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桥过渡段地基侧向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力伟 程梦筠 《公路与汽运》 2025年第3期94-102,共9页
通过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分析路桥过渡段路基荷载作用下地基侧向变形。结果表明,在地表下同一深度,地基水平附加应力随着与台背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离台背同一位置,地基水平附加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地基最大水平附加应力... 通过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分析路桥过渡段路基荷载作用下地基侧向变形。结果表明,在地表下同一深度,地基水平附加应力随着与台背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离台背同一位置,地基水平附加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地基最大水平附加应力随着与台背距离的增加向更深土层传递;随着地基土泊松比的提高,不同位置侧向变形增大,最大侧向位移所在深度减小,深层土体的挤压效应导致表层土体向路基方向移动;桥台前后20 m为台后路基填筑对地基的主要影响范围,可通过增强过渡段地基侧向抵抗刚度或在台前影响范围内采取反压方式减弱地基侧向流动对桥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路桥过渡段 地基 侧向变形 桥台 地基水平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狭长地形条件下回转绕行互通方案可行性探讨
2
作者 王力伟 程梦筠 +1 位作者 许苑 谢振江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对山区狭长地形条件下互通立交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得出辅助车道回转绕行互通方案与地形、地貌的协调性好,规模小,投资少,优势明显,可作为狭长地形条件下互通优选方案。对通行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交织区长度与流率比、交织区车流密度关系... 对山区狭长地形条件下互通立交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得出辅助车道回转绕行互通方案与地形、地貌的协调性好,规模小,投资少,优势明显,可作为狭长地形条件下互通优选方案。对通行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交织区长度与流率比、交织区车流密度关系,以及不同行车速度、不同流率比下辅助车道最小长度,可以类似项目设计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车道回转绕行互通 狭长地形 流率比 交织区 辅助车道最小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间距错位交叉复合式互通设计方案
3
作者 王力伟 程梦筠 +1 位作者 顿署杰 张胜平 《湖南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以房县至五峰高速公路起点互通设计为例,对小间距错位交叉互通式立交型式及适应条件进行分析。辅助车道整体式复合互通设计方案,应对交织区通行能力及出口匝道-主线连接处通行能力进行分析;集散车道分离式复合互通方案,虽然其匝道工程... 以房县至五峰高速公路起点互通设计为例,对小间距错位交叉互通式立交型式及适应条件进行分析。辅助车道整体式复合互通设计方案,应对交织区通行能力及出口匝道-主线连接处通行能力进行分析;集散车道分离式复合互通方案,虽然其匝道工程规模大,投资较高,但通行能力大,服务水平高,可保证主流交通顺畅;辅助车道整体式复合互通设计方案和集散车道分离式复合互通方案的匝道布设均应考虑交叉高速后期改扩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间距错位交叉 复合式互通 辅助车道 集散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碳纳米管/SBS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梦筠 刘建芳 +1 位作者 廖亚雄 张毅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第9期5-7,共3页
为探究碳纳米管复配SBS对沥青高温性能改善效果,基于碳纳米管改性沥青特性,掺入一定量SBS复配。以延度、软化点、针入度为指标,结合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综合分析碳纳米管和SBS掺量对于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 为探究碳纳米管复配SBS对沥青高温性能改善效果,基于碳纳米管改性沥青特性,掺入一定量SBS复配。以延度、软化点、针入度为指标,结合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综合分析碳纳米管和SBS掺量对于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SBS与掺量0.6%碳纳米管复配改性沥青,可表现出较好的低温延展性;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表明碳纳米管与SBS复配能有效改善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SBS掺量为3%时,碳纳米管SBS复合沥青高温抗变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SBS 复合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桥梁工程中互通立交的设计
5
作者 程梦筠 《交通世界》 2022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针对道路桥梁工程路线设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阐述影响互通立交桥梁相关因素及设计要点,结合阳新南枢纽互通立交工程,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双环道+半定向组合型枢纽互通方案具有功能完善、造型美观,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转换交... 针对道路桥梁工程路线设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阐述影响互通立交桥梁相关因素及设计要点,结合阳新南枢纽互通立交工程,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双环道+半定向组合型枢纽互通方案具有功能完善、造型美观,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转换交通的作用,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桥梁工程 互通立交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变形控制的路基分幅间距研究
6
作者 王力伟 程梦筠 蒋关鲁 《交通科技》 2020年第4期67-71,共5页
文中采用差异变形指标,研究了路基分幅间距。理论解析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路基填土高度下,随着距离坡脚距离L的增加,地基附加应力逐渐减小,距离地表越近,附加应力收敛趋势越快,最大地基附加应力出现位置逐渐下移,附加应力向更深... 文中采用差异变形指标,研究了路基分幅间距。理论解析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路基填土高度下,随着距离坡脚距离L的增加,地基附加应力逐渐减小,距离地表越近,附加应力收敛趋势越快,最大地基附加应力出现位置逐渐下移,附加应力向更深处传递;距离坡脚同一位置处,地基附加应力随深度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于低矮路基(h≤3 m),中、低压缩性土地基条件,路基填筑的影响范围距离坡脚均小于5 m;当路基填土高度为3 m<h≤8 m时,对于低压缩性的碎石土、坚硬状态的黏性土地基,路基填筑的影响范围距离坡脚小于3 m,对于中等压缩性的黏性土、砂土地基,路基填筑的影响范围距离坡脚小于6 m,对于高压缩性软塑状态的黏性土地基,路基填筑的影响范围距离坡脚大于15 m,应进行地基处理,减小路基差异变形引起的上部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计算 差异变形 分幅路基 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柔性沥青路面水泥浆体配合比设计及优化
7
作者 刘建芳 程梦筠 +1 位作者 陈清虎 廖亚雄 《新材料·新装饰》 2022年第16期18-20,共3页
为了研究一种基于半柔性沥青路面的高性能水泥浆体,满足半柔性沥青路面对浆体的性能要求,文章根据力学性能测试(抗压、抗折性能)、流动度测试、干缩测试分析了不同水胶比与沙胶比对半柔性路面中水泥基浆体性能影响,并得到较大的水胶比... 为了研究一种基于半柔性沥青路面的高性能水泥浆体,满足半柔性沥青路面对浆体的性能要求,文章根据力学性能测试(抗压、抗折性能)、流动度测试、干缩测试分析了不同水胶比与沙胶比对半柔性路面中水泥基浆体性能影响,并得到较大的水胶比有利于水泥浆体的流动性,但对浆体力学性能与干缩性能有不利影响;提高砂浆比可增强收缩性能,但影响强度与流动性;水胶比0.25、砂浆比0.5的水泥浆体表现出最优的性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柔性沥青路面 水泥浆体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