外抑菌方法研究茶皂素抑制红色毛癣菌机制,茶皂素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 mg/mL。茶皂素溶液浓度与菌丝径向生长抑制率成正比,100、50和25 mg/mL茶皂素溶液浓度径向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10%、76.90%和57.60%。茶皂素溶液浓度与孢子萌发率成反比,茶皂素溶液浓度为25、50和100 mg/mL时,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7.82%、31.43%、1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体外抑菌 红色毛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苦涩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程福建 吴芹瑶 +1 位作者 高水练 杨江帆 《中国茶叶》 2020年第2期24-31,共8页
茶汤中较重的苦涩味会影响茶叶品饮体验,但茶叶中苦涩味生化物质对形成茶汤风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碱、茶皂素、多酚类等茶叶物质含量的变化均会影响茶叶苦涩味的形成。本文对影响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生产与加工因素进行综述,以期... 茶汤中较重的苦涩味会影响茶叶品饮体验,但茶叶中苦涩味生化物质对形成茶汤风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碱、茶皂素、多酚类等茶叶物质含量的变化均会影响茶叶苦涩味的形成。本文对影响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生产与加工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加工 生产 苦涩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生为本 实施因材施教 被引量:1
5
作者 程福建 《成才之路》 2011年第15期81-81,共1页
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只有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让每个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才能让每个同学在数学上有所发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实施因材施教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以生为本 教育教学 数学知识 好学生 教学效果 事半功倍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花资源综合利用及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建新 程福建 +4 位作者 林全女 余奇东 颜廷宇 林洁鑫 杨江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7-9,共3页
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茶树花资源丰富,近年来研究得出茶树花在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美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活性,如今茶树花已经成功运用到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未来茶树花将会是茶... 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茶树花资源丰富,近年来研究得出茶树花在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美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活性,如今茶树花已经成功运用到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未来茶树花将会是茶行业发展的一大契机。综述了茶树花资源利用及保健功效,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树花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资源利用 保健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茶香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建新 程福建 杨江帆 《中国茶叶》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香气是茉莉花茶的主要风味指标之一,占茉莉花茶感官审评权重的35%,因此,充分了解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茉莉花茶品质进行有效调控。文章综述前人对茉莉花茶香气、加工工艺以及茉莉茶香气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 香气是茉莉花茶的主要风味指标之一,占茉莉花茶感官审评权重的35%,因此,充分了解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茉莉花茶品质进行有效调控。文章综述前人对茉莉花茶香气、加工工艺以及茉莉茶香气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香气 窨花拼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