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毒抗高凝状态酶抑制小鼠肝癌H22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程明荣 芮景 +2 位作者 徐永强 文尚武 杨会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探讨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AHCSE)对实验性BALB/C小鼠抗肿瘤 (H2 2肝癌 )的作用。方法 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 2后 ,待肿瘤长成 10mm3 左右分别经腹腔注射AHCSE、5 Fu和肝素 ,每天 1次 ,连续 10天 ,观察瘤重、瘤重抑制率、瘤体积... 目的 探讨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AHCSE)对实验性BALB/C小鼠抗肿瘤 (H2 2肝癌 )的作用。方法 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 2后 ,待肿瘤长成 10mm3 左右分别经腹腔注射AHCSE、5 Fu和肝素 ,每天 1次 ,连续 10天 ,观察瘤重、瘤重抑制率、瘤体积、瘤体积抑瘤率和脾指数。结果 AHCSE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P <0 .0 1) ,抗肿瘤效果与 5 Fu接近 ,但副作用较小 ,而肝素效果不佳 ;AHCSE组的脾系数有显著增高。结论 AHCSE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抗高凝状态酶 小鼠 肝癌 H22 肿瘤生长 实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明荣 芮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5-237,239,共4页
关键词 蛇毒 抗肿瘤机理 研究进展 机体免疫系统 激活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25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陈斌 程明荣 +2 位作者 胡明华 陈剑平 王亚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 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及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 ,分别占80 %及 72 %;消化道钡餐诊断率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 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及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 ,分别占80 %及 72 %;消化道钡餐诊断率 9%,内镜结合活检确诊率 4 3%。结论 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易和肠道其他疾病混淆 ,内镜结合活检对其确诊率最高 ,多块深部取材可提高检出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 临床特点 诊断 误诊 治疗 X线表现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明荣 戴德坚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疗效,及其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诊治的PBC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贞芪...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疗效,及其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诊治的PBC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ALP、HA、TIMP-1、LN和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血清TT3、FT3、TT4和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观察组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更加明显(P<0.01)。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机体的纤维化,缓解甲状腺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胆管炎 甲状腺功能试验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99,NLR和PLR水平在急性胆管炎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明荣 戴德坚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6期528-532,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糖类抗原(CA)199,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和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水平在急性胆管炎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收住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急性胆管炎分... 目的观察血清糖类抗原(CA)199,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和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水平在急性胆管炎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收住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急性胆管炎分为非胆管炎45例(胆总管结石组)和急性胆管炎95例(急性胆管炎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A199,NLR和PLR水平变化,及其与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和肾功能损伤的关系,和预测肾功能损害方面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急性胆管炎组血清CA199,NLR和PLR水平明显高于胆总管结石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胆总管结石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胆管炎患者CA199,NLR和PLR水平随着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出现明显升高(P<0.01)。急性胆管炎患者肾功能异常组的血清CA199、NLR和PLR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CA199、NLR和PLR在诊断肾功能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联合CA199、NLR和PLR检测的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93.8%,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明显优于CA199(Z=3.322,P<0.01)、NLR(Z=3.042,P<0.01)和PLR(Z=2.301,P<0.05)单个指标检测的AUC,而各个指标在预测肾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99,NLR和PLR水平与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和肾损害相关,在预测急性胆管炎肾功能损害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肾功能不全 诊断 胆总管结石 CA-19-9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