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文霞 贾岩 +1 位作者 程海峰 刘东青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轻巧、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性能好、易于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智能传感器、智能窗户、柔性可穿戴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较于易泄漏、安全性低的液态器件,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易于封装且安全性高,具... 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轻巧、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性能好、易于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智能传感器、智能窗户、柔性可穿戴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较于易泄漏、安全性低的液态器件,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易于封装且安全性高,具有更好的综合应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详细综述了无机与有机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及应用,并对比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优缺点。最后,从性能瓶颈、工艺难点及产业化等角度展望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器件 全固态 固态电解质 智能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Ge核壳颗粒的结构设计及红外光学特性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王新飞 刘东青 程海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88,共6页
为获得符合光谱选择性辐射红外隐身需求的颗粒,利用Mie散射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别对Ag/Ge核壳结构的红外光学特性进行计算。研究了不同Ag内核和Ge外壳尺寸组合下颗粒消光效率峰值随波长的变化。在6.5μm等值线上等间隔的选取不同尺寸组合... 为获得符合光谱选择性辐射红外隐身需求的颗粒,利用Mie散射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别对Ag/Ge核壳结构的红外光学特性进行计算。研究了不同Ag内核和Ge外壳尺寸组合下颗粒消光效率峰值随波长的变化。在6.5μm等值线上等间隔的选取不同尺寸组合,通过对比消光效率曲线确定了0.3/0.848μm的核壳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不同计算方法获得的消光效率曲线形状十分近似,消光峰均位于6.5μm处,消光效率峰值分别为16.6和16.1,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对比颗粒在不同波长入射场下的三维远场辐射及电磁功率损耗情况,发现其在6.5μm处具有更强的辐射强度和功率损耗密度,说明此时颗粒与入射场能够发生强烈的共振作用,可用于该波段红外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e核壳结构 光谱选择性辐射红外隐身 MIE散射理论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23年长江口南槽河床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刘汝兰 李俊花 +3 位作者 程海峰 顾峰峰 王珍珍 韩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南槽作为长江口的入海汊道之一,其河床演变动态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长江口南槽1998年以来长序列水下地形、水沙观测数据和大型涉水工程实施情况,分析南槽近期河床冲淤变化过程,从流域减沙和工程建设两方面探讨河床演变特征及影响过程。... 南槽作为长江口的入海汊道之一,其河床演变动态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长江口南槽1998年以来长序列水下地形、水沙观测数据和大型涉水工程实施情况,分析南槽近期河床冲淤变化过程,从流域减沙和工程建设两方面探讨河床演变特征及影响过程。结果表明:近25年,南槽河床演变总体呈现“缓慢冲刷-趋于平衡-加速冲刷”的三阶段变化特征,其中第一阶段的“缓慢冲刷”主要受工程建设影响,流域减沙则是第三阶段“加速冲刷”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在稳定河床边界和较低含沙量条件下,南槽短期内仍将延续冲刷态势,直至趋于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槽 河床演变 水沙变化 涉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短切纤维电磁特性改进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程海峰 陈朝辉 +4 位作者 李永清 张长瑞 吴文清 周安郴 唐值云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5-59,共5页
通过表面化学镀镍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可调节碳化硅纤维的电磁性能。研究了SiC纤维表面化学镀金属镍的工艺条件,在SiC纤维表面制得较为均匀致密的金属谋镀层;研究了镀镍SiC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组成变化,以及制备工艺条件对所... 通过表面化学镀镍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可调节碳化硅纤维的电磁性能。研究了SiC纤维表面化学镀金属镍的工艺条件,在SiC纤维表面制得较为均匀致密的金属谋镀层;研究了镀镍SiC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组成变化,以及制备工艺条件对所制备的吸收剂的电磁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纤维 化学镀 电磁参数 热处理 镍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碳化硅纤维微波电磁参数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程海峰 陈朝辉 +2 位作者 李永清 张长瑞 王德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44,共4页
通过表面化学镀铁钴合金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调节短切碳化硅纤维的微波电磁参数。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条件、镀层中铁和钴元素含量、复合镀层的构成及短切纤维的取向对所制备的吸收剂的电磁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 碳化硅纤维 化学镀 电磁参数 铁钴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型近红外滤光片的制备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海峰 门金凤 +1 位作者 刘世利 陈朝辉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1-593,共3页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近红外吸收染料(NIR1)、光稳定剂为添加剂,采用溶解共混的方法制得了吸收型近红外滤光片。该滤光片外观透光性能良好,透射光谱也显示其具备良好的近红外吸收性能。最后对染料分散情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吸收型近红外滤光片 溶解 近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研究及其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海峰 刘海韬 +3 位作者 刘世利 周永江 楚增勇 张德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85-488,共4页
本文阐述了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原理。对电路模拟吸波材料优于普通雷达吸波材料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综述了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路模拟 雷达吸波材料 频率选择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周期结构雷达吸波材料的设计与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海峰 刘海韬 +2 位作者 楚增勇 周永江 唐耿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0-83,共4页
将两种雷达吸波材料(RAM)按照1∶1的体积比设计成不同的周期结构,利用电磁场有限元软件对反射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周期结构吸波材料的吸收峰位于两种吸波材料之间,周期结构的大小、形状以及吸波材料在周期结构中的位置对吸波性能... 将两种雷达吸波材料(RAM)按照1∶1的体积比设计成不同的周期结构,利用电磁场有限元软件对反射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周期结构吸波材料的吸收峰位于两种吸波材料之间,周期结构的大小、形状以及吸波材料在周期结构中的位置对吸波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吸波材料 周期结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改性SiC吸收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海峰 陈朝辉 +2 位作者 李永清 张长瑞 唐值云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26,共5页
在聚碳硅烷先驱体中掺混Ni、Co等纳米金属微粉 ,在N2 气氛中裂解至 10 0 0℃ ,得到改性碳化硅吸收剂。通过TG、IR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该裂解反应的过程。分析了裂解及热处理产物的相组成 ,讨论了原料中纳米金属含量、裂解 (热处理 )
关键词 聚碳硅烷 共裂解 碳化硅 吸收剂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低温间歇性供暖实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海峰 年梦婷 +2 位作者 王庚 唐光明 张举 《建筑节能》 CAS 2018年第8期108-112,共5页
昼夜间歇供暖是合肥地区冬季供暖的常用方式。利用自建的实验平台,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主热源,电加热方式作为辅助热源,末端装置为散热器,低温间歇性运行。实测了室内外温度和室内外相对湿度,对供暖系统的热舒适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结... 昼夜间歇供暖是合肥地区冬季供暖的常用方式。利用自建的实验平台,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主热源,电加热方式作为辅助热源,末端装置为散热器,低温间歇性运行。实测了室内外温度和室内外相对湿度,对供暖系统的热舒适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始供水温度为60℃时能快速提高室内温度,平均温升速率10.4℃/h;供水温度为40℃时,室内温度场保持稳定,室内热环境受室外影响较小,温度波幅0.65℃;相比全天连续供暖运行方式,供暖系统间歇运行方式节省21.51元/(m^2·季),可以节省至少24.4%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供暖 间歇运行 热舒适性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研究生创新教育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海峰 杨盛良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2年第2期86-87,共2页
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本文简要论述了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实施和评价等问题。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教育 教育评价 高等院校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采暖与空调度日数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海峰 吴军 +1 位作者 占霞飞 胡宁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计算合肥地区2003-2012年以及典型年的气象参数,分别定量计算近十年采暖、空调度日数,分析其变化规律:(1)不同年份之间二者均呈现上升趋势,相同年份中,采暖度日数分别分布在1~4月与10-12月,且在1月出现极大值,月... 本文通过分析计算合肥地区2003-2012年以及典型年的气象参数,分别定量计算近十年采暖、空调度日数,分析其变化规律:(1)不同年份之间二者均呈现上升趋势,相同年份中,采暖度日数分别分布在1~4月与10-12月,且在1月出现极大值,月份之间数值波动较大;空调度日数分别分布在5~9月,且在7、8月数值比例较大,月份之间数值波动不均匀,(2)同一年份中,没有月份中出现温差超过8℃以上的极端天气,为今后采暖、空调的节能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年 采暖 空调度El数 趋势 极端天气 节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分析法在城市综合体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海峰 高瑞凯 胡宁 《山西建筑》 2012年第34期146-147,共2页
以安徽某城市综合体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为例,采用负荷动态分析法进行主机的选配和系统的设计,合理解决了负荷重叠,装机容量过大,系统运行效率低等工程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综合能效,降低造价,节省能耗。
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 负荷分析法 负荷基数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太阳辐射对围护结构传热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海峰 刘凯 胡宁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47-50,58,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合肥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引起的热量通过东西向外围护结构向室内的传递情况,利用DB模拟分别得到东西向外壁面温度变化趋势,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西晒造成室内过热的原因,并提出采取西向外建筑遮阳措施减少热量向室内的传递,定性... 本文主要研究合肥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引起的热量通过东西向外围护结构向室内的传递情况,利用DB模拟分别得到东西向外壁面温度变化趋势,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西晒造成室内过热的原因,并提出采取西向外建筑遮阳措施减少热量向室内的传递,定性分析了其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遮阳 外壁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墙外保温干挂系统典型构造的热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海峰 张虎 张举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61-65,共5页
对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干挂系统典型构造中存在的"热桥"对系统热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典型构造中"热桥"对系统传热系数影响的计算比较,指出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材构造中"热桥"所造成的热量损失很... 对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干挂系统典型构造中存在的"热桥"对系统热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典型构造中"热桥"对系统传热系数影响的计算比较,指出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材构造中"热桥"所造成的热量损失很小,与示范工程实测数据分析结果相吻合,并提出了降低"热桥"影响的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外保温 干挂系统 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无序化对吸波超材料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程海峰 庞永强 周永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8期480-486,462,共8页
近年来,超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磁响应特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用于电磁波吸收是研究重点之一。通常情况下超材料由结构单元按照周期排列构成,然而最近无序结构超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们表现出... 近年来,超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磁响应特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用于电磁波吸收是研究重点之一。通常情况下超材料由结构单元按照周期排列构成,然而最近无序结构超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们表现出了一些比传统周期结构超材料更加优异的性能。为此,系统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无序化对短切线吸波超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线长度的无序化可拓展吸波带宽,为宽带吸波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空间取向的无序化可使得短切线吸波超材料电磁特性由单极化响应向任意极化响应转变,而空间位置的无序化则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微波频段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的验证,并分析与讨论了无序吸波超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的方法对其他结构以及频段的吸波超材料也有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超材料 无序结构 碳纤维 电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州市室外风场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海峰 张国兵 张举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52-60,共9页
采用典型气象年法和自然气象年法对宿州市1973年以来的室外风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了各季节及全年风频、风速玫瑰图。将近30年(1989-2018)与30年前(1973-1982年)典型气象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宿州市室外风场的年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 采用典型气象年法和自然气象年法对宿州市1973年以来的室外风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了各季节及全年风频、风速玫瑰图。将近30年(1989-2018)与30年前(1973-1982年)典型气象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宿州市室外风场的年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宿州市全年主导风向明显,无静风;自然气象年近10年各季节及全年平均风速较前20年呈现下降趋势;夏季、全年最大风频较前20年呈下降趋势,冬季、过渡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冬季及过渡季逐年风向变化波动性较大,全年逐年风向变化较为稳定;夏季主导风向逆时针发生了90°偏移;过渡季及全年主导风向均顺时针发生了22.5°偏移;冬季主导风向无变化;各季节及全年主导风向风速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气象年 自然气象年 室外风场 分布特征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参数分析的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海峰 高瑞凯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1-53,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南方供暖的问题引起热议。本文应用近10年的实测气象数据,选出平均月,构成了合肥、上海、武汉等7座城市的标准年气象参数,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代表性城市供暖季气侯变化的规律和特征,研究了其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南方供暖的问题引起热议。本文应用近10年的实测气象数据,选出平均月,构成了合肥、上海、武汉等7座城市的标准年气象参数,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代表性城市供暖季气侯变化的规律和特征,研究了其分布特点,并对南方地区因地制宜的采用基于气候参数变化规律的供暖方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标准年气象参数 供暖度日数 供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交通大厦地下空间空气能的利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海峰 张举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地下空气能的利用是对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利用方式。由于地下土壤层的蓄热能力和温度波衰减和延迟作用,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其常年温度恒定,相对于室外温度而言,冬季空气温度高,夏季空气温度低;本文拟采用通过空气源热泵的方式利用这一部分... 地下空气能的利用是对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利用方式。由于地下土壤层的蓄热能力和温度波衰减和延迟作用,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其常年温度恒定,相对于室外温度而言,冬季空气温度高,夏季空气温度低;本文拟采用通过空气源热泵的方式利用这一部分能量,并与常规置于室外的方式比较,得出其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能量 空气源热泵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海峰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1-93,共3页
介绍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中大型工程项目上的应用实践,为同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提供了借鉴。水源热泵作为一种高能效比的节能型的空调系统,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一些特定的工程区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暖通空调 水源热泵 设计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