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
1
作者 林春山 贾国利 +3 位作者 程洪全 许佳 贾新 罗德庆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进行了总结。2022年7月,3号高炉首次进行炉缸浇注修复,开炉后为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进行强化冶炼。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合理匹配送风参数、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炉顶压力、保持合理的...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进行了总结。2022年7月,3号高炉首次进行炉缸浇注修复,开炉后为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进行强化冶炼。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合理匹配送风参数、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炉顶压力、保持合理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以及强化炉前出铁管理等措施,强化冶炼成效显著,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023年底,3号高炉风量保持在6950m^(3)/min左右,风温1210~1230℃,炉顶压力稳定在270kPa,利用系数突破2.70t/(m^(3)·d),燃料比降至500kg/t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强化冶炼 原燃料质量 送风参数 炉顶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冷却壁长寿的使用维护及结构优化浅析
2
作者 赵满祥 程洪全 +4 位作者 张勇 宋少华 张浩 沈大伟 陈名炯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首钢股份高炉铜冷却壁的长寿使用维护经验,主要是对冷却水温、水量、水压,入炉有害元素及边沿煤气流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中长期休风和降料面停炉等特殊时段进行专门维护,保障铜冷却壁长期稳定安全运行。针对铜冷却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 首钢股份高炉铜冷却壁的长寿使用维护经验,主要是对冷却水温、水量、水压,入炉有害元素及边沿煤气流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中长期休风和降料面停炉等特殊时段进行专门维护,保障铜冷却壁长期稳定安全运行。针对铜冷却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存在的热面磨损和累积变形,采用热面镶嵌钢砖、本体加强等结构优化设计,能大幅度提高耐磨和挂渣性能,增强抗变形能力,延长在异常工况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认为,只要铜冷却壁设计合理、使用维护得当,就完全能在保障高炉高水平稳定顺行的基础上,实现超过一代炉役的长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使用维护 耐磨性能 挂渣性能 抗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1号高炉中修炉缸整体浇注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猛超 程洪全 +2 位作者 赵满祥 李晓君 李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48,53,共5页
首钢股份1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缸某点热电偶温度689℃,理论计算炉缸侧壁炭砖侵蚀剩余厚度为400mm,为保证1号高炉安全高效运行,在保留剩余炭砖的前提下,采用炉缸整体浇注对其进行修复。根据不同部位,炉缸整体浇注分为陶瓷杯杯底浇注、陶瓷... 首钢股份1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缸某点热电偶温度689℃,理论计算炉缸侧壁炭砖侵蚀剩余厚度为400mm,为保证1号高炉安全高效运行,在保留剩余炭砖的前提下,采用炉缸整体浇注对其进行修复。根据不同部位,炉缸整体浇注分为陶瓷杯杯底浇注、陶瓷杯侧壁浇注和风口区域浇注等步骤,同时在炉腹、炉腰及炉身部位喷涂造衬。1号高炉中修开炉后,炉缸侧壁温度稳定在250℃左右,说明炭砖脆性断裂区被控制到浇注料内;高炉生产稳定顺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升,特别是2022年10月,保持了高产低耗的生产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整体浇注 陶瓷杯 浇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俊伟 张海滨 +3 位作者 程洪全 贾新 王荣刚 罗德庆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8,53,共5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富氧率由4.74%逐步提高到6.73%,对理论燃烧温度、炉腹煤气量、煤气流分布、煤气利用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为此,操作上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采取管控原燃料质量、调整装料制度、优化...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高富氧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富氧率由4.74%逐步提高到6.73%,对理论燃烧温度、炉腹煤气量、煤气流分布、煤气利用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为此,操作上进行了相应调整,通过采取管控原燃料质量、调整装料制度、优化送风制度、调控热制度及改善出铁操作等措施,理论燃烧温度维持在2100℃左右,炉腹煤气量指数控制在60.5~62.5m/min,煤气利用率提高至50.7%左右。3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稳步改善,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54V(m^(3)·d),焦比降至320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富氧率 理论燃烧温度 炉腹煤气量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1号高炉降低铁水[Si]含量的措施
5
作者 贾国利 马洪修 +2 位作者 程洪全 罗德庆 韩红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5,共5页
对首钢股份1号高炉降低铁水[Si]含量的措施进行了总结。1号高炉降低铁水[Si]含量的思路是,从焦炭和炉渣两方面控制硅源,并根据高炉现状,把降低铁水[Si]的目标设为0.35%,且应避免铁水温度过低。通过采取提高炉顶压力、提高富氧率、做好... 对首钢股份1号高炉降低铁水[Si]含量的措施进行了总结。1号高炉降低铁水[Si]含量的思路是,从焦炭和炉渣两方面控制硅源,并根据高炉现状,把降低铁水[Si]的目标设为0.35%,且应避免铁水温度过低。通过采取提高炉顶压力、提高富氧率、做好上下部调剂、降低入炉硅量、优化炉渣碱度等措施,将1号高炉铁水[Si]由0.40%逐步降至0.36%左右,同时,将铁水温度稳定在1500℃以上,保持了炉缸活跃及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并且,为避免降硅对高炉影响过大,探索了炉外脱硅,通过在鱼雷罐中配加冷压球(15kg/t),进一步将铁水[Si]降低至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铁水[Si] 降硅 铁水温度 炉外脱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死料柱行为及出铁维护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洪全 马洪修 +2 位作者 罗德庆 王荣刚 林春山 《炼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死料柱的受力计算,明确了死料柱的沉浮状态,确定了死料柱根部位置及剪切力最大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出铁制度和模式,分析了单场出铁及出铁对死料柱行为和炉缸侧壁炭砖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未出净铁... 通过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死料柱的受力计算,明确了死料柱的沉浮状态,确定了死料柱根部位置及剪切力最大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出铁制度和模式,分析了单场出铁及出铁对死料柱行为和炉缸侧壁炭砖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未出净铁水量超过1601时,死料柱则由沉坐炉底变为小幅度浮起状态,若此时死料柱透气透液性相对较差,铁口中心下方2-2.5m处的炭砖将受到异常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死料柱 出铁 死铁层 铁口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复杂原燃料条件下的强化冶炼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晓波 赵满祥 +2 位作者 刘磊 程洪全 吴胜利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35,共6页
针对迁焦环评及常规化限产导致焦炭结构变化,加上高生矿比例、原料种类及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采取强化铁前一体化运作、外购焦炭质量评价排序、改善烧结矿质量、优化炉料结构等措施,为3号高炉强化冶炼奠定基础。3号高炉强化冶炼操... 针对迁焦环评及常规化限产导致焦炭结构变化,加上高生矿比例、原料种类及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采取强化铁前一体化运作、外购焦炭质量评价排序、改善烧结矿质量、优化炉料结构等措施,为3号高炉强化冶炼奠定基础。3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要点是,坚持“低耗、高效”方针,以控制适宜的炉腹煤气量指数为基础,提高煤气利用率为目标,选择适宜的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并通过炉缸活跃性评价指数HAI提供预警管理,避免炉况出现波动。采取上述措施后,3号高炉实现了复杂原燃料条件下的炉况稳定顺行,取得了日产量提高180~272d、燃料比降低22.2kg/t的生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强化冶炼 原燃料 炉腹煤气量指数 煤气利用率 炉缸活跃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中修空料线停炉及开炉操作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春山 王荣刚 +2 位作者 罗德庆 程洪全 赵满祥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41,共4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中修空料线停炉及开炉操作进行了总结。采用炉顶打水降温空料线停炉法,停炉过程中未发生一次爆震,料面整体降至风口中心线,实现了安全、环保、快速停炉。由于凤口前理论燃烧温度过高,提前停氧,认为在降料面的初期,热...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中修空料线停炉及开炉操作进行了总结。采用炉顶打水降温空料线停炉法,停炉过程中未发生一次爆震,料面整体降至风口中心线,实现了安全、环保、快速停炉。由于凤口前理论燃烧温度过高,提前停氧,认为在降料面的初期,热制度的匹配有待进一步优化。开炉操作顺利,未出现管道、悬料等失常炉况,60h达正常全风水平、焦炭负荷恢复至4.03,开炉120h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02t/(m^(3)·d),燃料比505.70kg/t,实现了中修开炉快速恢复及达产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空料线停炉 降料面 开炉 焦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1号高炉降料面快速开炉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余晓波 程洪全 +2 位作者 许佳 李志海 张猛超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落实采暖季限产要求,首钢股份1号高炉进行56.5天降料面停炉限产工作。在总结历次降料面开炉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式热风炉保温方式、降低渣比开炉、优化开炉料制,以及加强送风过程中的参数控制等措施,取得良好的开炉效果。1号高炉开炉... 为落实采暖季限产要求,首钢股份1号高炉进行56.5天降料面停炉限产工作。在总结历次降料面开炉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式热风炉保温方式、降低渣比开炉、优化开炉料制,以及加强送风过程中的参数控制等措施,取得良好的开炉效果。1号高炉开炉实现48h焦炭负荷加到4.07,51 h实现了全风,第6天产量达到6100t/d,创造了历次开炉的最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停炉 降料面 炉缸 开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钢1号高炉炉况失常恢复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民 马金芳 +2 位作者 马国梁 王凤 程洪全 《炼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7,共3页
对迁钢1号高炉炉况失常恢复实践进行总结。认为入炉原燃料质量逐步下降是失常的主要因素,设备故障原因增加了高炉的恢复难度。通过精心操作与调整,炉况逐步恢复。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况失常装料制度送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基作用下含碳球团还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志鹏 罗德庆 +2 位作者 韩红伟 贾新 程洪全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1,共7页
为探究含碳球团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特点,进一步揭示其还原反应机理,本文通过热重还原试验研究温度为800~1100℃范围内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特点,并分析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金属化率及抗压强度等指标对球团还原过程及还原产物的影响。结... 为探究含碳球团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特点,进一步揭示其还原反应机理,本文通过热重还原试验研究温度为800~1100℃范围内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特点,并分析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金属化率及抗压强度等指标对球团还原过程及还原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气氛下发生反应时,各因素对含碳球团还原过程影响的主次顺序:还原温度、碳氧比、还原气氛;在试验过程中,含碳球团的反应速率先上升后下降;适当升高温度、调节碳氧比及还原气氛组成均可促进含碳球团的还原;升高温度,金属化率也随之上升,当金属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温度对其作用效果减弱。当还原温度为800~1000℃时,含碳球团的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当还原温度高于1000℃时,含碳球团的抗压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球团 直接还原 热重试验 金属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1号高炉渣比上升后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明浩 张猛超 +2 位作者 程洪全 许佳 余晓波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9,共4页
环保限产及原燃料质量下降,造成首钢股份1号高炉渣比最高上升32k/t,导致炉内量压关系趋紧,高炉抵抗波动能力下降。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筛分、上下部合理调剂、稳定炉渣性能、加强炉外组织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在大渣比状态下的稳定顺行... 环保限产及原燃料质量下降,造成首钢股份1号高炉渣比最高上升32k/t,导致炉内量压关系趋紧,高炉抵抗波动能力下降。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筛分、上下部合理调剂、稳定炉渣性能、加强炉外组织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在大渣比状态下的稳定顺行。与2017年10月相比,11-12月1号高炉的风量从4606m^3/min增加到4625m^3/min,透气性指数从2790提高到2825,风量风压关系好转;利用系数增加0.03,焦比降低8kg/t,燃料比降低5kg/t,确保了大渣比条件下高炉的稳定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渣比 原燃料 操作制度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风湿度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冶炼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洪修 程洪全 +2 位作者 罗德庆 王荣刚 林春山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7,共5页
基于迁安地区气象条件,计算了不同月份的鼓风湿度。通过热量平衡,分析了鼓风湿度、鼓风湿度年周期变化、昼夜周期变化规律,以及鼓风湿度的变化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炉鼓风湿度越大,燃料比越高;②鼓风湿度呈现季节性和昼夜规... 基于迁安地区气象条件,计算了不同月份的鼓风湿度。通过热量平衡,分析了鼓风湿度、鼓风湿度年周期变化、昼夜周期变化规律,以及鼓风湿度的变化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炉鼓风湿度越大,燃料比越高;②鼓风湿度呈现季节性和昼夜规律性变化,鼓风湿度夏季高达1&13 g/m^(3),冬季低至0.1.32g/m^(3);③1 g/m^(3)的鼓风湿度折合降低理论燃烧温度约5.821(考虑H_(2)的利用);④1的鼓风湿度对高炉的影响程度,随吨铁耗风量及CO利用率变化而相应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鼓风湿度 燃料比 理论燃烧温度 脱湿鼓风 加湿鼓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1号高炉炉缸侵蚀状况剖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猛超 程洪全 +2 位作者 贾新 李志海 余晓波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4,共4页
结合首钢股份1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结果,从有害元素、焦炭质量、铁水含碳饱和度、死料柱及炉役后期频繁停炉的影响等方面,对炉缸侵蚀原因进行了剖析,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缸呈现出“象脚形”侵蚀,最为严重的侵蚀部位在铁口中心线下方2.1〜2... 结合首钢股份1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结果,从有害元素、焦炭质量、铁水含碳饱和度、死料柱及炉役后期频繁停炉的影响等方面,对炉缸侵蚀原因进行了剖析,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缸呈现出“象脚形”侵蚀,最为严重的侵蚀部位在铁口中心线下方2.1〜2.4 m之间,侵蚀最严重部位炭砖残余厚度330mm,位于25号风口下方。认为炉役后期死铁层加深后,应努力提高焦炭质量,以缓解死料柱下部环流对炉缸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侵蚀 死料柱 炭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1号高炉高碱度球团矿冶炼工业试验
15
作者 余晓波 李志海 +2 位作者 韩红伟 程洪全 许佳 《炼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了解决烧结矿短缺的问题,在首钢股份1号高炉进行了高碱度球团矿冶炼工业试验。通过采取大风量高鼓风动能、疏导边沿的装料制度、适当降低炉温和炉渣二元碱度等措施,工业试验期间高炉保持了稳定顺行。试验结果表明,高炉在球团比不超过... 为了解决烧结矿短缺的问题,在首钢股份1号高炉进行了高碱度球团矿冶炼工业试验。通过采取大风量高鼓风动能、疏导边沿的装料制度、适当降低炉温和炉渣二元碱度等措施,工业试验期间高炉保持了稳定顺行。试验结果表明,高炉在球团比不超过35%时,对中心气流影响较小;球团比超过35%以后,需对边沿气流进行疏导,而对中心气流的抑制需要球团比达到更高水平才有可能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球团矿 炉料结构 煤气流分布 操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应用及解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洪修 程洪全 +2 位作者 王荣刚 罗德庆 于连成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7,共3页
基于炉腹煤气量及炉腹煤气量指数的计算,结合当前原燃料条件,探讨了首钢股份3号高炉合理的入炉风量及合理的煤比。通过统计近2年来3号高炉的炉腹煤气量及炉腹煤气量指数,试图解析利用系数与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关系、焦比与煤比的关系。结... 基于炉腹煤气量及炉腹煤气量指数的计算,结合当前原燃料条件,探讨了首钢股份3号高炉合理的入炉风量及合理的煤比。通过统计近2年来3号高炉的炉腹煤气量及炉腹煤气量指数,试图解析利用系数与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关系、焦比与煤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系数随着炉腹煤气量指数的提高而提高,但炉腹煤气量指数的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利用系数提高的幅度变得平缓,因此,不能一味地通过提高炉腹煤气量指数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腹煤气量指数 利用系数 风量 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1号高炉富氧喷煤操作线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猛超 高广金 +2 位作者 程洪全 贾新 李志海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42,共3页
以首钢股份1号高炉2018年某阶段的数据及参数为基础,计算得出富氧喷煤状态下的高炉操作线及理想操作线,能清晰地表达出高炉生产状况,明确高炉生产的节约燃料方向,理论上1号高炉的最大节约燃料量为22kg/t。重点分析了煤气利用率、风温、... 以首钢股份1号高炉2018年某阶段的数据及参数为基础,计算得出富氧喷煤状态下的高炉操作线及理想操作线,能清晰地表达出高炉生产状况,明确高炉生产的节约燃料方向,理论上1号高炉的最大节约燃料量为22kg/t。重点分析了煤气利用率、风温、生铁硅含量等变化对高炉焦比的影响,并针对1号高炉的具体状况,提出了一些降低燃料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操作线 富氧 喷煤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昌乐县职业中专
18
作者 庄前平 程洪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山东省昌乐县职业中专始建于1982年,1992年被评审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参研单位,先后荣获“潍坊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潍坊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 山东省昌乐县职业中专始建于1982年,1992年被评审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参研单位,先后荣获“潍坊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潍坊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中专 昌乐县 山东省 省级文明单位 “十一五”规划 先进单位 重点课题 教育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矿护炉对首钢股份1号高炉生产的影响
19
作者 张青城 罗德庆 +2 位作者 柴志鹏 贾新 程洪全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6,共4页
阐述了首钢股份1号高炉钛矿护炉期间各生产指标,如风量、冶炼强度、燃料比、铁水温度、[Ti]及炉缸炉底钛沉积量等的变化状况。钛矿护炉为期10天,钛矿配加量由常规护炉的1.5t/批,提升至强化护炉的2.5t/批;风量由4777m^(3)/min减小到4744m... 阐述了首钢股份1号高炉钛矿护炉期间各生产指标,如风量、冶炼强度、燃料比、铁水温度、[Ti]及炉缸炉底钛沉积量等的变化状况。钛矿护炉为期10天,钛矿配加量由常规护炉的1.5t/批,提升至强化护炉的2.5t/批;风量由4777m^(3)/min减小到4744m^(3)/min,透气性明显变差;冶炼强度出现小幅度下降;燃料比未出现明显变化;铁水温度及[Si]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钛矿护炉前期,[Ti]含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炉缸炉底钛沉积量在短时间内由2t/d上升到14t/d左右,容易引起炉况波动,应该密切关注炉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钛矿护炉 透气性 铁水温度 钛沉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护炉实践
20
作者 吴哲 罗德庆 +2 位作者 程洪全 王荣刚 宋小来 《炼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39,共3页
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侧壁第七层监测点TE31289温度最高达到492℃,简要分析了温度升高的原因,重点阐述了主要的护炉措施。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加强炉缸状态监控、改善出铁制度、控制冶炼强度、压浆及强化炉缸冷却、调整装料... 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侧壁第七层监测点TE31289温度最高达到492℃,简要分析了温度升高的原因,重点阐述了主要的护炉措施。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加强炉缸状态监控、改善出铁制度、控制冶炼强度、压浆及强化炉缸冷却、调整装料制度、缩小风口面积,以及钛矿护炉等措施,监测点TE31289温度由492℃依次降低到360℃,315℃,89℃,最后稳定在100℃左右,确保了高炉安全、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侧壁温度 冶炼强度 钛矿护炉 铁水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