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成分变化对瓦检仪测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程燕学 尚成 +1 位作者 尚云杰 靳育新 《中州煤炭》 2010年第4期87-89,共3页
在空气成分变化时,不同检测仪器检测的数据有较大偏差,对检测仪器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经过实地测量及对比研究,提出了降低测量误差的措施。结合分析结果,在运用空气成分递减规律准确修正特殊情况下使用瓦斯检测仪器测量中出现的误差,为... 在空气成分变化时,不同检测仪器检测的数据有较大偏差,对检测仪器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经过实地测量及对比研究,提出了降低测量误差的措施。结合分析结果,在运用空气成分递减规律准确修正特殊情况下使用瓦斯检测仪器测量中出现的误差,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瓦斯检测 空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硐室锚喷注联合支护技术 被引量:15
2
作者 程燕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为解决大断面绞车房硐室支护难度大且变形严重的问题,以中泰矿业三水平轨道绞车房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软件分别分析了绞车房硐室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和锚喷注联合支护状态下围岩的稳定性,对锚喷注联合支护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 为解决大断面绞车房硐室支护难度大且变形严重的问题,以中泰矿业三水平轨道绞车房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软件分别分析了绞车房硐室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和锚喷注联合支护状态下围岩的稳定性,对锚喷注联合支护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条件下硐室两底角受到较大的水平应力,竖直应力集中于底板,这是原支护条件下U型钢破坏和底鼓的原因;锚喷注联合支护技术下硐室各方向上的围岩应力相对均匀,硐室两帮移近量为43 mm,顶底板移近量为21 mm,硐室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硐室 围岩稳定性 锚喷注联合支护 支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强流变软岩硐室群失稳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燕学 郑新旺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3年第5期21-23,共3页
针对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鹤煤九矿新副井底硐室群变形破坏严重、给该矿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的情况,研究分析了九矿目前硐室群支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巷道硐室群加固新思路。通过数值模拟对新旧支护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得出了注浆... 针对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鹤煤九矿新副井底硐室群变形破坏严重、给该矿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的情况,研究分析了九矿目前硐室群支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巷道硐室群加固新思路。通过数值模拟对新旧支护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得出了注浆+组合双作用锚索支护方案能有效地控制硐室群巷道围岩变形的结论。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支护方案能够满足支护要求,为相似条件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变软岩 硐室群 大断面巷道 加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三矿通风系统改造实践
4
作者 程燕学 尚成 +1 位作者 张卫华 冯敏 《中州煤炭》 2010年第5期110-111,共2页
鹤壁三矿原北翼风井负压偏高,主要回风巷失修严重,从而出现风速超限现象。针对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详细的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实施,使通风系统更加合理、可靠,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矿井通风 通风系统改造 煤矿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煤三矿顶煤的冒放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建 程燕学 +1 位作者 呼庆华 冯敏 《中州煤炭》 2011年第2期26-28,48,共4页
放顶煤技术的特点是投资少,单产高,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特别是对不规则的工作面,可将呆滞的块段很好地采出。同时,具有降低巷道掘进量、降低开采成本、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等优点。根据鹤煤三矿的实际情况和影响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的主... 放顶煤技术的特点是投资少,单产高,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特别是对不规则的工作面,可将呆滞的块段很好地采出。同时,具有降低巷道掘进量、降低开采成本、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等优点。根据鹤煤三矿的实际情况和影响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因素,采用了模糊评价方法,对顶煤的冒放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 影响因素 顶板特征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常 程燕学 +1 位作者 郭建 冯金林 《山东煤炭科技》 2010年第6期221-221,223,共2页
针对鹤煤公司三矿3107(中)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中部顶板涌水问题,通过对涌水源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合理的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类似条件下的综放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技术经验。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水文地质 复杂 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高和冲积层厚度对地表移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陈磊 呼庆华 程燕学 《中州煤炭》 2011年第12期5-7,16,共4页
在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广泛地覆盖着第三纪、第四纪以来的冲积层,由于在冲积层下开采引起地表移动与一般的地质条件下开采有很大差异,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赵固一矿的地表不仅覆盖着巨厚冲积层,而且开采高度比较大,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 在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广泛地覆盖着第三纪、第四纪以来的冲积层,由于在冲积层下开采引起地表移动与一般的地质条件下开采有很大差异,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赵固一矿的地表不仅覆盖着巨厚冲积层,而且开采高度比较大,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问题。通过运用UDEC软件模拟了地下煤层开采后的情况,系统分析了冲积层厚度和开采高度对地表移动的影响,为以后类似地质条件下采煤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层 地表移动 开采高度 UD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封原煤气化试验区域工程密闭的可行性分析
8
作者 郭建 呼庆华 程燕学 《中州煤炭》 2011年第5期44-45,共2页
为满足生产接替需要,鹤煤公司三矿设计的煤柱工作面需通过三矿原煤气化工程试验区域,在采掘过程中需启封原煤气化工程密闭,为此对启封该区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制订了启封措施。
关键词 煤气化试验区域 工程密闭 火区启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基岩下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磊 呼庆华 程燕学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4期16-17,23,共3页
在我国华北地区,很多矿区上覆岩层都存在着厚或巨厚第四系形成的冲积层,从而导致煤层顶板的基岩厚度相对较薄,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开采后地表的移动规律与一般地质条件下开采有着它的特殊性,比如下沉系数偏大,地表移动范围增大等,通过模拟... 在我国华北地区,很多矿区上覆岩层都存在着厚或巨厚第四系形成的冲积层,从而导致煤层顶板的基岩厚度相对较薄,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开采后地表的移动规律与一般地质条件下开采有着它的特殊性,比如下沉系数偏大,地表移动范围增大等,通过模拟在不同基岩厚度下开采来研究地表的移动规律,为以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三下"采煤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层 薄基岩 移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