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83区水平井第二周期注水吞吐采油试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章顺
王平平
+7 位作者
杨博
吴育鹏
程潇逸
柴慧强
成健
何汶锶
陈新晶
李彦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7期53-56,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注水吞吐采油的原理及注水吞吐采油的步骤,概述了安83区水平井注水吞吐采油的适用性,详细分析了第一周期注水吞吐采油试验效果,从而明确了第二周期注水吞吐试验的可行性。
关键词
水平井
注水吞吐采油
适应性
试验效果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致密油藏开发技术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汪洋
程潇逸
+4 位作者
李龙龙
柴慧强
成建
张希
王旻轲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12期27-30,共4页
胡尖山地区长7层新出现出油井点多,油层连续性好,油藏规模大的特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是长庆油田在该区的主力区块。该区长7油藏平均孔隙度8.9%,渗透率0.19 mD,属致密油藏,2010年开始进行开发试验,暴露出注水有效驱替系统难建立...
胡尖山地区长7层新出现出油井点多,油层连续性好,油藏规模大的特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是长庆油田在该区的主力区块。该区长7油藏平均孔隙度8.9%,渗透率0.19 mD,属致密油藏,2010年开始进行开发试验,暴露出注水有效驱替系统难建立,递减快,单井产能低,油井见水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近年进行的多项开发试验效果,着重从水平井井网形势、储层改造参数等角度对该区长7油藏开发技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7油层组
水平井
开发试验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水平井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敖海兵
王振宇
+2 位作者
张云峰
李俞锋
程潇逸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1期36-39,54,共5页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连续性差,油气水分布异常复杂。单纯地使用直井进行开发效果并不理想,需采用与水平井相结合的部署方法。根据水平井与直井经济效益对比评价,总结出四种适合采用水平井开发的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连续性差,油气水分布异常复杂。单纯地使用直井进行开发效果并不理想,需采用与水平井相结合的部署方法。根据水平井与直井经济效益对比评价,总结出四种适合采用水平井开发的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多缝洞单元油气藏、薄层油气藏、边底水油气藏、孔洞型油气藏。通过对这些类型的水平井产能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储层的发育特征是基础,水平井轨迹设计是沟通油气的关键因素,采油工艺则是高产油气流的保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对塔中碳酸盐岩油气藏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相结合的布井方法能够更加经济、高效地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水平井
类型
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的微泡粒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耿向飞
胡星琪
+2 位作者
吉永忠
夏吉佳
程潇逸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508,共4页
采用显微照相技术结合NanoMeasurerl.2粒径分析软件研究了搅拌速率、搅拌时间、稳泡剂黄原胶(XC)和自制起泡剂DBA2-14(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微泡沫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搅拌和增加稳泡剂浓度有利于形成均匀、细小、...
采用显微照相技术结合NanoMeasurerl.2粒径分析软件研究了搅拌速率、搅拌时间、稳泡剂黄原胶(XC)和自制起泡剂DBA2-14(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微泡沫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搅拌和增加稳泡剂浓度有利于形成均匀、细小、稳定的泡沫,而搅拌时间和起泡荆的浓度对微泡沫粒径无显著影响。制备微泡沫体系的最佳条件为:0.4%羧甲基纤维素钠(HV-CMC)、0.4%XC、0.2%DBA搅拌速率10000r/min,搅拌时间2min。微泡沫粒径在23.58--109.65岬,平均直径为71.87μm。微泡沫粒径随静置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静置12h后的微泡沫平均粒径小于200l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沫钻井液
粒径
显微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尖山油田长8、长9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程潇逸
柴施昭
+3 位作者
成健
汪洋
柴慧强
张希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1期113-113,119,共2页
胡尖山油田已开发的长8、长9油藏表明,该区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是从试采情况分析,不同油藏及单井之间的产能差异较大。说明对该区成藏及油气富集规律认识还不到位,需通过对该区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进行深入的评价研究,搞清胡尖山油田长...
胡尖山油田已开发的长8、长9油藏表明,该区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是从试采情况分析,不同油藏及单井之间的产能差异较大。说明对该区成藏及油气富集规律认识还不到位,需通过对该区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进行深入的评价研究,搞清胡尖山油田长8、长9油藏的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对于指导胡尖山油田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
胡尖山
延长组
沉积相
砂体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测井曲线划分流动单元及分类评价在长8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银花
何汶锶
+4 位作者
杨博
李娜
王海华
成健
程潇逸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本文以安156区块和郝41区块为例,结合测井曲线与物性数据,以油藏沉积微相、油层物性探索影响初期产量的因素,对区块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及各流动单元的分类评价,摸索出一套适合长8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对本厂深层油藏后期的规模、高效开发...
本文以安156区块和郝41区块为例,结合测井曲线与物性数据,以油藏沉积微相、油层物性探索影响初期产量的因素,对区块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及各流动单元的分类评价,摸索出一套适合长8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对本厂深层油藏后期的规模、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形态
长8油藏
流动单元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龙龙
王平平
+4 位作者
李垚
程潇逸
汪洋
柴慧强
成健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0期75-78,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长7油藏是典型的"三低"(低压、低渗、低产)油藏,具有储量资源大,目前预测含油面积241km2,地质储量1.3×108t,但物性差,开发难度大,该区从2010-2012年对该区块分6套不同井网进行试验开发,...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长7油藏是典型的"三低"(低压、低渗、低产)油藏,具有储量资源大,目前预测含油面积241km2,地质储量1.3×108t,但物性差,开发难度大,该区从2010-2012年对该区块分6套不同井网进行试验开发,截止目前共完钻油水井429口,投产193口,论文通过对安83区块长7油藏的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油藏特征及所采用的6种不同开发试验井网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后期规模建产提供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
开发试验
效果分析
规模建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尖山地区长7油藏沉积特征及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
4
8
作者
汪洋
李龙龙
+3 位作者
陈章顺
程潇逸
柴慧强
成建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1期64-66,73,共4页
胡尖山地区长7油层组油页岩具有厚度大、含油率高且分布范围广等特点。随着近年胡尖山油田勘探不断深入,长7层新出现出油井点多,油藏规模大的特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是长庆油田在该区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之一,其沉积特征对砂体展布...
胡尖山地区长7油层组油页岩具有厚度大、含油率高且分布范围广等特点。随着近年胡尖山油田勘探不断深入,长7层新出现出油井点多,油藏规模大的特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是长庆油田在该区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之一,其沉积特征对砂体展布和储层的控制等开发地质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长7含油砂体分布与沉积相展布关系的研究,从地质概况、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研究、结合储层特征和油气运移聚集理论等方面对该区的长7油层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区含油砂体的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显著。同时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探评价井资料,总结和分析了工区内各油层的储层特点,对该区的产建有利区作了预测分析,为下步建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7油层组
沉积相
三角洲
储层特征
有利区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尖山地区延安组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被引量:
2
9
作者
汪洋
同鑫
+4 位作者
黄延明
程潇逸
张桐
陈峻
刘玉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胡尖山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延10油层组河流-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较为发育,是采油六厂勘探开发的主力层位,已有多个油藏提交探明储量并投入开发,效果良好,素有"小而肥"的称号,为产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油气资源的有效勘...
胡尖山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延10油层组河流-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较为发育,是采油六厂勘探开发的主力层位,已有多个油藏提交探明储量并投入开发,效果良好,素有"小而肥"的称号,为产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与合理开发对长庆油田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该区延安组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在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岩心及测井资料,以取心井为基础,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判识及标定,确定延10、延9分别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其中河道沉积和分流河道为储层最为发育的类型,并进一步分小层落实了砂体平面展布和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胡尖山
延安组
沉积相
砂体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83区水平井第二周期注水吞吐采油试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章顺
王平平
杨博
吴育鹏
程潇逸
柴慧强
成健
何汶锶
陈新晶
李彦秋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7期53-56,共4页
文摘
本文简要介绍了注水吞吐采油的原理及注水吞吐采油的步骤,概述了安83区水平井注水吞吐采油的适用性,详细分析了第一周期注水吞吐采油试验效果,从而明确了第二周期注水吞吐试验的可行性。
关键词
水平井
注水吞吐采油
适应性
试验效果
可行性
Keywords
horizontal well
water swallowing-spitting injection
adaptability
test result
feasi-bility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致密油藏开发技术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汪洋
程潇逸
李龙龙
柴慧强
成建
张希
王旻轲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12期27-30,共4页
文摘
胡尖山地区长7层新出现出油井点多,油层连续性好,油藏规模大的特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是长庆油田在该区的主力区块。该区长7油藏平均孔隙度8.9%,渗透率0.19 mD,属致密油藏,2010年开始进行开发试验,暴露出注水有效驱替系统难建立,递减快,单井产能低,油井见水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近年进行的多项开发试验效果,着重从水平井井网形势、储层改造参数等角度对该区长7油藏开发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长7油层组
水平井
开发试验
效果分析
Keywords
Chang7 pay zone
horizontal well
production tests
effect analysis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水平井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敖海兵
王振宇
张云峰
李俞锋
程潇逸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1期36-39,54,共5页
文摘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连续性差,油气水分布异常复杂。单纯地使用直井进行开发效果并不理想,需采用与水平井相结合的部署方法。根据水平井与直井经济效益对比评价,总结出四种适合采用水平井开发的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多缝洞单元油气藏、薄层油气藏、边底水油气藏、孔洞型油气藏。通过对这些类型的水平井产能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储层的发育特征是基础,水平井轨迹设计是沟通油气的关键因素,采油工艺则是高产油气流的保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对塔中碳酸盐岩油气藏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相结合的布井方法能够更加经济、高效地进行开发。
关键词
塔中地区
水平井
类型
产能
影响因素
Keywords
Tazhong area, horizontal well, type, deliverability, influence factor
分类号
TE3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的微泡粒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耿向飞
胡星琪
吉永忠
夏吉佳
程潇逸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508,共4页
文摘
采用显微照相技术结合NanoMeasurerl.2粒径分析软件研究了搅拌速率、搅拌时间、稳泡剂黄原胶(XC)和自制起泡剂DBA2-14(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微泡沫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搅拌和增加稳泡剂浓度有利于形成均匀、细小、稳定的泡沫,而搅拌时间和起泡荆的浓度对微泡沫粒径无显著影响。制备微泡沫体系的最佳条件为:0.4%羧甲基纤维素钠(HV-CMC)、0.4%XC、0.2%DBA搅拌速率10000r/min,搅拌时间2min。微泡沫粒径在23.58--109.65岬,平均直径为71.87μm。微泡沫粒径随静置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静置12h后的微泡沫平均粒径小于200lun。
关键词
微泡沫钻井液
粒径
显微照相
Keywords
micro-foam drilling fluid
bubble size
microphotograph
分类号
TE25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尖山油田长8、长9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程潇逸
柴施昭
成健
汪洋
柴慧强
张希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出处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1期113-113,119,共2页
文摘
胡尖山油田已开发的长8、长9油藏表明,该区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是从试采情况分析,不同油藏及单井之间的产能差异较大。说明对该区成藏及油气富集规律认识还不到位,需通过对该区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进行深入的评价研究,搞清胡尖山油田长8、长9油藏的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对于指导胡尖山油田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
胡尖山
延长组
沉积相
砂体展布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测井曲线划分流动单元及分类评价在长8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贾银花
何汶锶
杨博
李娜
王海华
成健
程潇逸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文摘
本文以安156区块和郝41区块为例,结合测井曲线与物性数据,以油藏沉积微相、油层物性探索影响初期产量的因素,对区块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及各流动单元的分类评价,摸索出一套适合长8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对本厂深层油藏后期的规模、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测井曲线形态
长8油藏
流动单元
分类评价
分类号
TE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31.8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龙龙
王平平
李垚
程潇逸
汪洋
柴慧强
成健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0期75-78,共4页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长7油藏是典型的"三低"(低压、低渗、低产)油藏,具有储量资源大,目前预测含油面积241km2,地质储量1.3×108t,但物性差,开发难度大,该区从2010-2012年对该区块分6套不同井网进行试验开发,截止目前共完钻油水井429口,投产193口,论文通过对安83区块长7油藏的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油藏特征及所采用的6种不同开发试验井网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后期规模建产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井网
开发试验
效果分析
规模建产
Keywords
well
development test
effect analysis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分类号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尖山地区长7油藏沉积特征及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
4
8
作者
汪洋
李龙龙
陈章顺
程潇逸
柴慧强
成建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1期64-66,73,共4页
文摘
胡尖山地区长7油层组油页岩具有厚度大、含油率高且分布范围广等特点。随着近年胡尖山油田勘探不断深入,长7层新出现出油井点多,油藏规模大的特征,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是长庆油田在该区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之一,其沉积特征对砂体展布和储层的控制等开发地质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长7含油砂体分布与沉积相展布关系的研究,从地质概况、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研究、结合储层特征和油气运移聚集理论等方面对该区的长7油层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区含油砂体的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显著。同时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探评价井资料,总结和分析了工区内各油层的储层特点,对该区的产建有利区作了预测分析,为下步建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7油层组
沉积相
三角洲
储层特征
有利区优选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尖山地区延安组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被引量:
2
9
作者
汪洋
同鑫
黄延明
程潇逸
张桐
陈峻
刘玉栋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文摘
胡尖山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延10油层组河流-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较为发育,是采油六厂勘探开发的主力层位,已有多个油藏提交探明储量并投入开发,效果良好,素有"小而肥"的称号,为产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与合理开发对长庆油田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该区延安组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在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岩心及测井资料,以取心井为基础,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判识及标定,确定延10、延9分别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其中河道沉积和分流河道为储层最为发育的类型,并进一步分小层落实了砂体平面展布和变化规律。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胡尖山
延安组
沉积相
砂体展布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83区水平井第二周期注水吞吐采油试验可行性分析
陈章顺
王平平
杨博
吴育鹏
程潇逸
柴慧强
成健
何汶锶
陈新晶
李彦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致密油藏开发技术探讨
汪洋
程潇逸
李龙龙
柴慧强
成建
张希
王旻轲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水平井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敖海兵
王振宇
张云峰
李俞锋
程潇逸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的微泡粒径影响因素研究
耿向飞
胡星琪
吉永忠
夏吉佳
程潇逸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胡尖山油田长8、长9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程潇逸
柴施昭
成健
汪洋
柴慧强
张希
《石化技术》
CAS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测井曲线划分流动单元及分类评价在长8油藏的应用
贾银花
何汶锶
杨博
李娜
王海华
成健
程潇逸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安83区块开发效果评价
李龙龙
王平平
李垚
程潇逸
汪洋
柴慧强
成健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胡尖山地区长7油藏沉积特征及有利区优选
汪洋
李龙龙
陈章顺
程潇逸
柴慧强
成建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胡尖山地区延安组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汪洋
同鑫
黄延明
程潇逸
张桐
陈峻
刘玉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