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混合评价模型在综合客运枢纽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柳伍生 余朝玮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2007年第B07期49-52,共4页
提出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决策中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结合,建立混合熵权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用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服务水平的评价。此模型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实际,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模糊AHP 熵权 模糊综合评价 综合客运枢纽 客流组织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外围停车换乘(P+R)设施换乘效率的评价分析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刚 周扬军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2005年第B07期10-13,共4页
通过对城市外围停车换乘设施运行特点的分析,建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利用DEA方法的 C2R模型建立了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相对有效的评价模型,并对利用模型对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进行相对评价和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的影响因素诊断及提高... 通过对城市外围停车换乘设施运行特点的分析,建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利用DEA方法的 C2R模型建立了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相对有效的评价模型,并对利用模型对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进行相对评价和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的影响因素诊断及提高换乘效率的方向和措施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换乘(P+R)设施 换乘效率 DE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环线增设匝道工程措施即将出台
3
作者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近日,市建设委员会组织建委科技委高级专家对一项完善内环线高架功能的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周家嘴路和金沙江路增设匝道方案进行评估。由市政、规划、
关键词 工程措施 匝道 内环高架道路 最大排队长度 黄兴路 松花江 交通预测 叠合梁 上部结构 互通式立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深圳)国际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技术研讨会
4
作者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1995年第1期46-46,共1页
11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深切市规划国土局主办的’94(深圳)国际城市静态交通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专家和主管领导、技术人员共80余人。来自日本、法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的境外停车... 11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深切市规划国土局主办的’94(深圳)国际城市静态交通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专家和主管领导、技术人员共80余人。来自日本、法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的境外停车场(库)研究技术开发、政策法规和规划经营的同行到会作了学术讲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交通 国际城市 技术研讨会 停车场 交通规划 学术研讨会 深圳 规划国土局 路边停车 政策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路高架路东段工程实施方案选择
5
作者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1994年第3期9-10,共2页
上海建设一个立体交通网络,延安路高架路工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三月上旬,市建委组织20余名专家对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初步评估与研讨,对该项工程总体方面(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走向、断面、结构型式、投资等)
关键词 结构型式 市建委 立体交通网络 预可行性研究 方案选择 中山东一路 技术标准 建设规模 河南路 隧道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社会经济与公路网发展互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崔晓天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2004年第6期9-9,共1页
关键词 城乡社会经济 公路网 公路交通 交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佛都市圈与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伟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2004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都市圈 公路客运 经济地理 国内外 概念 公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浦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探讨
8
作者 文雅 刘晓倩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2008年第4期48-50,共3页
一、桃浦区位简介 桃浦地处上海普陀区西北角的公铁联运交汇处,沪宁、沪杭铁路与铁路南何支线在镇内交汇,国道204、312和沪宁、沪嘉高速等在镇内穿过,外环线又将桃浦与上海市的重要干道连接在一起。桃浦至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张华... 一、桃浦区位简介 桃浦地处上海普陀区西北角的公铁联运交汇处,沪宁、沪杭铁路与铁路南何支线在镇内交汇,国道204、312和沪宁、沪嘉高速等在镇内穿过,外环线又将桃浦与上海市的重要干道连接在一起。桃浦至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张华浜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车行时间分别仅为10、45、15分钟,桃浦已构建了名副其实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桃浦成为上海物资配载流通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国际集装箱码头 立体交通网络 区位优势 上海市 公铁联运 虹桥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