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对二化螟害补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程忠方
沈卫新
朱明泉
潘欣葆
-
机构
湖州市农科所
湖州市植保站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0-92,共3页
-
文摘
二化螟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湖州地区1年发生3代,第1代主要在二熟制、早三熟制早稻的分蘖期及迟三熟制早稻和单季稻的秧田期发生为害。据40年的资料统计,第1代蛾高峰出现在5月中旬,由于移栽期不同,螟害与不同类型早稻分蘖期的吻合程度不同,各类早稻1代螟...
-
关键词
水稻
二化螟
虫害
补偿作用
-
分类号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八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测定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程忠方
沈卫新
黄金珠
-
机构
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0-31,共2页
-
文摘
八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测定程忠方,沈卫新,黄金珠(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了解甲胺磷等8种农药对家蚕的触杀、胃毒、熏蒸的毒力和残毒期,为粮桑共栽地区正确选用农药种类提供科学依据,1991~1992年笔者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
关键词
家蚕
杀虫剂
农药
毒性
测定
-
分类号
S884.97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二、三化螟演替的原因分析及其药剂防治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程忠方
-
机构
湖州市农科所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6-148,145,共4页
-
文摘
二、三化螟是我市水稻的主要害虫,由于耕作制度的变革和农药品种的替换等原因,其发生为害程度彼起此伏,有时并发,有时均轻。从已有资料看来,我市三化螟的种群数量,在经过多年的低值以后,自1985年以来,又逐渐回升。据1989年5月上旬在春花作物田稻桩中调查,三化螟的活虫量占三种螟虫活虫总量的92.07%,预计1989年我市三化螟的发生为害趋势超过二化螟。因此研究它们的演替规律以及探讨其药剂防治将是当前植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二、三化螟演替的原因分析一、与水稻耕作制度的关系三化螟单食水稻,其数量消长与水稻栽培制度的关系比二化螟密切,年度和世代间的变化亦比二化螟剧烈。二、三化螟的演替主要指三化螟数量的演变,其演替情况大体可划为6个阶段(图1)。1.单季晚粳期,螟害轻发阶段。
-
关键词
二化螟
三化螟
演替
水稻
药剂防治
-
分类号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桑粉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陈端豪
刘伯棠
马秀康
何春华
程忠方
-
机构
湖州市蚕研所
湖州市蚕桑站
湖州市农科所
-
出处
《中国蚕业》
1996年第4期13-14,共2页
-
文摘
1992~1993年夏秋浙江省湖州市重点蚕区桑园发生桑粉虱危害,受灾面积达17.7万亩,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53.6%,亩虫量最高达5亿多只。受害桑树枝条下部叶泛黄,而后脱落,条梢叶叶片卷曲、枯萎,不能饲养秋蚕,1993年全市损失秋叶15000吨,减收蚕茧1500多吨。为迅速控制与扑灭桑粉虱危害,巩固蚕桑生产基地,1994年在湖州市农业局的组织协调下,由市蚕研所、市蚕桑站、市农科所等单位协作,组织科技攻关,开展了桑粉虱发生世代、生活习性、防治对策、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和群众性防治工作。两年来桑园虫口密度大幅度减少,危害面积大幅度缩小,1994年达到无成灾性危害,1995年已基本无桑粉虱危害,并摸清了我市桑粉虱发生世代,研究出一套防治方法,为今后开展桑粉虱防治工作积累了经验。
-
关键词
桑树
桑粉虱
生物学特性
防治
-
分类号
S888.7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