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隐结构模型和聚类分析的结直肠癌常见中医证候研究
1
作者 赵硕琪 姚源 +2 位作者 孙晓荷 李柳 程海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4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常见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结直肠癌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收录的结直肠癌中医...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常见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结直肠癌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收录的结直肠癌中医证候相关文献,提取证型及症状等信息建立结直肠癌中医证候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分析结直肠癌证型分布及其症状特征,采用Lantern5.0软件基于LTM-EAS算法建立隐结构模型,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分别推断潜在证型。综合频数统计、系统聚类及隐结构分析结果,得到结直肠癌常见中医证型及症状特征。结果纳入文献929篇,累计2465条证候条目。涉及证型97个,频率较高的有气血两虚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等;症状281个,包括腹胀、纳呆、腹痛、神疲等。隐结构分析得到23个隐变量,依据专业知识综合聚类,得出8个常见证型。因子分析得到17个公因子,进一步通过系统聚类推断出9个潜在证型。结论结直肠癌常见证型可分为9种,分别为湿热蕴结证、瘀毒内阻证、气滞血瘀证、湿热瘀毒证、脾虚痰湿证、脾气亏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各证候的症状特征显著,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医证候 文献研究 隐结构 系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近场聚焦人工超表面结构
2
作者 于兵 程海波 +2 位作者 柳鑫 蔡希玮 谢玮强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6,共7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近场聚焦“内嵌星形”反射人工超表面结构,该结构由28×28个反射单元组成,尺寸为364 mm×364 mm,工作频率为5.8 GHz。文中所提结构具备更为紧凑的尺寸,实现了更为精细的相位补偿,从而进一步... 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近场聚焦“内嵌星形”反射人工超表面结构,该结构由28×28个反射单元组成,尺寸为364 mm×364 mm,工作频率为5.8 GHz。文中所提结构具备更为紧凑的尺寸,实现了更为精细的相位补偿,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磁近场聚焦性能,提高了中长距无线能量传输的效率。此外,文中所设计的人工超表面单元结构呈中心对称,具有极化不敏感性。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人工超表面在5.8 GHz~12.0 GHz频段的补偿相位范围均达到360°;在5.8 GHz处,相位补偿曲线的平坦度为0.972 4;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入射下,人工超表面到焦点观测面的能量传输效率分别为72.6%和73.3%,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人工超表面 近场聚焦 极化不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周仲瑛融贯古今创建病机理论新体系学术思想述要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放 吴勉华 +9 位作者 周学平 程海波 李柳 冯哲 金路 朱垚 郭立中 赵智强 王志英 金妙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079,共9页
概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创建中医病机理论新体系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探索历程、学术意义,对其理论内涵进行解读。作为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开拓者,周仲瑛教授创建了中医内科脏腑辨证纲要,坚持不懈开展病机理论创新研究,取得丰硕的学... 概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创建中医病机理论新体系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探索历程、学术意义,对其理论内涵进行解读。作为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开拓者,周仲瑛教授创建了中医内科脏腑辨证纲要,坚持不懈开展病机理论创新研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充实、发展了中医理论学术体系。在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急难症临床诊疗过程中,系统创建了瘀热论、癌毒论等病机新理论,据此立法用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感悟出辨识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周仲瑛教授晚年以整体观为指引,提出“病机十三条”,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突出复合病机、病机要素因果链对临床复杂性病证的指导价值,形成以“审证求机,活化辨证”思想为灵魂的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从单一病机或固定证型辨证论治的僵化思维,以整体观思想重构了中医理论框架,是现代中医学的一次重大学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辨证论治 病机 病机十三条 学术思想 周仲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探索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俊壹 李柳 +3 位作者 沈卫星 吴勉华 周仲瑛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虽然目前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专家共识,但尚未形成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通过探索构建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即中西医协同治疗、中医姑息治疗和中医防变治疗,覆盖恶性...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虽然目前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专家共识,但尚未形成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通过探索构建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即中西医协同治疗、中医姑息治疗和中医防变治疗,覆盖恶性肿瘤不同阶段,以期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西医结合 治疗模式 协同治疗 姑息治疗 防变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期-机-证-靶”诊疗新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壹 李柳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6-1140,共5页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独立的医学体系和诊疗模式,在强调肿瘤综合治疗的现今,探索并构建一种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新模式意义重大。传统中医治疗肿瘤重视整体观、治未病,具有整体调节机体、实现带瘤生存、预防复发转移等优势,但在现代医学背景...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独立的医学体系和诊疗模式,在强调肿瘤综合治疗的现今,探索并构建一种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新模式意义重大。传统中医治疗肿瘤重视整体观、治未病,具有整体调节机体、实现带瘤生存、预防复发转移等优势,但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其面临诊断不明确、治疗不精准、疗效不确切、机制不清楚等难题。为了切实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该文基于传统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提出“病-期-机-证-靶”的诊疗思路,初步构建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新模式,以期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西医结合 诊疗模式 辨病 辨期 辨机 辨证 辨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辨治甲状腺癌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妍 陶李蕙苹 程海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程海波教授团队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基础上提出中医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甲状腺癌是由水土失宜、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致气滞、痰凝、血瘀、癌毒聚于颈部而发病。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 程海波教授团队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基础上提出中医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甲状腺癌是由水土失宜、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致气滞、痰凝、血瘀、癌毒聚于颈部而发病。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病位在颈前,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气郁滞、痰瘀蕴毒”为其核心病机;病性多为虚实夹杂,疾病后期多为气阴虚损;临证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针对癌毒盛衰及疾病不同分期特点灵活运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祛瘀解毒、益气养阴等治法。本文以癌毒病机理论为基础探讨甲状腺癌病机演变及相应治法,以期为甲状腺癌辨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癌毒病机理论 治则治法 癌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名医工作室”公共价值创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泓翕 李洁 +2 位作者 程海波 史文川 申俊龙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8,共13页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简称“名医工作室”)建设是我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试验模式,其遵循中医药知识传统传承方式,支持名老中医药专家知识代际转移、创新,是一项中医药公共价值创造工程。目前,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简称“名医工作室”)建设是我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试验模式,其遵循中医药知识传统传承方式,支持名老中医药专家知识代际转移、创新,是一项中医药公共价值创造工程。目前,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的公共价值创造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以系统动力学剖析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系统运行对现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效果,有助于从整体把握、优化系统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较好地促进了中医药知识代际转移并产生团队传承创新效应,需进一步发展与高校教育协同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2)提升“名医工作室”中师生的传承创新意愿,是增强“名医工作室”团队传承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要鼓励地方政府与“名医工作室”所在组织制定政策激励措施;(3)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系统性仍有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缺失,且缺少对“名医工作室”知识传承的中医药文化价值和创新的产权价值的评估机制。研究结果能够为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优化,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创造 系统动力学 名医工作室 政策机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参白解毒方抗结直肠腺瘤癌变成分及作用机制
8
作者 刘丽 闫秋莹 +6 位作者 范晓萱 范旻旻 李柳 陶李蕙苹 常澍晨 程海波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1-784,共14页
目的解析治疗结直肠腺瘤(CRA)的临床验方参白解毒方(SBJDD)化学成分并探究其防治CRA癌变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方法,分析SBJDD水煎液及口服该方大鼠的血浆样品中化学成分;基于网络... 目的解析治疗结直肠腺瘤(CRA)的临床验方参白解毒方(SBJDD)化学成分并探究其防治CRA癌变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方法,分析SBJDD水煎液及口服该方大鼠的血浆样品中化学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SBJDD在CRA癌变不同阶段的潜在活性成分,探究其抗CRA癌变作用机制;开展体外实验验证SBJDD抗CRC作用机制。结果在SBJDD水煎液和大鼠口服该方后的血浆样品中分别鉴定出152和41种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在结直肠上皮炎症(CREI)阶段,SBJDD中潜在活性成分Epiberberine和Kushenol H等可能通过作用于PIK3CA、MAPK3和PIK3CB等靶点,影响PI3K-AKT和Ras等信号通路,调控与蛋白质磷酸化和信号转导等相关的生物过程;在CRA阶段,该方中活性成分3,7-Dihydroxycoumarin、Palmatine和Kushenol A等可能通过靶向AKT和EGFR等靶点,影响HIF-1、Rap1等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在CRA癌变阶段,3,7-Dihydroxycoumarin等潜在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TP53等靶点,影响PI3K-AKT和甲状腺激素等信号通路,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和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在CRC阶段,p-Coumaric acid等潜在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PRKCB等靶点,影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体外研究表明,SBJDD显著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抑制EG-FR和PKC蛋白的表达。结论SBJDD中化学成分主要由生物碱、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组成,方中成分在CRA癌变的不同阶段中与不同的靶点结合,调节相关的信号通路,产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白解毒方 结直肠腺瘤癌变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8
9
作者 程海波 李柳 +3 位作者 沈卫星 王俊壹 吴勉华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9-564,共6页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癌毒 病机 邪毒蕴结 抗癌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癌毒病机理论研究 被引量:70
10
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1 位作者 吴勉华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而且与肿瘤微环境关系密切。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新策略已转变为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阻断癌变的发生和发展。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其长期临床实践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而且与肿瘤微环境关系密切。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新策略已转变为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阻断癌变的发生和发展。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其长期临床实践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研究认为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密切相关,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诠释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中医药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肿瘤 微环境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4 位作者 姚志华 沈政洁 孙东东 徐长亮 谭佳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3-595,共3页
介绍了癌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认为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并在癌毒病机理论的指导下,对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消癌解毒方配合化疗具有较好的増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T... 介绍了癌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认为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并在癌毒病机理论的指导下,对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消癌解毒方配合化疗具有较好的増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TGF-β1表达水平、抑制VEGF的生成、降低MMP-2活性、影响TLRs/NF?κB信号转导通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病机理论 消癌解毒方 抗肿瘤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聚乳酸对线型聚乳酸结晶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海波 陈学思 +2 位作者 肖海华 胡秀丽 景遐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4-758,共5页
以多端羟基聚酯为引发剂,经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多臂聚乳酸(MA-PLA)。MA-PLA在DSC二次升温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冷结晶峰(41.5J/g)和熔融峰(42.5J/g),而工业产品聚乳酸PLLA3051D没有这2个峰,确认该多臂聚乳酸的结晶能力优于3051D。MA-PLA多... 以多端羟基聚酯为引发剂,经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多臂聚乳酸(MA-PLA)。MA-PLA在DSC二次升温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冷结晶峰(41.5J/g)和熔融峰(42.5J/g),而工业产品聚乳酸PLLA3051D没有这2个峰,确认该多臂聚乳酸的结晶能力优于3051D。MA-PLA多臂聚乳酸的左旋乳酸单元含量为97%,高于3051D的91%。将MA-PLA与PLLA3051D共混后,在DSC二次升温过程中出现了熔融峰和冷结晶峰。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共混物的成核速率和初期球晶生长速度加快。等温结晶动力学数据表明,110℃等温结晶的半结晶时间由空白样品的53.6min缩短至共混物的31.7min,Avrami指数n由空白样品的2.25增加至共混物的2.60,可见多臂聚乳酸对线形聚乳酸结晶性能的改善,主要是加快了成核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臂聚乳酸 结晶 球晶 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毒病机科学内涵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47
13
作者 程海波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癌毒病机理论是程海波教授团队创建的中医肿瘤创新病机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恶性肿瘤的临床辨治,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团队长期围绕癌毒病机的科... 癌毒病机理论是程海波教授团队创建的中医肿瘤创新病机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恶性肿瘤的临床辨治,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团队长期围绕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开展研究,通过探讨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癌毒病机与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致病物质的相关性,提出癌毒的科学内涵是肿瘤微环境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特异性致病物质,炎症因子、乳酸、血管生成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外泌体非编码RNA等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结合现代肿瘤学研究进展,诠释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为进一步推广癌毒病机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病机理论 恶性肿瘤 肿瘤微环境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果糖餐诱导实验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海波 司晓晨 +1 位作者 尚文斌 卞慧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建立高果糖餐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Wistar雄性大鼠给予饮用10%果糖水喂养共6周,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测定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血浆胰岛素、胰岛素... 目的建立高果糖餐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Wistar雄性大鼠给予饮用10%果糖水喂养共6周,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测定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压及体质量。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大鼠的体质量无明显增加,但血压明显增高,葡萄糖耐量减低,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浆胰岛素含量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葡萄糖输注率(GIR)、葡萄糖摄取率明显下降。结论高果糖餐喂养Wistar雄性大鼠可以造成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大鼠模型 高果糖餐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痛平胶囊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中NO、β-E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海波 陈敏敏 +1 位作者 许惠琴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癌痛平的镇痛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癌痛平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中一氧化氮(NO)、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癌痛平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NO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释放,显著... 目的探讨癌痛平的镇痛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癌痛平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中一氧化氮(NO)、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癌痛平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腰髓NO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释放,显著提高肛EP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水平(P〈0.05~0.01)。结论癌痛平对福尔马林模型大鼠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癌痛平抑制中枢神经系统NO的释放,阻断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过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阻EP的含量,可能是其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平胶囊 福尔马林 一氧化氮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敏胶囊阻止高脂膳食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海波 尚文斌 司晓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 建立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观察胰敏胶囊对模型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阻止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以高脂膳食造模的同时 ,每日分别给予胰敏胶囊、罗格列酮 ... 目的 建立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观察胰敏胶囊对模型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阻止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以高脂膳食造模的同时 ,每日分别给予胰敏胶囊、罗格列酮 ,每周测血压及体重 ,6周后 ,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 ,结合输注放射性葡萄糖测定股四头肌葡萄糖摄取率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并测定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 ,治疗组体重明显下降 ,葡萄糖耐量正常 ,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浆胰岛素含量均显著下降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葡萄糖输注率、葡萄糖摄取率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胰敏胶囊具有阻止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动物模型 高脂膳食 胰敏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探讨 被引量:28
17
作者 程海波 王俊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1-244,共4页
肿瘤微环境是与肿瘤侵袭、转移密不可分的局部内环境,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凸显了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创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肿瘤微环境可能是癌毒病机理论... 肿瘤微环境是与肿瘤侵袭、转移密不可分的局部内环境,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凸显了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创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肿瘤微环境可能是癌毒病机理论的生物学基础。通过比较癌毒与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的产生、致病特性与致病机制,认为癌毒与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密切相关,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对进一步揭示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毒 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海波 程相阁 +1 位作者 王强 李艳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98-99,共2页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过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过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智恢复、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恢复正常以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过敏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9
19
作者 程海波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8,共7页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正确理解改革的外部要求和环境。目前而言,高校深化改革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和政策资源已经做好了基础铺垫和必要准备,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对内部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综合改革。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除了问...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正确理解改革的外部要求和环境。目前而言,高校深化改革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和政策资源已经做好了基础铺垫和必要准备,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对内部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综合改革。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除了问题意识和顶层设计方面要有效达成思想共识外,实际工作中还要理性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三个具体关系,即正向与负向制度之间的关系、改革的可操作性和可承受性之间的关系、"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顶层设计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述评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1 位作者 吴勉华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1-404,共4页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服务临床转化,提出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策略的重点在于中医理论的创新、临床有效药物的开发、疾病防治新机制的发现、复方配伍的机理和规律的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中药复方 现状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