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开素”治疗蛋鸡高热性疾病的试验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惠芳
程旗开
崔承芳
程珊珊
-
机构
山西省长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山西省长子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0期272-272,共1页
-
文摘
为验证以中药紫胡为主要成分的"清开素"对蛋鸡高热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使用"清开素"对发生高热病疾病的蛋鸡进行为期2天的治疗,鸡群体温降至40-42℃的正常范围,采食量比用药前增加35千克,蛋的破损率比用药前下降2%,在治疗期间没有蛋鸡死亡。表明"清开素"可有效治疗蛋鸡高热病疾病,迅速提升蛋鸡的生产性能。
-
关键词
“清开素”
高热性疾病
治疗
蛋鸡
-
分类号
S831.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松娟
程旗开
-
机构
山西省长子县鲍店畜牧兽医中心站
山西省长子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10期162-162,共1页
-
文摘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养鸡业主重点防范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疫苗的免疫仍然是现阶段控制鸡新城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往往造成鸡新城疫免疫失败。为此,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合分析。
-
关键词
鸡
新城疫
免疫失败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鸡毒支原体病及其防控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旭兰
程旗开
-
机构
山西省长子县慈林镇畜牧兽医中心站
山西省长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4期105-106,共2页
-
文摘
鸡毒支原体感染,又称鸡败血支原体感染或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鸡和火鸡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气管炎、气囊炎等,以咳嗽、气喘、流鼻液和呼吸锣音为特征。
-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病
鸡毒支原体感染
鸡慢性呼吸道病
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防控
呼吸道症状
气管炎
气囊炎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香连溶液”对肠道疾病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原建伟
程旗开
杨启明
石岩旭
白志刚
-
机构
山西省长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山西省长子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0期258-258,共1页
-
文摘
为验证以黄连、苦参、香蕾、艾叶等中药为主要成份的"香连溶液"对肠道疾病的治疗效果。选取发生腹泻的肉鸡鸡群,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1,香连溶液1∶2000饮水,连用4天。试验组2,香连溶液1∶4000饮水,连用4天。对照组常规肠道治疗药物连用4天。3组同时观察鸡群饮水量、采食量、死亡率、粪便变化等。结果表明,试验组1饮水量增加36千克,试验组2饮水量增加30千克,对照组饮水量增加55千克。试验组1采食量增加38千克,试验组2采食量增加33千克,对照组采食量增加27千克。试验组1死亡率下降0.05%,试验组2死亡率下降0.041%,对照组死亡率下降0.024%。粪便成型度试验组1和试验组2无明显区别,都优于对照组。
-
关键词
中药制剂
肉雏鸡
肠道疾病
-
分类号
S858.286.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
- 5
-
-
作者
田玲玲
程旗开
-
机构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7期85-85,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散养户大幅减少,规模户明显增多,产业逐步形成区域聚集化分布态势。同时,在当地县委、县政府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辖区内养羊业得到空前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感染布鲁氏菌病的现象也逐年增多,呈现蔓延趋势,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大力发展当地农牧业的同时,科学有效防控布病的传播发生,保障农牧民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就显得尤为迫切。
-
关键词
羊
布鲁氏菌病
症状
防治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 6
-
-
作者
李旭兰
程旗开
田玲玲
-
机构
山西省长子县慈林畜牧兽医中心站
山西省长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山西省长子县王峪畜牧兽医中心站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4期92-92,共1页
-
文摘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及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发病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体温升高,腹泻、发痒和脑炎症状;共济失调,外观呈划水状,倒地不能站立。猪是伪狂犬病的自然宿主和贮备宿主。仔猪感染发病症状明显,死亡率很高。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母猪感染后表现为繁殖机能障碍,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儿,中途流产,并伴发有呼吸道症状。公猪发生睾丸炎,不育。该病广泛分布各地,逐年流行增多,呈散发性流行趋势,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病原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属双股DNA病毒,直径为105~110mm。该病毒用5%石碳酸经2min灭活,0.5%~1%氢氧化钠可使其迅速灭活,对乙醚敏感,紫外线照射可使其迅速灭活。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
关键词
猪
伪狂犬病
诊断
防治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