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确定性和概率性模型评估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甜瓜中的膳食风险
1
作者 李彤 程有普 +5 位作者 吴曼妮 李贤宾 韩文浩 赵莉蔺 李薇 陈增龙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13,共14页
阐明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在甜瓜中的残留特征,量化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多元化膳食风险,对保障人体健康和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UHPLC-MS/MS),建立了甜瓜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 阐明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在甜瓜中的残留特征,量化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多元化膳食风险,对保障人体健康和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UHPLC-MS/MS),建立了甜瓜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快速、痕量分析方法,明确了靶标农药的储藏稳定性;并基于我国人群参数与膳食结构,解析了多维暴露风险差异。结合大尺度的农药田间试验发现,噻虫嗪在甜瓜中的原始沉积量在0.025~0.031 mg/kg之间,消解半衰期(t1/2)为0.77~1.2 d,最终残留水平≤0.021 mg/kg;期间有6.1%~15%的噻虫嗪代谢为噻虫胺;联合多种登记作物评估发现,噻虫嗪和噻虫胺在蔬菜类作物中的长期风险显著高于其在水果、谷物、豆类、调味料、薯类、油料和糖料类作物中的,且乡村地区显著高于城镇地区(p<0.05);通过确定性模型量化甜瓜中噻虫嗪的短期和长期膳食风险分别为0.043%~0.12%和0.0078%~0.055%,噻虫胺的分别为0.0051%~0.014%和0.00022%~0.0015%;通过概率性模型拟合噻虫嗪和噻虫胺在不同百分位点下的长期和短期风险商均小于100%,且30th百分位点下的长期风险商与确定性结果最接近,60^(th)(噻虫嗪)和90^(th)(噻虫胺)百分位点下的短期风险商与确定性结果最接近。无论是点评估还是区间评估,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对我国居民的膳食风险均可接受,但需警惕全生命周期内多样化膳食暴露导致的风险放大,特别是对易感儿童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噻虫胺 代谢物 甜瓜 残留行为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累积性膳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姝甜 李贤宾 +4 位作者 梁慧芯 赵莉蔺 程有普 张斌 陈增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6期99-105,共7页
新时代大健康理念的普及使得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极为关注,多种农药残留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成为膳食消费者的关注焦点。本文聚焦多种农药残留的累积性膳食暴露风险,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涵盖评估框架、评估方法、评估... 新时代大健康理念的普及使得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极为关注,多种农药残留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成为膳食消费者的关注焦点。本文聚焦多种农药残留的累积性膳食暴露风险,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涵盖评估框架、评估方法、评估软件与数据库等方面内容,其次,探讨分析了不同国际组织和国家的累积性膳食风险评估体系的差异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方法,如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型等,全面评估多种农药残留的累积性膳食暴露风险。再次,阐明了相关数据库及软件在评估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当前风险评估研究中面临数据分组获取及标准化的难题。最后,针对多种农药残留累积性膳食风险评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为新时代食品质量安全和农药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累积风险 膳食暴露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硝酚钠缓解二氯吡啶酸对油菜药害的研究
3
作者 王富豪 郭婧华 +1 位作者 郝培培 程有普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探究复硝酚钠(Sodium nitrophenolate)缓解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对油菜药害的作用机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油菜幼苗三叶一心时,一组喷施0(CK)、0.4、0.8(推荐剂量)、1.6、3.2、4.0 g/L二氯吡啶酸,另一组药后24 h叶面喷施9 mg/L复硝酚... 为探究复硝酚钠(Sodium nitrophenolate)缓解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对油菜药害的作用机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油菜幼苗三叶一心时,一组喷施0(CK)、0.4、0.8(推荐剂量)、1.6、3.2、4.0 g/L二氯吡啶酸,另一组药后24 h叶面喷施9 mg/L复硝酚钠,比较两组油菜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喷施二氯吡啶酸后,油菜幼苗的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随质量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二氯吡啶酸质量浓度为1.6g/L时,CAT活性最高,质量浓度为3.2g/L时,CAT活性升高幅度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K相比分别下降30.2%、6.0%,丙二醛(MDA)含量升高165.6%,质量浓度4.0g/L时,POD、SOD活性、GSH含量分别比CK低11.0%、26.0%、17.7%,MDA含量升高195.5%,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62.9%、23.7%;喷施复硝酚钠后,与相同质量浓度的二氯吡啶酸处理相比,油菜叶片CAT、POD、SOD活性和GSH、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明显升高,与缓解前相比MDA含量降低8.7%~44.5%,POD活性升高7.0%~11.8%,SOD活性升高10.1%~68.7%,GSH含量升高8.5%~19.6%,叶绿素含量升高7.0%~28.9%,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7.1%~62.0%。综上可知,低质量浓度的二氯吡啶酸能够提高油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GSH含量,从而提高油菜的抗逆性,二氯吡啶酸质量浓度过高时,油菜叶片的MDA含量明显升高,抗氧化酶活性、GSH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受到明显抑制,喷施复硝酚钠后抑制作用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二氯吡啶酸质量浓度升高缓解效果减弱,表明复硝酚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二氯吡啶酸对油菜的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复硝酚钠 油菜 缓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研究生劳动教育驱动创新能力提升的探索
4
作者 李二峰 田小卫 +2 位作者 程有普 程伟霞 王远宏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2-64,68,共4页
在全国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下,全面加强涉农研究生劳动教育是培养农科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农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如何构建劳动教育驱动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新模式... 在全国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下,全面加强涉农研究生劳动教育是培养农科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农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如何构建劳动教育驱动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新模式以及保障措施,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农科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涉农高校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农科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及药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程有普 潘淑芬 +3 位作者 李依霏 张伟龙 高成玲 程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在0.3255.256μg/m L;3次施药后7 d平均防效在84.07%93.10%,其中30%...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在0.3255.256μg/m L;3次施药后7 d平均防效在84.07%93.10%,其中30%吡唑醚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和50%氟醚菌酰胺WG的防效超过90%。[结论]6种杀菌剂能较好地防治葡萄霜霉病,30%吡唑醚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和50%氟醚菌酰胺WG的防效较高,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毒力 防效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福星EC防治西葫芦白粉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有普 孙秀润 《天津农林科技》 2003年第6期12-13,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 4 0 %福星EC 80 0 0~ 1 0 0 0 0倍喷雾 ,可有效地控制金皮西葫芦白粉病的发生 ,防效可达 85.81 %~ 93.86 % ,与 1 0 %世高WG 2 0 0
关键词 西葫芦 白粉病 福星EC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确定性与概率性方法评估叶用莴苣中茚虫威的膳食暴露风险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彤 程有普 +3 位作者 朱光艳 张琳 李薇 陈增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69-179,共11页
目的探究茚虫威在叶用莴苣中的残留行为,比较我国不同年龄、性别、地区消费者的急、慢性膳食风险差异。方法结合茚虫威毒理学参数及规范残留试验数据,联合确定性、概率性模型量化我国40组消费人群的膳食风险。结果建立了叶用莴苣中茚虫... 目的探究茚虫威在叶用莴苣中的残留行为,比较我国不同年龄、性别、地区消费者的急、慢性膳食风险差异。方法结合茚虫威毒理学参数及规范残留试验数据,联合确定性、概率性模型量化我国40组消费人群的膳食风险。结果建立了叶用莴苣中茚虫威快速、痕量分析方法,定量限为0.001 mg/kg,保留时间为1.72 min;消解半衰期为0.90 d和1.70 d,规范残留试验中值(supervised trials median residue,STMR)和最大残留量(highest residue,HR)分别为1.06 mg/kg和1.42 mg/kg,低于国内外已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通过确定性模型评估10种登记作物中茚虫威的慢性膳食风险(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191.475%~496.503%)远高于可接受水平,其中叶用莴苣(ADI%,22.543%~69.927%)占比11.29%~15.34%;通过概率性模型拟合茚虫威在P99.9百分位点下的急性膳食风险(acute reference dose,%ARfD,4.637%~31.474%)与确定性模型结果(%ARfD,4.654%~31.585%)最接近。结论本研究联合叶用莴苣中茚虫威残留水平的概率分布,评估茚虫威在叶用莴苣中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但存在高潜在的慢性膳食风险,其中乡村地区显著高于城镇地区(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阶段风险商值呈波动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虫威 储藏稳定性 残留行为 风险评估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匀浆法快速提取叶绿素对比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富豪 郭婧华 程有普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与试剂盒法、直接浸提法进行比较,分析增加匀浆步骤后浸提液提取叶绿素的效果,并比较了95%乙醇、95%乙醇和80%丙酮、二甲基亚砜和80%丙酮3种常用浸提液在增加匀浆步骤后对油菜、辣椒、棉花、樟子松、番茄、荷兰菊、小叶黄杨、小麦8... 通过与试剂盒法、直接浸提法进行比较,分析增加匀浆步骤后浸提液提取叶绿素的效果,并比较了95%乙醇、95%乙醇和80%丙酮、二甲基亚砜和80%丙酮3种常用浸提液在增加匀浆步骤后对油菜、辣椒、棉花、樟子松、番茄、荷兰菊、小叶黄杨、小麦8种常见植物的提取效率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匀浆浸提法比试剂盒法和直接浸提法两种方法的提取效率更高、更稳定,并适用于多种浸提液加快浸提过程,其中,番茄和油菜在95%乙醇、95%乙醇和80%丙酮匀浆浸提液中都可以在2 h内完成提取,稳定性好,荷兰菊和辣椒在95%乙醇浸提液中匀浆浸提效果最好,2 h内提取完成,小麦、樟子松在95%乙醇和80%丙酮浸提液中匀浆浸提效果最好,棉花和小叶黄杨在加入匀浆后提取效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提取 匀浆法 试剂盒法 直接浸提法 二甲基亚砜 丙酮 乙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酰胺类农药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残留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琳 张紫溪 +4 位作者 陈秀 程有普 李薇 赵莉蔺 陈增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5-309,共15页
双酰胺类农药是继新烟碱类农药之后备受关注的一类杀虫剂,作用靶标为鱼尼丁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优异。随着双酰胺类农药的广泛应用,其对非靶标生物和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了潜在威胁,且靶标害虫的抗药性问题也日... 双酰胺类农药是继新烟碱类农药之后备受关注的一类杀虫剂,作用靶标为鱼尼丁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优异。随着双酰胺类农药的广泛应用,其对非靶标生物和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了潜在威胁,且靶标害虫的抗药性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分析方法、环境行为和风险评估5个方面对双酰胺类农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该类农药的精准应用、风险规避和有效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胺类杀虫剂 生物活性 生态毒性 环境行为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手性农药对映体残留色谱法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崔璇 钟青 +5 位作者 张新忠 黎洪霞 王新茹 罗逢健 程有普 陈宗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62,共14页
手性农药对映体在对生物体的毒理作用、在生物体内的残留、代谢转化归趋方面存在差别。农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区分农产品中手性农药对映体之间的残留,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农产品中... 手性农药对映体在对生物体的毒理作用、在生物体内的残留、代谢转化归趋方面存在差别。农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区分农产品中手性农药对映体之间的残留,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农产品中手性农药残留分析的文章,从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液相色谱法及合相色谱法等不同色谱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归纳、综述、分析和展望,可为后续深入开展农产品中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手性农药 对映体 残留分析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曦 刘子琪 +5 位作者 康珊珊 陈立 程有普 李薇 赵莉蔺 陈增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7,共9页
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为化学品风险管理、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领域的重点关注问题,有效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是开展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价的基础工具。本文结合国内外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旨在归纳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 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为化学品风险管理、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领域的重点关注问题,有效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是开展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价的基础工具。本文结合国内外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旨在归纳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包括确定性评估模型、概率性评估模型和累积性评估模型;根据模型演变、适用情形与评估需求,比对分析模型间优缺点,探讨模型不确定度、评估软件、数据库应用等关键因子。同时立足我国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现状,展望模型相关参数整合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为完善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膳食暴露 评估模型 不确定度 评估软件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溴虫氟苯双酰胺及其两种代谢物在辣椒上的残留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诗 程有普 +4 位作者 潘兴鲁 董丰收 吴小虎 徐军 郑永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177,共7页
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同时测定辣椒中溴虫氟苯双酰胺及其代谢物DM-8007和S(PFP-OH)-8007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PSA)及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净化样品以甲醇... 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同时测定辣椒中溴虫氟苯双酰胺及其代谢物DM-8007和S(PFP-OH)-8007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PSA)及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净化样品以甲醇和0.2%甲酸水为流动相,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并通过电喷雾正离子(ESI+)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及其两种代谢物在0.01~1 mg/kg范围内与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空白辣椒基质中添加溴虫氟苯双酰胺及其两种代谢物,在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90.8%~9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5.7%,定量限(LOQ)为0.01 mg/kg,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采用该方法监测了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在湖南、河南、浙江3个地点的消解动态,溴虫氟苯双酰胺在辣椒样品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3个地点的半衰期分别为7.7、4.7 d和2.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溴虫氟苯双酰胺 辣椒 代谢物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剂型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会 陈瑜婷 +6 位作者 骆玉琴 范续艳 雷圆 陆兰菲 郝培培 程有普 张昌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0-1728,共9页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乳油(EC)和微囊悬浮剂(CS)在草莓上的残留规律,分别以两种剂量(90和150 g·hm^(-2))于草莓成熟期施药,开展吡唑醚菌酯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经QuEChERS-UPLC-MS/MS后的最低检测浓度分...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乳油(EC)和微囊悬浮剂(CS)在草莓上的残留规律,分别以两种剂量(90和150 g·hm^(-2))于草莓成熟期施药,开展吡唑醚菌酯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经QuEChERS-UPLC-MS/MS后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0(草莓和土壤)和0.0050 mg·kg^(-1)(叶、茎和根)。在0.002~2 mg·kg^(-1)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草莓和土壤)的平均回收率为88%~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在0.005~2 mg·kg^(-1)范围内,平均回收率(根、茎及叶)为74%~108%,RSD为2%~9%。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EC和CS施药1 d后在草莓中的残留分别为0.20~0.28 mg·kg^(-1)(90~150 g·hm^(-2))和0.14~0.20 mg·kg^(-1)(90~150 g·hm^(-2)),残留量低于0.5 mg·kg^(-1),均符合我国和欧盟在草莓中的限量值。吡唑醚菌酯仅在草莓、茎和叶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草莓中的半衰期为6.6~6.8 d(EC)和7.7~9.8 d(CS),属于易降解农药。试验结果为微囊悬浮剂剂型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体系上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微囊悬浮剂 乳油 农药残留 草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丁灵在茄子中储藏稳定性、残留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浩 郭靖立 +4 位作者 刘子琪 李莉 廖先骏 程有普 陈增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1-358,共8页
目的通过建立茄子中仲丁灵快速、高灵敏的分析方法,探究其在茄子中储藏稳定性和残留特征,并针对我国不同人群开展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 目的通过建立茄子中仲丁灵快速、高灵敏的分析方法,探究其在茄子中储藏稳定性和残留特征,并针对我国不同人群开展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田间空白样本定量添加仲丁灵标准工作液于-20℃避光冷冻储藏,不同时间间隔连续取样分析进行储藏稳定性研究;采用确定性评估模型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价。结果方法平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98.8%~103.6%、2.3%~9.8%和0.0010 mg/kg。茄子基质中仲丁灵能够稳定冷冻储藏至少336d,降解率为-7.2%~8.0%。结合我国茄子主产区分布和典型品种,按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推荐施用48%仲丁灵乳油后,收获期茄子中的最终残留水平均低于LOQ,也低于欧盟限量标准。基于我国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人群特征,解析了仲丁灵在茄子中急性膳食风险商值分别为0.86%(一般人群)和1.57%(儿童群体),在登记作物(茄子、大豆、番茄、水稻、花生、辣椒、棉籽和西瓜)中慢性膳食总风险商值为0.23%~0.76%。结论仲丁灵对消费者通常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膳食风险,但需持续关注生物累积与持久特征导致的高潜在健康负效应,特别是对我国乡村儿童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丁灵 储藏稳定性 残留水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