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莎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被引量:77
1
作者 瞿萍梅 程治英 +2 位作者 龙春林 苏明华 杨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63,共3页
油莎豆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全生育期110~130 d,块茎产量高且富含油脂,已成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植物.油莎豆是多用途的经济作物,除可加工成生物柴油外,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对油莎豆在生物柴油、天然药物、食用油和食品工业等方面的综... 油莎豆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全生育期110~130 d,块茎产量高且富含油脂,已成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植物.油莎豆是多用途的经济作物,除可加工成生物柴油外,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对油莎豆在生物柴油、天然药物、食用油和食品工业等方面的综合开发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油莎豆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草本植物 块茎 生物柴油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野生花卉大百合属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万珠珠 龙春林 +2 位作者 程治英 杨德 金兆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大百合属(Cardiocrinum)植物是一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重要野生花卉。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大百合属植物在形态、资源分布、分子水平、引种栽培、繁殖方法及利用价值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属植物的持续利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大百合属 亲缘关系 引种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植物“油莎豆”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33
3
作者 瞿萍梅 程治英 +2 位作者 龙春林 苏明华 杨德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var.sativus beock)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块茎含油量较高(质量分数为10%~36%),可加工成生物柴油。油莎豆生长周期短,抗逆性强,耐贫瘠,病害少,栽培管理容易,可大力推广种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进一步改良其...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var.sativus beock)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块茎含油量较高(质量分数为10%~36%),可加工成生物柴油。油莎豆生长周期短,抗逆性强,耐贫瘠,病害少,栽培管理容易,可大力推广种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进一步改良其生物学性状(尤其是含油量),以开发其作为优质生物质能的潜力。作为块茎含油的草本植物,油莎豆具有其它油料作物或木本油料植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生物柴油的发展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生物柴油 草本植物 块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岩 龙春林 程治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6-427,429,共3页
对小桐子作为能源植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其种质创新结果进行了初步报道。
关键词 能源植物 小桐子 生物柴油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齿贯众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媛 龙春林 +1 位作者 程治英 孟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95-798,共4页
对刺齿贯众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孢子体的诱导进行了试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培养基和植物激素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熟孢子在1/2 MS蔗糖浓度为1%培养基上59 d萌发90%以上,且有利于原叶体的形成。原叶体在1/2 MS+Kt0.5 mg/L培... 对刺齿贯众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孢子体的诱导进行了试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培养基和植物激素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熟孢子在1/2 MS蔗糖浓度为1%培养基上59 d萌发90%以上,且有利于原叶体的形成。原叶体在1/2 MS+Kt0.5 mg/L培养基上60 d增殖速率可达1∶11。试管苗在1/2 MS+IBA2.0 mg/L的培养基上长势较好,根系粗壮且发达。该物种组培和快繁的成功,为它离体保存和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齿贯众 组织培养 孢子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类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媛 程治英 +1 位作者 龙春林 孟博 《西南园艺》 2006年第6期39-41,61,共4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蕨类植物资源,从蕨类植物的食用、药用、园林绿化和观赏,生产上的指示作用、绿肥、饲料用途及工业用途等多方面作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 蕨类植物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龙竹的快速繁殖与离体保存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巨擘 程治英 +1 位作者 郭振华 曾千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利用小叶龙竹种子培养的试管苗对其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与离体保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茎、叶和小芽各外植体中,小芽切段可以较好的诱导芽的增殖且基本培养基MS附加3 mg/L BA和0.1 mg/L NAA为芽增殖最适培养基,增殖率可达1∶4.4。... 利用小叶龙竹种子培养的试管苗对其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与离体保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茎、叶和小芽各外植体中,小芽切段可以较好的诱导芽的增殖且基本培养基MS附加3 mg/L BA和0.1 mg/L NAA为芽增殖最适培养基,增殖率可达1∶4.4。培养基1/2MS附加1 mg/L NAA和1 mg/L I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15 d丛芽生根率为93%,27 d丛芽生根率则达到了100%。MS培养基附加10 mg/L CCC培养基为最佳离体保存培养基,保存时间可达120 d以上,转接到MS外加3 mg/L BA和0.1 mg/L NAA的恢复培养基上,培养50d,可以100%恢复生长。据调查:小叶龙竹的快速繁殖与离体保存研究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龙竹 快速繁殖 离体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