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森林林下草本层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碳储量 被引量:5
1
作者 程瑞希 字洪标 +5 位作者 罗雪萍 杨有芳 代迪 王艳丽 所尔阿芝 王长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37,共12页
为阐明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林下草本层化学计量特征和碳密度分布格局,基于2011年青海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评估了青海省7个优势种(白桦、白杨、红桦、青杄、山杨、圆柏、云杉)林下草本层的化学计量特征(C、N、P;C∶N、C∶P、N... 为阐明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林下草本层化学计量特征和碳密度分布格局,基于2011年青海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评估了青海省7个优势种(白桦、白杨、红桦、青杄、山杨、圆柏、云杉)林下草本层的化学计量特征(C、N、P;C∶N、C∶P、N∶P)以及碳密度的差异。同时,估算了青海省7个优势种林下草本层碳储量大小。结果表明,草本层地上碳含量圆柏林[(419.9±1.44)g·kg^-1]显著高于其他林型,但是地下碳含量[(364.6±8.33)g·kg^-1]显著低于其他林型;氮含量均表现出圆柏和云杉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磷含量在不同林型间差异不显著。圆柏林和云杉林林下草本层C∶N、C∶P显著低于其他林型,而N∶P显著高于其他林型。此外,林下草本层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均表现出圆柏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根据青海省7种优势树种化学计量特征与碳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草本层碳密度与其化学计量特征有相关性,可以根据碳含量推算碳密度。将海拔作为环境因子考虑,发现圆柏和云杉林下草本层碳密度分布于较高海拔,其他树种则分布于较低海拔。因此,理解养分元素在草本层"地上-地下部分"之间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估算草本层的碳储量,对于揭示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状况和生物化学循环过程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层 优势种 化学计量特征 生物量 碳密度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办公建筑自然通风和防噪的综合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瑞希 杨仕超 +2 位作者 周荃 张昌佳 林伟楠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
依据绿色建筑对室内自然通风和声环境质量的要求,以城市中心区某办公建筑为工程案例,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角度出发,通过环境分析,设计优化思路,实施方案及实测效果几个方面分析探讨绿色建筑中室内自然通风和防噪声措施的综合优化设计... 依据绿色建筑对室内自然通风和声环境质量的要求,以城市中心区某办公建筑为工程案例,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角度出发,通过环境分析,设计优化思路,实施方案及实测效果几个方面分析探讨绿色建筑中室内自然通风和防噪声措施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自然通风 噪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景观水的绿色建筑节水设计
3
作者 张真江 程瑞希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2期84-86,91,共4页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雨水利用能够起到"开源"的作用,同时减少雨水外排、减轻面源污染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绿色建筑项目收集建筑屋面雨水,利用周边的景观水池做为蓄水空间。收集...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雨水利用能够起到"开源"的作用,同时减少雨水外排、减轻面源污染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绿色建筑项目收集建筑屋面雨水,利用周边的景观水池做为蓄水空间。收集的雨水经过过滤处理后用于周边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本设计将景观与雨水利用相结合,契合了"海绵城市"建设提倡的蓄水及雨水利用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海绵城市 景观水池 雨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评估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趋势中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
4
作者 程瑞希 《工程质量》 2022年第8期25-28,共4页
在绿色建筑比例逐年提高的趋势下,绿色技术的有效实施和效果发挥有待加强,绿色建筑的获得感有待提升。论文通过分析绿色建筑发展历程、近期相关政策导向,总结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提出第三方评估工作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在绿色建筑比例逐年提高的趋势下,绿色技术的有效实施和效果发挥有待加强,绿色建筑的获得感有待提升。论文通过分析绿色建筑发展历程、近期相关政策导向,总结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提出第三方评估工作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遇和挑战,为主管部门的监督工作、房地产企业的绿色化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第三方评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密集区高层办公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瑞希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8年第3期76-78,共3页
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各地和各类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于大量的城市建筑密集区高层办公建筑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对比国内外一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析绿色办公建筑的指标情况,对城市建筑密集区高层办公建筑... 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各地和各类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于大量的城市建筑密集区高层办公建筑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对比国内外一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析绿色办公建筑的指标情况,对城市建筑密集区高层办公建筑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评估体系 城市密集区 高层办公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