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硼掺杂单层MoSi_(2)N_(4)锂离子吸附与扩散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程悦桓
马新国
+2 位作者
黄楚云
廖家俊
段汪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67-2174,共8页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硼掺杂单层MoSi_(2)N_(4)的锂离子吸附与扩散行为。建立了替换位、间隙位、吸附位硼掺杂单层MoSi_(2)N_(4)三类物理模型(共6种构型)。结果表明:硼原子替换表面氮原子的构型最为稳定,该构型下的锂离子吸附能...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硼掺杂单层MoSi_(2)N_(4)的锂离子吸附与扩散行为。建立了替换位、间隙位、吸附位硼掺杂单层MoSi_(2)N_(4)三类物理模型(共6种构型)。结果表明:硼原子替换表面氮原子的构型最为稳定,该构型下的锂离子吸附能在-1.540~-1.910 eV之间。通过分析电子密度差分图,可知硼掺杂引起MoSi_(2)N_(4)表面的电荷重新分布,即硼与氮获得了来自锂离子的电子转移,导致锂离子在其表面吸附能增加。比较锂离子在硼掺杂MoSi_(2)N_(4)表面的吸附能,推断其扩散路径为D→F,扩散势垒为0.077 eV,表明锂离子在该表面具有较高的脱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第一性原理
二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氧原子吸附调控蓝磷/石墨烯异质结构的肖特基势垒
被引量:
1
2
作者
段汪洋
程悦桓
+2 位作者
胡吉松
马新国
裴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80-1990,共11页
控制纳米电子器件的p型传输仍然是降低肖特基势垒的主要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半经验色散校正方案的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O原子吸附掺杂对蓝磷/石墨烯异质结构层间相互作用和电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结界面内的...
控制纳米电子器件的p型传输仍然是降低肖特基势垒的主要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半经验色散校正方案的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O原子吸附掺杂对蓝磷/石墨烯异质结构层间相互作用和电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结界面内的O原子吸附可以增强界面结合。并通过改变界面内O原子吸附浓度来调节p型肖特基势垒的高度。进一步发现,通过增加界面内O原子的吸附浓度,可以降低p型肖特基势垒的高度,从而实现高效的电荷转移。最后,界面电荷的重新分布会导致费米能级的移动,而费米能级决定了肖特基势垒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磷
石墨烯
氧吸附
肖特基势垒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硼掺杂单层MoSi_(2)N_(4)锂离子吸附与扩散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程悦桓
马新国
黄楚云
廖家俊
段汪洋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湖北省能源光电器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67-217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472081)资助。
文摘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硼掺杂单层MoSi_(2)N_(4)的锂离子吸附与扩散行为。建立了替换位、间隙位、吸附位硼掺杂单层MoSi_(2)N_(4)三类物理模型(共6种构型)。结果表明:硼原子替换表面氮原子的构型最为稳定,该构型下的锂离子吸附能在-1.540~-1.910 eV之间。通过分析电子密度差分图,可知硼掺杂引起MoSi_(2)N_(4)表面的电荷重新分布,即硼与氮获得了来自锂离子的电子转移,导致锂离子在其表面吸附能增加。比较锂离子在硼掺杂MoSi_(2)N_(4)表面的吸附能,推断其扩散路径为D→F,扩散势垒为0.077 eV,表明锂离子在该表面具有较高的脱嵌速率。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第一性原理
二维材料
Keywords
Li-ion battery
first-principles
2D materials
分类号
O649 [理学—物理化学]
O613.8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原子吸附调控蓝磷/石墨烯异质结构的肖特基势垒
被引量:
1
2
作者
段汪洋
程悦桓
胡吉松
马新国
裴玲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湖北省能源光电器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80-199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604089)资助。
文摘
控制纳米电子器件的p型传输仍然是降低肖特基势垒的主要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半经验色散校正方案的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O原子吸附掺杂对蓝磷/石墨烯异质结构层间相互作用和电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结界面内的O原子吸附可以增强界面结合。并通过改变界面内O原子吸附浓度来调节p型肖特基势垒的高度。进一步发现,通过增加界面内O原子的吸附浓度,可以降低p型肖特基势垒的高度,从而实现高效的电荷转移。最后,界面电荷的重新分布会导致费米能级的移动,而费米能级决定了肖特基势垒的高度。
关键词
蓝磷
石墨烯
氧吸附
肖特基势垒
异质结
Keywords
blue phosphorus
graphene
oxygen adsorption
Schottky barrier
heterojunction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47.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硼掺杂单层MoSi_(2)N_(4)锂离子吸附与扩散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程悦桓
马新国
黄楚云
廖家俊
段汪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氧原子吸附调控蓝磷/石墨烯异质结构的肖特基势垒
段汪洋
程悦桓
胡吉松
马新国
裴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