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陆早33号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鹏飞 朱华国 +3 位作者 程文翰 王凡龙 张新宇 孙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1-987,共7页
【目的】以新疆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3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转基因抗性胚性愈伤组织增殖、胚状体分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为新疆棉花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陆早33号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抗草甘膦基因... 【目的】以新疆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3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转基因抗性胚性愈伤组织增殖、胚状体分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为新疆棉花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陆早33号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抗草甘膦基因EPSPS,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抗性胚性愈伤组织获得完整再生植株的能力。【结果】在胚性愈伤组织增殖阶段,培养基中KNO_3浓度为3.8g/L,继代周期为11 d有助于胚性愈伤组织快速增殖和保持良好生长状态;将凝固剂Phytagel浓度提高到4.0g/L能明显促进胚状体分化;在子叶胚生根阶段以Phytagel为凝固剂同时加入1.0 g/L的活性炭有助于壮根、减少褐化和提高正常植株比例。【结论】通过对培养条件的优化,缩短了胚状体发生的周期,并获得了大量再生植株,建立了新陆早33号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性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发生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罗丹明B类Fe^(3+)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玉婷 汪苏平 +3 位作者 程文翰 曾小平 郑华明 吴江渝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24-529,共6页
以罗丹明B(RhB)、水合肼、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类荧光探针RhB-P,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对RhB-P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在V(乙腈)∶V(水)=1∶1溶液中,RhB-P对Fe^... 以罗丹明B(RhB)、水合肼、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类荧光探针RhB-P,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对RhB-P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在V(乙腈)∶V(水)=1∶1溶液中,RhB-P对Fe^(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溶液可从无色转变至粉色。荧光滴定实验以及Job's实验结果表明:络合物中n(RhB-P)∶n(Fe^(3+))=1∶1,且络合物的荧光强度在c(Fe^(3+))为0.1μmol/L~20μmol/L区间范围内,与其呈正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93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苯甲醛 铁离子 荧光探针 特异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